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陸的起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陸的起源》,地球物理學專著。阿·L. 魏格納著。1915年在德國出版。1920、1922年連續修訂再版。德文原著出版後,隨即被譯成英、法、日等國文字。中譯本1937年沭紹良由日譯本轉譯,書名《大陸移動論》,商務印書館出版; 1963年李旭旦由第3版英譯本轉譯,次年商務印書館出版,1977年重印。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第3版中譯本由 「譯者的話」、2篇序、英譯者附言和正文組成,約12萬字,根據大西洋兩岸輪廓的吻合,以大地測量、地球物理、地質、古生物及古氣候多方面的論證,對他創立的並於1912年發表的「大陸漂移說」作了全面系統的闡述。本書正文分3篇,共13章。第1篇大陸漂移說的基本內容,包括第1、2章。1. 大陸漂移說,2. 與冷縮說,陸橋說和大洋永存說的關係。第2篇證明,包括第3—7章。3. 地球物理學的論證。4. 地質學的論證。5. 古生物學和生物學的論證。6. 古氣候學的論證。7. 大地測量學的論證。第3篇解釋和結論,包括第8—13章。8. 地球的粘性。9. 大洋底。10. 硅鋁圈。11. 褶皺與斷裂。12. 大陸邊緣。13. 大陸漂移的動力。

本書提出的主要論點是: 1. 大陸系由較輕的剛性的硅鋁質所組成,它漂移在較重的粘性的硅鎂質之上。全世界大陸在古生代石炭紀以前聯結為一體,稱為泛大陸。2. 可能由於潮汐力和地球的自轉離心力的影響,自中生代開始直至現代,這個巨大的超級大陸斷裂為幾大塊,彼此逐漸分離: 南美洲與非洲在白堊紀開始分離,北美洲與歐洲也在此時分離,但北大西洋的裂開,直到第4紀才全部形成。3. 南北美洲在向西漂移的過程中,大陸的前緣受到擠壓,經過褶皺作用,形成了西科迪勒拉山系。4. 印度洋的裂開始於侏羅紀,但主要的移動發生於白堊紀和第3紀。5. 印度緊緊地楔入亞洲,使它本身的北部埋於西藏高原之下。6. 在始新世時,澳大利亞—新幾內亞和南極大陸分離,並向北移動,深入到太平洋中,經過班達弧,止於它的東端。

大陸漂移說提出以後,曾引起過廣泛的討論。既受到一些學者的熱心支持,也受到固定論者的非難,加之該學說本身也存在依據不足和說服力不強的地方,以致經過一陣討論之後,至40年代,這一學說又趨於沉寂。20世紀60年代板塊構造提出後,賦予大陸漂移說以新的含義,重又為人們所重視。本書對當時有關科學的研究成果作了系統總結,對大陸漂移說進行了比較嚴謹的探討與論證,其歷史功績應當予以肯定。

作者簡介

阿·L. 魏格納 (Alfred Lothar Wegener, 1880—1930),德國地球物理學家,漢堡海洋觀象台研究部主任和格拉茨大學教授。主要著作有 《海陸的起源》、《古地質時期的氣候學》 (合著) 等。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海陸的起源 相關視頻

五分鐘速讀《海陸的起源》:我們的大地原來這麼不安分
地球極端天氣破紀錄,科普經典《海陸的起源》

參考文獻

  1.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2.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