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淮北濉溪公交站光儲充一體化示範項目案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淮北濉溪公交站光儲充一體化示範項目案例「光儲充」就是通過光伏系統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存儲到儲能系統中,然後給電動車充電,它也是新能源[1]、儲能、智能充電互相協調支撐的一種高科技綠色充電模式。

合肥漢星儲能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電化學儲能全產業鏈產品研發和系統建設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儲能電池研發與生產、儲能微電網系統和光儲充一體化電站建設與運營、儲能核心控制系統(BMS)研發與銷售以及分布式儲能大數據業務。

公司總部坐落於肥西縣桃花工業園,已經形成「一中心、兩基地」的研發、生產格局,占地共68.85畝。核心技術團隊由 1 名教授、2 名副教授、1 名博士後[2],3 名博士和 15 名碩士組成。公司在電池組均衡拓撲與控制和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技術領域國內領先,已申請、授權國家發明專利 13 項。公司在六安開建了首批儲能微電網示範工程,並與合肥、淮北、濉溪等國內地市以及非洲馬拉維、東南亞柬埔寨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達成了儲能系統建設與運維合作意向。 漢星人堅持「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以「智造智慧能源」作為企業願景,立志通過 3 至 5 年的快速發展,成為我國電化學儲能行業的領軍企業。

二、應用案例

1.項目概述

2018年12月28日,業內矚目的全國最大的公交場站光儲充一體化項目併網投運,為安徽省光伏+儲能+充電等多能互補綜合利用開發提供了良好示範。該項目由合肥漢星儲能技術有限公司開發承建,是儲能全產業鏈的主力軍,是國內屈指可數的具備實施光儲充一體化能力的集成商。

淮北濉溪公交站光儲充一體化示範項目旨在打造光儲式電動汽車充電站,集成了光伏發電、大容量儲能電池、智能充電樁充電等多項先進技術。包含一個城區公交站和九個鄉鎮公交站,總規模為13MWh/3.25MW。

濉溪縣公交公司共計新能源公交車300量,為保證公交車的正常充電,項目效益最大化,在城區公交站規劃建設光儲充示範性微電網,光伏裝機容量為 800KW,做成停車棚形式,儲能規模為 1MW/4MWh,充電樁共60台(100KW 和60KW各 30 台),生活辦公用電負荷約 300KW。系統採用共交流母線組網方式,當電網出現異常或斷電時,系統可離網運行,保障辦公用電。濉溪縣下屬九個鄉鎮公交站規劃建設儲充示範站,每個站計劃安裝儲能 250KW/1MWh。 儲能系統主要由電池組、電池管理系統、儲能變流器 PCS、能量管理系統 EMS 等構成,布置方式採取集裝箱方式放置。

該站採用直流充電模式,按照安徽省電網峰谷分時電價制度,一度電獲得利潤為基本峰谷價差(0.66元/度)+充電服務費0.5元/度,即1.16元/度。

本項目總承包方為合肥漢星儲能技術有限公司,負責該項目的整體方案設計和系統集成,光伏部分由安徽恆瑞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負責。

2.主要效益

按照安徽省電網峰谷分時電價制度,一度電獲得利潤為基本峰谷價差(0.66元/度)+充電服務費0.5元/度,即1.16元/度。項目中800kW光伏預計年發電量為90萬度,儲能13MWh年放電量386.75萬度(儲能效率85%,每年350天測算),總供電量為476.75萬度,每年收益553.03萬元。3732萬元投資預計7年左右收回成本,稅前收益率14%,經濟效益比較可觀。

三、技術要點

電池均衡技術:在整組電池系統中,將串聯成組的單體電池電壓的差異性, 通過 BMS 進行電壓採集,以事先預設的充電電壓的「上限閾值電壓」為基準,任何一隻單體電池只要在充電時最先達到「上限閾值電壓」並檢測出與相鄰組內電池差異時, 即對組內單體電壓最高的那隻電池,通過並聯在單體電池的能耗電阻進行放電電流, 以此類推,一直到電壓最低的那隻單體電池到達「上限閾值電壓」為一個平衡周期。其目的就是通過放電均衡的辦法讓電池組內的電池電壓趨於一致。

量限制控制技術:當併網點功率值大於需量限制設定值,即併網點功率大於需量功率限制值,若此時電池滿足充電限制條件,則電池總充電功率減小。當併網點功率值小於需量參數設定值,即併網點功率小於需量功率限制值, 說明此時淨用電負荷小於需量限制,如果電池 SOC 滿足充放電限制條件限制,則電池保持當前運行狀態。

四、應用前景

「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建設是我司在安徽省內的第一次創新嘗試,光伏、儲能和充電設施形成了一個微網,根據需求與公共電網智能互動,並可實現併網、離網兩種不同運行模式;儲能系統的使用還緩解了充電樁大電流充電時對區域電網的衝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