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浴蘭節(山水耕夫)

浴蘭節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浴蘭節》中國當代作家山水耕夫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浴蘭節

那時候,讓我們最感興趣的,當屬上山去採摘楊梅。在五月縹緲的細雨中,我和小夥伴們踏着泥濘,提着竹籃和背蔞,帶上幾個中午果腹的粽子,到四、五里路以外的楊梅崬,上山去摘楊梅。那裡的楊梅都是野生的品種,而且植株蒼勁,枝幹虬曲,一看就有悠久的年代。這裡的楊梅應該都是稀有的品種,顆粒飽滿,個頭碩大,甜津津水盈盈,晶瑩剔透,如同圓滿溫潤的珍珠和瑪瑙。特別有趣的是,那一樹全是雪白的楊梅,白得好比珍珠;那一樹又是殷紅的楊梅,紅得勝過瑪瑙。在滿山青翠的叢林裡,這實在是一個奇特靚麗的景觀,這在都市之中生活的孩子,是絕對領略不到的風景。

到了端午節,五月的村野,到處顯現豐盈的景象,已經是瓜果飄香的季節。田疇里,早稻的禾苗開始揚穗,空氣中飄逸稻花的清香;菜畦里,各種瓜類在藤蔓上孕育,一片果實纍纍的景象;山頭上,桃李綻放暈紅的色澤,枝頭浮動誘人的霞彩。端陽節給予我的印象,猶如十五的月亮一樣潤澤圓滿,如同青山綠水一樣純樸自然。它以豐盈的物象和深沉的記憶一道,已經深深地鐫刻在我的心裡。 實際上,五月端陽是一個盈裕的節日,既有豐饒的物產,又有豐富的人文;既有自然的饋贈,又有文化的積澱。縱觀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有其傳奇的來歷、豐富的色彩和深厚的內涵,從來都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歷史經驗的傳承。它是千百年以來,我們的祖先秉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同發展的理念,在與自然和社會長期搏弈、不斷創新的產物。正因為如此,這些節日才被賦予自然和社會雙重的意義,具有歷久彌新無限廣大的生命力。

近年來,竟然有學者經過研究,以屈原楚辭中幾句形象的比喻,斷章取義,說屈原是同性戀者,實在是無聊和可笑。我們要擯棄促狹、刻薄和媚俗,不要數典忘祖,走入歷史虛無主義的泥淖。如果背棄文化人的歷史責任,與老百姓的願望背道而馳,那麼,就是對傳統的背叛和自我的踐踏。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永遠保持端陽節的那一份清純和厚重。

端陽節在我的心目當中,就是一首深情的歌,就是一幅清新的畫,就是一首雋永的詩。它是一種意境,一種情感,一種寄託,一種依戀。讓這深厚的端午情懷,永遠珍藏在你的心中,在我的心中,在全體華夏兒女的心中。

[1]

作者簡介

山水耕夫,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