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草(王茂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草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海草》中國當代作家王茂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海草

藍天白雲,海風習習,陽光撒射。我頭着遮陽帽,走進細沙如面的榮成沿海海灘。海浪前撲後涌地向海灘撲來,又匆匆急涌後退。老漁民說:浪,成天成夜不知疲倦地前竄後退,即使無風,也竭力履行着無風三尺浪的誓言。呵,一群海草,身着淺綠,和淡綠水海水,混為一體。在陽光照射下,吸着咸澀的海水,進行着光合作用,隨海風拂動,前仰後合 。榮成沿海淺海中的海草,屬海中植物的大葉藻類,是藻類植物的一大族群,海水成了海草的用武之地。

海草就是這樣,執拗地喜愛大海。在大海里通常仰望頭頂上的藍天白雲,還有發出美妙聲音的海鷗;整天見到忙忙碌碌的漁民,還有各式各樣的艦船,聽到男人女人的爽朗笑聲與「嘟嘟嘟」的汽笛聲。

我靜靜地站在漁船傾聽,尋覓不易覺察的聲音。在陽光的照射下,海草似乎張開氣孔,時有發出「嘶嘶」的微弱聲音刺着耳膜,這是海草吸收二氧化碳與吐出的氧氣又溶 於水體,與海水摩擦的響聲。在有海草的區域,如針尖、似米粒的氣泡,成線、成串或單身地在海草間蠕動,蔚然成趣。海草們開心地張着身上的手臂,在海水內輕輕地快活舞動,悄悄地成長。海草是魚、蝦、蟹等海中生物的溫床與食物,眾多海中生物就有了生存的依靠與希望。海草高高興興地伴着別的生物,歡度着幼年、青年、壯年、老年各個階段,不知疲倦地吸進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淨化着大氣,無怨無悔地度過着一生。

老年的海草,身軀粗長,肢體臃腫,活力大不如以前。風兒趕來,海潮湧盪,老海草們抱團一心地漂至淺海。漁民們喜出望外,他們知道,曬乾後灰白的老海草,有別於陸地草本植物的不可替代的特質。它們那韌性,彎難斷;那柔性,拽難開。皮膚黝黑的漁民將它們打撈上來,在地坪上攤曬起來,身上的淺綠衣衫慢慢被烈日藍天脫去,棵棵海草赤裸裸地展現着一條條灰白的身軀。

常年與海草為鄰同居、相互依存的魚、蝦、蟹,怯怯地見到那些老年海草,被漁民「盜進」地坪場地,減少了海草予以的呵護、撫育和歡樂;很是傷心,很是氣憤,又很是無奈。它們只得躲開,依依不捨地給自己守候數年的摯友海草們,默默地送別與祈禱。說實在的,老了的海草,也不願離開那廣袤的大海和海中的朋友與夥伴,寧願葬身海底。

一生置身于海水的海草,真不賴。經過了咸澀的煎熬、歷練,練就了一身隔冷熱,阻聲音的的真本事,衍生了醫治病疾的有效療效。儘管身軀難免有刺鼻的腥咸味道,沿海的百姓卻十分喜愛地把曬乾的海草,視為海寶。因海發福的漁民們,改造了舊房,安了塑鋼門窗,置辦了現代家具,室內敞亮溫馨。整齊的海草,一層壓一層的舖在房頂上,層間夾着麥秸,頂部用重瓦或水泥混凝土壓脊。人們住在這樣的房子裡,夏天避暑,冬天怯寒,全家人其樂融融,怎能不感謝房頂上那些夏被驕陽烤,冬受嚴寒凍的厚厚海草呢。富裕起來的外地人,乘着自駕車或旅遊大巴,從天南地北趕來,觀賞用海草營造的漁民海草房,體驗海草房內的溫馨舒服,讚嘆着海草對人們的無私奉獻。[1]

作者簡介

王茂長,(王兵),濟南人,共黨員,中國林學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