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陽剪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陽剪紙

海陽剪紙是一種山東省的漢族傳統民俗工藝品。清朝中晚期,海陽剪紙在民間流傳比較普及。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很早以前婦女用金銀箔片、彩色綾絹,剪成「方勝」、花鳥等圖案貼與鬃角為裝飾。其剪制技巧和藝術效果是剪紙藝術的先河。

基本內容

中文名:海陽剪紙

出現時間:宋代

地 區:海陽

類 型:工藝品

簡要介紹

海陽剪紙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很早以前婦女用金銀箔片、彩色綾絹,剪成「方勝」、花鳥等圖案貼與鬃角,為裝飾。其剪制技巧和藝術效果,可以說是剪紙藝術的先河。

相關內容

宋朝時期發明造紙術,海陽民間就出現了剪紙。由於長期生產勞動以及環境的影響,廣大農家婦女對自然物象的認識,加上自己主觀情感的,而形成的獨特的民間、民俗藝術。海陽剪紙流傳至今,歷經千百年久經不衰。發展

清朝中晚期,海陽剪紙在民間流傳比較普及。這些農家婦女結合習俗和生活使用剪刀、刻刀、剪刻成窗花、門箋、燈花、喜花、禮花、牆花等。藉助花鳥、魚蟲、抒發他們的情意。當時在民間非常普及,出現母傳女、嫂傳小姑的感人情景。張村的姑娘嫁到李村,李村婆家窗戶上很快又出現了張村娘家的窗花,村村互相交流,疃疃互相學習。

清末海陽剪紙大發展,湧現出許多能工巧匠,其中城裡(今鳳城)鞠凱歲被選入省城,為慈禧精製慶壽貢品,所剪「有鳳來儀」、「麻姑獻壽」皆被選中。民國初期,埠南村王吉慶、城裡(今鳳城)的楊文卿、臧家村臧殿恕剪紙、刻紙技術精湛為全縣能手。當時海陽縣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剪紙主要有窗花、掛箋。窗花主要是農民為了在過年過節,表示喜慶時而剪制貼在窗戶上的剪紙。內容多為慶豐收、盼旺興、風調雨順、子孫連綿。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連年有餘》,洞房窗花有《鴛鴦戲水》、《魚戲蓮》、《麒麟送子》等,花鳥、魚蟲、禽獸、五穀豐登神話傳奇人物,民間故事、戲劇人物、孝子等。剪制的掛箋主要貼在家門橫眉上。掛箋就是門箋,呈長方形,左右上端有較寬的邊,中間玲瓏剔透,刻剪成吉祥語或伴有古錢或萬字等多貼於門楣、樑柱、窗檐、神籠、糧囤、水缸及性口棚、豬圈等處。民國中期由以農村婦女趙淑瑾、王孝蘭教員高舜行農民王登迪等人的作品全縣有名。鳳城的趙淑瑾所剪的《西廂記》人物玲瓏剔透、眉目傳神,人稱「一把死剪刀,剪出活崔鶯鶯」。

建國後,縣文化館對傳統的剪紙藝術進行挖掘加工使這古老的民間藝術又放奇彩。多次收集的部分剪紙參加省市縣展覽。美術幹部王舉春剪制的大型剪紙作品《幸福時刻》、趙悅輝、於文成合作的長幅剪紙《海陽大秧歌》均參加過全國美術展覽。

一九七七年以來,縣文化館美術幹部王舉春在研究收集整理民間剪紙的同時,又三次組織剪紙創作培訓班,培養的剪紙作者三十餘人,出現創作空前盛況。創作的剪紙作品既有古老民間風格,又有新時代氣息。有二十幾幅作品參加省市美展。

1994年10月在煙臺市美術博物館舉辦的「煙臺民間藝術展」中,海陽縣美術作者趙悅輝、於文成創作的剪紙《海陽大秧歌》參加本次展覽,並榮獲一等獎。還有張學華、李成群創作的《海水養殖》,王志勇創作的《文明經商》,於少臣創作的《精選》,姜春寬創作的《放鴨》,劉建鳳創作的《青年之家》,於樹英創作的《喜慶豐收》,王進創作的《兒童》等十餘幅參加本屆展出。

1999年9月,為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五十周年》美術展覽,文化館美術幹部陳寶良舉辦了剪紙創作培訓班。參加培訓班的創作人員有袁淑俊、王竹蓮、柳玉英、王桂堅母子和王雅慧等人。創作體裁內容比較廣泛,有民間傳說、歷史、神話故事、花鳥、魚蟲、風俗人情,新人新事風景等,創作的剪紙作品20餘幅,參加了海陽市《慶祝建國五十周年》美術展覽。展覽結束後,十一月份選送剪紙作品《夕陽紅》、《海陽大秧歌》十餘幅作品參加煙臺市美術博館舉辦的剪紙展覽中展出。其中文化館袁淑俊創作的剪紙《小老鼠偷油》、老乾局的王竹蓮創作的海陽大秧歌系列剪紙《老頭背老婆》榮獲三等獎,並均被煙臺市美術博物館收藏。

圖案分類

海陽的剪紙,因事而異,花樣翻新,圖案大致有六種:

(一)節日製品。過年時,以彩紙剪成「連年有餘」、「四季如春」、「六路進財」、「財神上門」等圖案,懸貼門楣,窗戶,牆壁上。

(二)結婚製品,剪成「雙喜」、「鴛鴦戲水「、」麒麟送子」、「喜鵲鬧梅」圖案貼於新房。

(三)慶壽製品,剪成「百福百壽」、「松鶴延年」等製品披罩壽禮上。

(四)「陰宅」製品。剪製成「八仙過海」、「蟠桃大會」等裝飾為死者焚化的「陰宅」。

(五)刺繡花樣,則以剪紙為基樣,做為刺繡衣服、鞋帽、兜肚、忱頭、毛布等樣品。

(六)現代剪紙製品。建國後,由於剪紙創作簡便,容易操作,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廣大美術工作者積極參與剪紙創作使海陽剪紙這一古老民間民俗藝術,出現活活的生機。創作了很多優秀作品參加省市和全國美展,使海陽剪紙在膠東半島較有名氣。[1]

參考文獻

  1. 指尖上的「年味」——海陽剪紙大小新聞網,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