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清涓:茶香竹韻女兒情(顧建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清涓:茶香竹韻女兒情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海清涓:茶香竹韻女兒情》中國當代作家顧建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海清涓:茶香竹韻女兒情

發源於川西北九鼎山南麓的沱江水,經盤石古城資中順流而下,在瀘州匯入長江幹流,很快就到達了永川。在資中和永川之間的沿江兩岸,到處是郁郁青青望不到邊際的青山竹林,以及點綴其間的抹抹茶田。

茶的縷縷清香,竹的緲緲清韻,和着那百草千蔬和無數的繁花嫩葉,纏綿在沱江與長江的兩岸,與蜿蜒百折的江水、迤邐連綿的丘山,構成了屬於川東南特有的醉人風光和山水情致。與南方的火熱紅土、北國的雄渾雪原相比,無疑,川東南的這片土地是物產豐饒的,她不僅綠透人心、清麗婉轉,還靈氣翩然。在這靈氣飄逸的土地上,有一位溫婉端莊的女子,她從資中走來,沿着沱江,沿着長江,不急不緩,一路走到了重慶的永川。白天,她在店裡辛苦修理電器維生,晚上則伏案疾書,徜佯文學天地里。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她創作、發表和出版了大量優秀作品,成了享譽巴蜀、文名遠播的優秀作家。她,就是資中籍著名作家海清涓女士。

海清涓,四川資中人,現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重慶作家協會會員、重慶新詩學會理事、《西南作家》雜誌編委、《西南作家》重慶工作站站長、永川區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永川文學微刊責編、微塵細流微刊主編。曾在《文藝報》《四川文學》《星星》《特別關注》《重慶日報》《羊城晚報》《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微型小說月報》《愛情婚姻家庭》等各類紙媒發表詩歌、散文、小說、戲劇2000餘篇(首),作品入選《2010中國散文經典》《中國迷你文學1000篇》《中國實力詩人作品選讀》《2016中國年度微型小說》《重慶小小說年選》《四川精短散文選》《詩意成都》《百年新詩2017精品選讀》《中國詩人生日大典》《2018年中國新詩日曆》等數十種選本。創作的大型現代話劇《蜻蜓鐲》《X紫痕》《留守女人》在《重慶文化》重點發表,《人造美女》《永川豆豉》等劇本還被拍成電視劇。出版散文集《種下一生痴情》(大眾文藝出版2009年12月)、詩集《把心鎖住》(中國文化出版社2012年3月)、長詩單行本《茶竹傾塵》(中國文聯出版社2014年1月)、長篇小說《羅泉井》(中國文聯出版社2017年2月)等。小說《把眼睛還給你》、長詩《茶竹傾塵》、散文《萬葵向陽》曾獲首屆永川文學藝術獎、第四屆重慶文學院優秀創作獎、首屆重慶晚報文學獎等獎項。2015年入選重慶「十大最知性女性小小說作家」。2017年長篇小說《羅泉井》被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中山大學圖書館、四川大學圖書館、西南大學圖書館等多家圖書館收藏。

海清涓出席自己的長篇小說《羅泉井》研討會

山村女子有綺夢 嘔心瀝血成作家

海清涓本名劉莉,七十年代中期的一個春天,她出生在四川資中原黃家場鄉一個偏僻鄉村。父親當時是村裡的黨支部書記,性格開朗,能說會道,農閒時喜歡坐在院子裡給一群半大孩子擺龍門陣。母親從城裡下鄉到農村,對種莊稼不太在行,當過幼兒園老師,粗通醫術。海清涓在家排行老三,頭上有兩個姐姐,腳下有一個弟弟。由於村里人習慣把女兒中最小的一個叫幺妹,所以海清涓從小就被大家喊作幺妹。一直以來,乖巧懂事的海清涓都是父親最寵愛的小女兒,知道她喜歡讀書看報,父親就常常拿些舊報紙舊雜誌回家。或許是因為書報看得多,或許是因為聽了父親的龍門陣,又或許是自然天成與生俱來,反正從有記憶起,她就喜歡上了寫作,而且很小就在心中縈繞着一個如雲似水的夢:長大了要當一個作家!

80年代末,海清涓初中畢業了,由於偏科,加上上課和晚上偷看小說等各種原因,她最終未能讀上高中。回到農村後,在父母和姐姐的教導下,她什麼活都干,什麼技術都學,如挑水做飯、種草養兔、採桑養蠶、裁剪縫紉、修理家電等,只是作為女孩子很少到地里去種過莊稼。因為有一定文化基礎而且愛好文學,海清涓很快就當上了鄉廣播站通訊員和村團支部書記。在此期間,她積極創投新聞稿件,雖然90年代初期每篇稿件的稿費只有一到兩元錢,但她卻為縣、鄉廣播站寫過幾百篇稿件,還積極參加了為期一年的首屆《內江日報》新聞函授培訓班。如果一直這樣發展下去,海清涓可能會成長為一名記者。

可惜,幾年過後,海清涓離開故鄉資中,到重慶永川開了一家電器維修店。突然間遠離熟悉的故土和親人,身體與心靈的雙重孤獨,把海清涓對文學的鐘愛,從夢想迅速付諸於實踐。對於一個寫作者來說,任何一種經歷都是財富。沒有親人關注,沒有朋友談心,她默默將喜怒哀樂盡付筆端。在清貧孤寂的歲月,海清涓常常在夜深人靜時回憶起兒時的那個夢。她不甘心自己就這樣隨隨便便被溶入世俗生活,她在心裡一千遍一萬遍地對自己說:我寫的稿子,一定要在報刊雜誌上發表!這輩子,文學就是我的親人,文學就是我的朋友!這輩子,我一定要當作家!

初涉文學創作的路是異常艱辛的,經過辛苦創作的稿子,一開始投出去常常夭折。那時,海清涓感覺寫作艱難得就如同初生嬰兒在地上爬行。有時,她覺得就像一隻迷途的小鳥,找不到未來的方向。但在這種情況下,她對文學依然一往情深,不斷的投稿失敗更堅定了她寫作的信念。她清醒的意識到,寫作不但需要堅實的文字基礎和豐富的想象能力,還需要狂熱的創作激情和不懈的韌戰精神,作為一個有一定文化基礎但缺乏專業訓練的文學愛好者來說,與繆斯為伴,讓文學女神眷顧的唯一良途,只能是持續的融入生活,持續的用心思考,持續的認真學習,持續的潛心創作。在此期間,海清涓在新浪申請了一個博客,用於存放辛苦創作的作品,並像娘親呵護孩兒那樣,精心守護着自己的博客。

付出總有回報。經營夢想多年,把眼睛熬成近視後,海清涓終於在重慶、四川、湖北、貴州、河南、河北、廣東、廣西、江西、遼寧、吉林、山東、新疆、浙江、北京等各地紙媒陸續發表了數百萬字的文學作品。在榕樹下、紅袖添香等網站發表了三部長篇小說《繡夢》《玫瑰文》《一路繽紛》。隨着作品發表的增多,編輯和讀者對海清涓這個名字也越來越熟悉。2011年11月海清涓被聘為重慶文學院第四屆創作員,2014年5月海清涓參加了魯迅文學院第三屆西南六省區青年作家培訓班。2018年1月27日至2018年4月8日,長篇小說《玫瑰文》在《遵義晚報》全文連載。通過參加各類培訓採風活動,與文學師友深入交流,加上自己的悟性和努力,海清涓的文學創作思路變得更加開闊,作品類型更加豐富,作品的質量和影響力也與日俱增。於是在這二十多年裡,海清涓有了2000餘篇(首)作品的發表,在詩歌、散文、劇本、小小說、短篇小說、長篇小說各領域遍地開花結果,創作漸次進入黃金期。

海清涓長詩單行本《茶竹傾塵》

資中永川兩相眷 茶香竹韻女兒情

遍覽海清涓的作品,無論是數量眾多的散文、小小說、詩歌,還是小試身手的中短篇小說、長篇小說和劇本,無不發現她創作上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作品灌注了對養育她的資中和成就她的永川這兩片土地,對這兩片土地上的人們無時不刻不在的深情關注和熾熱關愛。她一直都在關注社會,一直都在思考問題,她努力使自己的作品不是停留在單純的堆砌和賣弄文字上,而是用儘可能精緻的文字傳達美好的情感和深刻的見地。於是,她的作品給人的感覺,始終是有情感、有溫度並且有着思想深度。洋洋數百萬字的作品,在一個小女子的低吟淺唱中,帶給人的是滿滿的正能量和很多所謂「深度男人」也難以企及的思想精華。「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做」,古人關於文以載道的創作理念在海清涓的作品裡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海清涓的作品來源於生活,並善於以小生活去反映大世界、大價值。在她的生活圈子和人生閱歷中,她沒有過轟轟烈烈,很少周遊列國,也不接觸「上流社會」——而且很可能這是被自許「自卑而清高」的她所不喜。因而她的目之所及,主要還是城鄉的小天地和市井的小人物,是頭上灰濛的天、腳下踏實的地和周遭車水馬龍的生活嬗變。於是她就在這樣的天地里,以一個女性特有的眼光和善良的心靈,去觀察和認識世界,去敘寫那些平凡的人和事,並表達自己獨特而真誠的情感。如詩歌《情溢山城》《桃粉旗袍》《那些叫梅的女子》《牡丹的記憶深處》、《打印長江》、《愛過的人會留在生命里》,小小說《一瓶荷葉粉》《把眼睛還給你》《紅茅燒》《木偶戲》《歸去來》《一塊紅布》,短篇小說《長江恨》《奇數山》《藍葡萄酒》《1960年的白襯衣》《蝴蝶新娘》《2762公裏白雪茫茫》和散文《清田》《竹海行》《萬葵向陽》《丘陵格桑》《等愛的桂花樹》《虎溪藍花楹》等,都是擷取小小的生活剪影和片段,抒發一個女性的柔膩情感和獨特思考,引發讀者深深的共鳴。目光指向小人物,是作家的良知。以小見大,把小人物、小事物寫活,把小情感、小思緒寫深,以此來感染讀者,這是海清涓作品中隨處可見的美妙景致。正如永川區原宣傳部副部長張正元所評價的那樣,海清涓的作品善於通過「小事物小觀點,表現一個個小美。當然,小美對社會也是貢獻。美分為大美、中美和小美,生活中更多的是小美的人。一個成長中的作家,要分階段性的超越,要敢於擔當。一步步走向成熟,寫出大美的文章。文學是美學,也是人學、哲學,可以小美,但一定要超越,不能停留。」

海清涓在她的作品中,一再的表現出一種屬於人類的情感天性和自然的善良正義。她的悲天憫人,對世界的關愛,對一切美好價值和事物的嚮往,都毫不掩飾而又巧妙的呈現於字裡行間。她愛家鄉,愛大自然,愛優美的環境,愛美好的品格和傲然的氣節,就用差不多兩年的功夫,創作了四千多行的抒情長詩《茶竹傾塵》。最先準備寫一千多行,後來寫到兩千多行,再後來寫到三千多行,最後寫到四千多行。這樣的結果,已經完全超出了她的想像。當然,這樣的結果很美好,美好得仿佛創造了一座軟體的茶山竹海。長詩不是以故事的形式,而是從抒情的詩性角度,對茶山竹海的歷史與現實作了夢幻和詩意的描繪。以優美的文筆和飽滿的熱情,引領讀者進入茶竹文化的內核。毫不誇張地說,《茶竹傾塵》是這麼多年來,海清涓與茶竹相知相戀的愛情結晶。閱讀這首新穎別致、情真意切、既古典又現代的優美長詩,讀者會感到一種撲面而來的美好氣韻,讓人心靈拂去所有灰塵,會變得對生活和自然更加熱愛,會自然而然的願意去親近美好,去修養身心,去象茶和竹那樣,把清白和清香留給人間。

對一個寫作者來說,為故鄉寫作,就是消解鄉愁的最美方式。海清涓最先想為故鄉資中的千年古鎮羅泉寫一篇長散文,後來想為羅泉寫一部大話劇,最後,為羅泉寫了一組詩歌《千年羅泉》。海清涓把《千年羅泉》貼到自己的博客上,博友們大讚大羨羅泉的奇美,還有幾個博友想到羅泉一游,這更激發了她為羅泉寫長篇的激情。海清涓深深知道,就算為羅泉寫上十部話劇,為羅泉寫上一百篇散文,為羅泉寫上一千首詩歌,也不如為羅泉寫一部長篇來得實在真誠。對于海清涓來說,寫《羅泉井》,是一次大冒險,是一次大創新。海清涓把這麼多年來,對故鄉的熱愛和思念,對父親和親人的愧疚和歉意,一點一滴流淌交融在《羅泉井》里。初稿完成於2010年冬天,出版於2017年春天,中間經過了漫長的七年。長篇小說《羅泉井》以清末民初的羅泉古鎮為背景,講述劉備後裔與諸葛亮後代在羅泉井演繹的傳奇故事,以盤破門高手劉昊騰與羅泉井第一美人夏意萱、苗族美少女諸葛素晶的戀情為明線,稀世罕寶鴿血紅為暗線,描寫了劉昊騰與謝雨澤、夏波頓、冷克建之間的多重恩怨。鹽神廟險勝,營盤山打土匪,珠溪河遇情敵,繡樓比武……生動曲折、扣人心弦的故事,一個接着一個。鹽商,袍哥,盤破門,同盟會,引出震驚中外的羅泉井會議。清末民初的羅泉井,風雲變幻,千頭萬緒,三教九流,愛恨情仇……羅泉井這條清幽純粹的千年隱龍,被保路運動激越的炮聲驚醒……。小說語言乾淨簡潔,情節生動曲折,人物豐滿鮮活,集歷史、傳奇、生動、大氣、武功、愛情、美景、美食於一體,以有限的文字角度,展現了無限的資中(羅泉)魅力。小說中的正與邪、紅與黑、善與惡,歷史在演進變遷中的種種憂思和喜樂,無不給人帶來深刻的啟示。

散文集《種下一生痴情》,用細膩親切,清新靈逸的筆調,將人生、親情、故鄉、祖國、風景、愛情、女人、生命、心語,濃縮在100篇散文里。散文是不分行的詩,散文是主情的藝術,更要求給人以真誠。海清涓用女性特有的細膩和聰慧,在沙子中發現金子,在生活中發現清新自然的美,在世俗中發現不假雕飾的美。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是海清涓散文的一大特色。

海清涓的故鄉情結特別濃郁,她對故鄉童年、親情友情的描寫,情深情美,特別感人。她記錄的縫毽子、挑水、打米、推磨、爆米花、養兔、偷青這些鄉村舊事,不經意就把讀者帶回了自己塵封的童年。清新、綺麗、婉約、豪放、雄奇、空靈,這六個方面的風格,也許是在無意識中形成的,然而奠定了海清涓散文的醇真醇美的寫作技巧。文中的每一篇散文,都集中展現了海清涓的美好情感和善良天性,閱讀她的散文,有一股濃郁的青春氣息撲面而來,在滿口噙香之餘,更讓人思考生命的意義,思考大千世界,思考國與家,思考世界與人類的命運。

抒自然性靈絕不矯揉造作,即使文字淺顯也要儘可能表達絕不膚淺的思想,這是海清涓作品在內容思想表達上的又一特點。文章一定要表達思想和情感,一定要向讀者傳達正確的價值,這是一切對讀者和作品負責的作家都需要做到的一點,而海清涓在這一點上又做得特別好。但從另一個角度講,為抒情而抒情只會造作牽強,為傳達而傳達只會讓人反感。海清涓在她的所有作品中,都抒發了一個小女子的真實情感和價值主張,但又顯得那麼的不動聲色和自然而然。她不會扮演傳教士和衛道士,去枯燥的教導人們應該怎樣怎樣,而是通過真情實意的文字,通過筆下的環境和人物,讓讀者自己去感受和思考應該怎樣,展現的是一種「文有真心你自知」和「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效果。

海清涓出席文學活動

文字為表我為里 琢句雕章顯精神

孔子曾言:「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這句話既適用於一個人的道德和禮儀修養,也適用於用來評判和要求一部作品。一部好作品,當然應該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然而,不同作家有不同的語言功底和文字風格,像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句就以奇特秀美、氣勢不凡著稱,杜甫的詩句就以沉鬱頓挫、表達謹嚴見長,而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的文字,更多呈現的是一種陝西風味的山藥蛋氣息,既力道夠勁又土味十足。那麼海清涓女士的文字又是怎樣的一種風情呢?

數百萬字的各類作品,給人一個十分突出鮮明的印象就是,海清涓在重視作品思想內容的同時,十分在意對文字的打磨。她是一個心思極為細膩、文情極為敏感、文字功底相當紮實的女作家。她的每一部作品,大到數千行的長詩和數十萬字的長篇小說,小到三言五句的小詩和一千多字的小小說,你很難找到語病上的硬傷,無論是詞句的排列組合還是修辭手法的運用,甚至標點的傳情達意,都是那樣的恰當好處,甚而美侖美奐。雖然寫作時常常是一氣呵就,但每個字、每句話給人的感覺似乎都經過了精心斟酌,於中可見其文字修為的過硬和對作品、對讀者、對自己的高度負責精神。她不但是一個有才情有品味有修養的女子,也是一個細心對作品、真心對讀者的好作家。

對文字的精妙表達追求到極致、讓作品處處呈現出典雅的文氣和撲面而來的美感,這樣的範例,莫過于海清涓的每一篇詩作了。她的詩,無論砌字、構句還是造意,都可用「精確、精準、精妙」來形容。在追求不露痕跡自然天成的同時,在用詞上顯得是那樣的準確而無可替換,在音韻上是那樣的和諧而有節奏韻律感,在修辭運用上是那樣的生動貼切而變化萬千,在造意賦形上又是那樣的想象奇特而惟妙惟肖。每一首現代詩,讀起來既有自由詩的隨性而無拘束感,又讓人感受到類似于格律詩的音韻和合之美感,可謂『佳詞麗句出佳人,佳構迭生使人奇」。試看「如果,前世,我是一株茶。那麼,今生,誰是我的竹?」這樣的詩句,雖然遣詞上非常通俗淺顯,但構造上卻有一種自然的對稱美感,而且發人深思。這樣的自然精妙詩句,在她的詩作中比比皆是。不但在局部處處顯露出一種文氣和美感,在整體上,海清涓也很注意構造一種意境美和形態美,她似乎誓要把雅俗共賞、以美馭文的創作美學風格進行到底了。比如她的長詩《茶竹傾塵》,不但每一句都美侖美奐,散發出茶香竹韻,而且就是各部分的分部標題(或曰內容規劃),都營造出一種別致的文字美:茶竹纏繞、茶竹翩翩、茶山綿綿、竹海茫茫、茶魂悠悠、竹節浩浩、茶竹浸潤……由此可見,《茶竹傾塵》確實不愧為一部構思巧妙、布局精細、結構宏大的詩歌力作,也是一首熱情歌贊茶山竹海、美感四溢的生態長詩,更是一個作家兼詩人送給茶山竹海最真最深的祝福。

用我的文字寫我的詩心,用我的文字寫我的美情,我手寫我心,我心隨花飛,美麗的文字傳遞着女兒情,馨香的文字表達着女兒意,文字為表我為魂,琢句雕章顯精神,這應該就是海清涓獨顯個人魅力的文字風格吧。這樣的文字,透露着的是資中到永川這片多情土地的柔曼雋永之美,而正是這片美麗的土地,孕育了海清涓這樣多情而又執着追求文字美的清麗女子。

十年磨劍不尋常 開枝散葉百花香

經過長期的學習準備和二十多年的辛勤筆耕,海清涓由一位從小想當女作家的文學愛好者,逐漸成長為一位享譽巴蜀大地的知名女作家,這二十多年的砥礪前行,正如十年磨劍,確實極不尋常。箇中的辛酸甘苦,唯她自知。

海清涓的作品,正如上面的評析,既在思想內容上體現出了題材廣泛、融入生活、關注世界、關注民生的現實主義風範,又在形式上體現出了辭格清新、文字美麗、意趣盎然、融情於句、披情於字的浪漫主義格調。於此可見,既深刻又唯美,或許是海清涓作品最主要的特點和她的創作追求了。

然而還有一個特點,體現出了海清涓作為一個女作家非常不平凡的方面。這就是她在二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從來沒有把自己局限在一種作品樣式之內,而是百花齊放,百香同擷,廣泛涉獵了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幾乎所有的文學樣式,乃至實用類文體如新聞報道等。真可謂「十年磨劍不尋常,開枝散葉百花香」。海清涓說過,散文是葉子,詩歌是花朵,小說是果實,長篇是大樹。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每一個創作領域,她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為萬千讀者所關注,所感動。在二十多年時間內靠業餘時間寫作,就能有這樣的涉獵廣度和高度,海清涓確實稱得上是一位讓人肅然起敬、既勤奮高產又作品精緻的優秀女作家了。

當然,海清涓的創作也存在一些不足,她的一些作品特別是詩歌,在深度上仍有拓展的空間,特別是在創作一些時空跨度較大的作品時,如何能有更深度的歷史和國別思考,如何能寫出更具有大視野和史詩感的作品,這是她今後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當然,任何一個作家在創作時都要受到當下時空的制約,都會體現出一些歷史局限性,身為作家要做的只能是堅韌的追求和不斷的超越。一個女作家,在浮躁紛繁的當下,在為生計而操勞後的夜晚,能靜靜的快樂的與文學為伴,能寫出這麼多閃耀着思想光輝和文字美感的優秀作品,已經是相當不錯了,已經是很多文學愛好者學習的楷模了。

最後,讓我借這篇評介,再次真誠的祝福我的鄉儕和文友海清涓女士,萬事吉祥,神融筆暢,繼續創造出更多美麗多情的作品。[1]

作者簡介

顧建德,四川省資中縣金李井鎮中心學校高級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