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洋藥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海洋藥物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關於中國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兩種觀點:起源於刻畫符號和「圖畫文字」起源說[2]。我們現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名詞解釋

海洋藥物指以海洋生物和海洋微生物為藥源,運用現代科學方法和技術研製而成的藥物。 現有的海洋藥物大多屬於天然藥物範疇,即直接從海洋生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也有一些是海洋生物活性成分經過人工合成或生物技術轉化而獲得。

分類

①中藥:海洋中藥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將海洋藥用生物按我國新藥審批要求研製成的中藥。大多情況下,海洋藥用生物按其性味和功效,多與其他中藥材配伍成複方中藥;

②化學藥:採用化學的方法,從海洋生物中提取、分離、純化得到的生物活性成分作為藥物先導化合物,然後經合成或半合成方法研製而成的海洋藥物;

③生物製品:採用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細胞工程和發酵工程等生物技術從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中獲得的海洋藥物,在分類上屬於生物製品類藥物。

特點

1、生活環境與陸生生物迥然不同:有一定的水壓、高鹽度、小溫差、有限的溶解氧、有限的光照及化學緩衝海水體系;

2、次生代謝產物較陸生生物獨特新穎:新陳代謝、生存繁殖方式、適應機制具有顯著特性;

3、化合物結構獨特、生物活性多樣;

重點研究領域

1、海洋抗癌藥物研究(主導方向)

2、海洋心腦血管藥物研究

3、海洋抗菌、抗病毒藥物研究

4、海洋生物毒素

5、其他海洋藥物研究

海洋藥物的研究進展

國外概況

1964年日本學者研究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為開端1968年美國NIC對海洋生物資源的抗癌活性篩選使海洋藥物的研究成為一個獨立的領域。NIC每年研究、檢測的上萬個天然產物中,1/4來自海洋生物。頭孢菌素鈉(cephalosporinnatrium)為海洋微生物中發現並開發成功的第一個「海洋新抗」,開創了開發海洋新抗生藥的先例。海綿中獲得海綿尿嘧啶核苷(spongouridine),後研究成功合成方法,獲得有效抗癌藥物阿糖胞苷(arabinosidecytosine,Ara-C),目前在市場上獲得廣泛應用。80年代後期,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現代生物工程技術,使海洋藥物的廣泛開發成為可能。對海洋藥物的研究與開發獲得不少具有突破性的成果,已從海葵、海綿、腔腸動物、被囊動物、棘皮動物和微生物體內分離得到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鎮痛、抗炎、抗腫瘤和心血管等生物活性的多種新型化合物。如從海蛤提取的蛤素(mercenene)有很好的抗癌作用;存在于海鞘中的膜海鞘素(didemnin)為強的抗腫瘤、免疫抑制劑;鯨鯊軟骨中提取的6-硫酸軟骨素(chondroitinsulfateA)具有降血脂、抗動脈硬化的作用。從黃海葵提取的新型強心藥物海葵毒(anthoplearin)A和B等。1994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正式生效,許多沿海國家都把開發利用海洋作為基本國策。美、日、英、法、俄等國分別推出包括開發海洋藥物在內的「海洋生物技術計劃」、「海洋藍寶石計劃」、「海洋生物開發計劃」等,投入巨資發展海洋藥物及其他海洋生物技術。由於現代分離分析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使複雜的海洋生物微量活性成分得以快速地分離和鑑定。新的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進一步促進了海洋藥物的研究與開發。海洋藥物這一新生領域已成為世界關注的熱點。

國內概況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應用海洋藥物的國家。寫成於公元一世紀的《神農本草經》中收載海洋藥物約為10種。到1596年李時珍所寫的《本草綱目》中海洋藥物90餘種。至1765年,《本草綱目拾遺》中海洋藥物總數發展到100餘種。目前,可作藥用的海洋生物達1000餘種。我國現代海洋藥物的發展是在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上提出「向海洋要藥」、「開發海洋湖沼資源,創建中國藍色藥業」的戰略設想之後,結束了緩慢發展的歷史,進入高速發展的新時期的。相繼成立了中科院海洋所、植物所,及農業部黃海所,青島海洋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一批海洋生物研究及藥物開發基地。隨着生物工程技術和分子生物學的飛速發展,也給我國的海洋生物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國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正逐步縮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