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圖製圖原理與技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海圖製圖原理與技術》,張安民,張立華,郭博峰 等 著,張安民,張立華,郭博峰 編,出版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書籍是用文字、圖畫和其他符號,在一定材料上記錄各種知識,清楚地表達思想[1],並且制裝成卷冊的著作物,為傳播各種知識和思想,積累人類文化[2]的重要工具。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論述了海圖製圖的原理和關鍵技術,力求從地理坐標系及地圖投影理論和海圖主要投影及投影變換入手,建立數字海圖的數學基礎,從海圖主要對象的符號化過程介紹,引入海圖符號語言的基本規則和海圖要素分類與圖示表達,以此建立起海圖製圖的理論基礎;通過由海圖設計、海圖製圖綜合、電子海圖製作、海圖質量控制等海圖關鍵技術的介紹,使讀者能夠掌握海圖製圖的過程和基本方法。本書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可以作為高等院校測繪工程、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海洋測繪、航海技術、海事管理、海洋技術、海洋科學、海洋工程與技術等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從事地圖製圖、海洋測繪、航海管理、海洋信息技術、海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介紹
張安民,天津大學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天津大學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海洋技術系主任,天津市港口環境監測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2001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4年獲「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重量人選」稱號。2015年獲天津市「特支計劃高層次創新創業」獎。1988年-2014年任職於天津海事局、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主要從事海道測量、海事信息化、航海保障等方面的開發和管理工作,主持完成了40餘項科研和信息化項目,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三項和發明專利三項。2014年4月起參與天津大學海洋學院創建,主要從事海洋GIS、e-航海、智慧港口、智慧海事、無人船等方向的理論研究、教學和科技開發工作。近五年主持完成了「e-航海關鍵技術研究」「海上交通大數據挖掘與信息服務」「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航保服務體系研究」「海上絲綢之路運輸環境安全保障服務系統集成與應用示範」等11項航海保障項目的研究,研發了符合e-航海國際標準的跨平台智能化岸基服務系統及應用終端,主持完成了「天津港複式航道e-航海試點工程」和「珠江口E航海航海保障示範工程」等項目的技術開發,發表高水平論文十餘篇,取得軟件著作權和專利三十餘項。
參考文獻
- ↑ 人類的思想家有哪些——世界十大思想家排名,傳統文化雜談,2019-11-15
- ↑ 人類文化的三種範疇,道客巴巴,2014-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