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液晶顯示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液晶顯示器

全稱 :Liquid Crystal Display

簡稱 :LCD

組成 :一定數量的彩色或黑白像素

特點 :低功耗

液晶顯示器(英語:liquid-crystal display)為平面薄型的顯示設備,由一定數量的彩色或黑白像素組成,放置於光源或者反面前方。液晶顯示器功耗低,因此備受工程師青睞,適用於使用電池的電子設備。它的主要原理是以電流刺激液晶分子產生點、線、面配合背部燈管構成畫面。

歷史由來

1888年,奧地利化學家弗里德里希·萊尼澤發現液晶及其特殊的物理特性。

第一台可操作的液晶顯示器基於動態散射模式(Dynamic Scattering Mode,DSM),美國無線電公司喬治·海爾曼帶領的小組開發這種液晶顯示器。海爾曼創建奧普泰公司,這個公司開發出一系列基於這種技術的的液晶顯示器。

1971年,ILIXCO生產第一台基於這種特性的液晶顯示器,很緩存代了性能較差的DSM型液晶顯示器。1973年,日本的夏普公司首次將它運用於製作電子計算器的數字顯示。在2010年代,液晶顯示器已經成為所有電腦的主要顯示設備[1]

構造

從液晶顯示器的結構來說,無論是筆記本屏還是桌面液晶顯示器,採用的液晶顯示器屏全是由不同部分組成的分層結構。液晶顯示器由兩塊板構成,厚約1mm,其間由包含有液晶材料的5um均勻間隔隔開。因為液晶材料本身並不發光,所以在顯示屏下邊都設有作為光源的燈管,而在液晶顯示器屏背面有一塊背光板(或稱勻光板)和反光膜,背光板是由熒光物質組成,可以發射光線,其作用主要是提供均勻的背光源。

顯示原理

背光板發出的光線在穿過第一層偏振過濾層之後進入包含成千上萬液晶液滴的液晶層。液晶層中的液滴都被包含在細小的單元格結構中,一個或多個單元格構成屏幕上的一個像素。在玻璃板與液晶材料之間是透明的電極,電極分為行和列,在行與列的交叉點上,通過改變電壓而改變液晶的旋光狀態,液晶材料的作用類似於一個個小光閥。

液晶顯示器的優、缺點

液晶顯示器有如下優點:平面型顯示、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攜帶;功耗低、驅動電壓低;壽命長,一般在5 萬小時以上;不含有害射線,對人體無害;易於驅動,可用大規模集成電路直接驅動;結構簡單,沒有複雜的機械部分;造價成本低。

隨着液晶顯示器的廣泛應用,人們也可以發現其有些缺點:由於它是被動元件,本身不發光,在暗處需藉助其它的光源才具有可視性;有視角之限;應答速度(30ms-120ms)與其他元件相比尚嫌差些;(現在一般的液晶顯示器應答速度為2-8ms);壽命尚未能成為半永久性元件[2]

視頻

液晶顯示器相關視頻

液晶顯示器工作原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