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陸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陸蛙

中文名:海陸蛙

拉丁學名:Fejervarya cancrivora

別 名:海蛙、食蟹蛙、紅樹林蛙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兩棲綱

亞 綱:滑體亞綱

目:無尾目

亞 目:參差型亞目

科:叉舌蛙科

亞 科:叉舌蛙亞科

屬:陸蛙屬

種:海陸蛙

亞 種:無

命名者及年代:Gravenhors,1829

保護級別:無危(LC) IUCN標準

英文名稱:Gulf Coast Frog

海陸蛙(學名:Fejervarya cancrivora)是叉舌蛙科、陸蛙屬的兩棲動物。頭長等於或略大於頭寬;吻端鈍尖;鼻孔略近吻端;眼間距窄;兩眼前角之間有一白痣粒;鼓膜大而明顯。前肢較短;指端鈍圓。後肢粗壯而短;趾末端鈍尖;趾間全蹼。內蹠突長而側扁;無外蹠突;有跗褶。背麵皮膚較粗糙;腹麵皮膚光滑。生活時顏色變異較大,深淺有所不同,一般背面褐黃色,背面及體側有黑褐色斑紋,

雌蛙生活於海拔10米左右近海邊的鹹水或半鹹水地區。成蛙常棲息於海邊的海潮能夠波擊的海岸區,以紅樹林地區較為常見。此蛙白天多隱蔽在洞穴或紅樹林根系之間,傍晚出外到海灘覓食,主要以蟹、蝦、魚、螺類、軟體動物、蟻類、鞘翅目和其他昆蟲為食。分布於文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關島。(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海陸蛙形態特徵

成體

海陸蛙(9張) 雄蛙體長60毫米,雌蛙體長78毫米左右。頭長等於或略大於頭寬;吻端鈍尖,吻棱圓,不很明顯,頰部向外傾斜而寬;鼻孔略近吻端;眼間距窄,約為上眼瞼的2/3,與眼徑相等;兩眼前角之間有一白痣粒;鼓膜大而明顯,鼓膜至眼后角的距離為鼓膜直徑的3/4或相等;犁骨齒很強,始自內鼻孔側前緣,向後中線斜行但不相遇,呈「丷」形;下頜前端無齒突;舌後端缺刻深。

前肢較短;指端鈍圓,指長順序3、1、4、2,第一、第三指幾乎等長;關節下瘤明顯;有掌突但不甚明顯。後肢粗壯而短,前伸貼體時脛關節前達眼後或鼓膜,左、右跟部相重疊或相遇,脛長小於體長之半;趾末端鈍尖;趾間全蹼,但缺刻較深,第四趾及第二、第三趾內側之蹼不達趾端,第二、第三趾外側以緣膜達趾端,第五趾游離側緣膜發達;關節下瘤比指上的小;內蹠突長而側扁,有游離刃,其大小為它的遠端到趾末端距離的一半,無外蹠突;有跗褶。

背麵皮膚較粗糙;從上眼瞼後方向背側有一縱行不連續的膚棱,其間和體側有長短不一的膚棱4-8條,在膚棱上有小白刺粒,一條明顯的顳褶從眼后角經過鼓膜上方,向下彎至肩部;上唇後部有一條膚棱向下到口角後幾乎與顳褶相遇;背後部、肛周圍、後肢背面散有細小疣粒。腹麵皮膚光滑。

生活時顏色變異較大,深淺有所不同,一般背面褐黃色,背面及體側有黑褐色斑紋,上、下唇緣有6-8條深色縱紋;兩眼間有「∧」形班,在背面肩部之間「W」形斑明顯,後面還有一個或明或暗的「∧」形斑;少數標本從吻至肛上方有一條寬窄不一的黃白色脊線;前臂及股、脛部各有3-4條深色橫紋,脛部橫紋在內側明顯;雄蛙咽喉部兩側為黑灰色,雌蛙咽喉部為細網狀斑紋,少數雌蛙和次成體咽喉部無斑紋或不明顯。腹面為淺黃白色。液浸標本班紋仍然可見。

第二性徵

雄蛙體型略小;前肢較粗壯,第一指上黃白色婚墊很發達;有一對咽側下外聲囊(該部皮膚深色);有雄性線。

剖視雌蛙的卵巢,其卵徑0.7毫米,動物極黑褐色,植物極黃白色,可能未達成熟。

蝌蚪

10月4日在文昌建華山的路上水窪內採到23個後肢長4.7毫米左右的蝌蚪,頭部窄,吻端較尖,腹部寬大,頭體略成三角形;第33-35期的蝌 後肢長4.7毫米,全長34毫米,頭體長14.0毫米左右,尾長約為頭體長的1.5倍。尾鰭弱,末端尖。口小,唇齒式為Ⅰ∶1+1/Ⅲ,下唇齒內面兩排幾乎等長,外排略短於內面兩排,外面兩排相隔很近;口角及下居兩側的唇乳突兩排,小而密,下唇中央缺乳突;角質頜強。在眼後及其腹面距口後2.5毫米處有一橫的凹痕;出水孔在體左側斜向後上方;肛孔開口於尾基右側。

海陸蛙近種區別

海陸蛙與澤陸蛙(Fejervarya multistriata)相似。但澤陸蛙體長小於60毫米;第五趾無緣膜或極不明顯;有外蹠突;雄蛙有單咽下外聲囊。生活於淡水水域。 海陸蛙(作)與澤陸蛙(右)

海陸蛙生活習性

雌蛙生活於海拔10米左右近海邊的鹹水或半鹹水地區,其活動範圍一般不超出鹹水環境50-100米之外。成蛙常棲息於海邊的海潮能夠波擊的海岸區,以紅樹林地區較為常見。此蛙白天多隱蔽在洞穴或紅樹林根系之間,傍晚出外到海灘覓食,主要以蟹、蝦、魚、螺類、軟體動物、蟻類、鞘翅目和其他昆蟲為食。

海陸蛙的鳴聲由基本音、基本音的組合音和多音節鳴聲組成,且具有調頻現象;鳴叫行為開始於每天20:00-21:00,翌日5:00-6:00結束,鳴叫高峰期為2:00-4:00;鳴聲數量與環境溫度及相對濕度均無顯著相關性,每天當溫度升高時(5:00-6:00),鳴叫行為結束;海陸蛙可能通過改變鳴聲類型和調頻的策略增加鳴聲的複雜性,提高信息傳遞效率;該物種的鳴叫行為具有一定的日節律性,屬於整晚鳴叫型;海陸蛙鳴叫行為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可能受環境溫度的影響,較高的相對濕度有利於聲音的傳播。

海陸蛙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文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關島(引進)。

中國分布:台灣(台北、新竹、台南、花蓮)(存疑)、澳門、海南(海口、文昌、瓊山、陵水)、廣西(北海、防城、合浦)。

陳兼善(1956)的《台灣脊椎動物志》中記載中國台灣的台北、新竹、花蓮、台南有海陸蛙(其種名記載為Rana cancrivora Gravenhorst)分布。此後,台灣出版了多部有關兩棲動物的著作,均未記載中國台灣有該種蛙的分布區。因此,海陸蛙在中國台灣的分布點屬於可疑記錄,有待進一步調查和研究。 海陸蛙分布圖

海陸蛙繁殖方式

海陸蛙全年繁殖,但在雨季開始時最為活躍。雌蛙一次可產卵1600餘粒,蝌蚪生活於水坑或半鹹水水塘中,多棲息於水的底層。

海陸蛙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兩棲類)——瀕危(EN)。

列入《海南省省級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參考來源

  1. 海陸蛙,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