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南檳榔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南檳榔谷位於保亭縣與三亞市交界的甘什嶺自然保護區境內。黎苗文化旅遊區創建於1998年,地處北緯18°,景區坐落在萬餘棵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檳榔林海,並置身於古木參天、藤蔓交織的熱帶雨林中,規劃面積5000餘畝,距亞龍灣海岸26公里,距三亞市中心28公里。[1]

簡介

  2015年7月,檳榔谷榮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稱號,作為中國首家民族文化型5A級景區,檳榔谷還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基地、十大最佳電影拍攝取景基地,分別獲國務院、文化部、農業部頒發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五星級企業」等多項國榮譽[2]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秉承「挖掘、保護、傳承、弘揚海南黎苗文化,使其生生不息」的使命,向世界再現了海南千年的昨日文明,是海南原住民文化的傳承者和創新實踐者。[3]

景區介紹

檳榔谷因其兩邊森林層巒疊嶂,中間是一條延綿數公里的檳榔谷地而得名。景區由非遺村、甘什黎村、谷銀苗家、田野黎家、《檳榔·古韻》大型實景演出、蘭花小木屋、黎苗風味美食街七大文化體驗區構成,風景秀麗。景區內還展示了十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急需保護名錄。檳榔谷還是海南黎、苗族傳統「三月三」及「七夕嬉水節」的主要活動舉辦地之一,文化魅力十足,是海南民族文化的「活化石」。[4]

核心資源

 一台—大型原生態黎苗文化實景演出《檳榔•古韻》;二族——黎族和海南苗族;四寶——鎮園四寶,分別為龍被樹皮布繡面文身和鼻簫;五項——五大體驗項目,分別為高空滑索、竹竿舞、拉烏龜、攀藤摘花、牛拉木輪車;七區——非遺村文化體驗區、百年古黎村文化體驗區、谷銀苗家文化體驗區、《檳榔·古韻》大型實景演出體驗區、黎苗風味飲食文化體驗區、蘭花小木屋民宿體驗區、田野黎家民俗體驗區;九館——文身館,黎族民俗館,陶藝館,圖騰藝術館,無紡館,麻紡館,棉紡館、黎錦龍被館,山欄文化館;十絕——海南十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黎族打柴舞、黎族原始制陶技藝、黎族紡染織繡技藝、黎族樹皮布製作技藝、黎族鑽木取火技藝、黎族「三月三」節、黎族竹木器樂、黎族船形屋營造技藝、黎族服飾、海南八音器樂.[5]

優惠政策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向全國醫護人員(包括港澳台)發出邀請,景區開園後,2020年12月31日前,憑有效證件(醫師執業證書或護士執業證書)均可免費入園,同時還能獲贈120元/張的《檳榔·古韻》實景演出票。此外,全國醫護人員憑有效證件可一律享受景區觀光車、《熱帶風暴》體驗、雨林卡丁、高空滑索5折優惠。

視頻

檳榔谷(二)——美麗的海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