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浮屍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浮屍草
t019724d6aa709e47f0.png
圖片來源 [浮屍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浮屍草

漢語拼音:Fú Shī Cǎo
  別   名:
  性   味:甘,溫。歸脾、腎經
  功   能:健脾補腎,斂汗,止血。
  主   治:用於久病體虛,陰虛盜汗,崩漏,帶下。

浮屍草 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下江委陵菜PotentillalimprichtiiJ.Krause的全草。分布於江西、湖北、廣東、四川等地。具有健脾補腎,斂汗,止血之功效。用於久病體虛,陰虛盜汗崩漏帶下[1]

藥性簡介

英文名

Silky Cinquefoil

出處

始載於《四川中藥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下江委陵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tentilla limprichtii J.Krause[P.poterioides auct.non Willd.ex Schlecht.]

採收和儲藏

春、夏季採挖,洗淨,曬乾。

原形態

下江委陵菜 多年生草本,高15-30cm。根肥厚,圓柱形。花莖纖弱,基部彎曲上升,稀鋪散,被疏柔毛及稀疏綿毛,下部常脫落近無毛。基生葉為羽狀複葉,小葉4-8對,連葉柄長6-20cm,葉柄被疏柔毛及白色絹毛;小葉對生稀互生,有短柄或近無柄;托葉膜質,淡褐色,外被疏柔毛,常脫落,近無毛;小葉片卵形,橢圓卵形或長圓倒卵形,長1-2.5cm,寬0.5-1.5cm,葉緣有4-7個齒狀裂片或鋸齒,基部楔形或闊楔形,最下部小葉僅有2-3個齒牙狀裂片,上面伏生疏柔毛或脫落近無毛,下面被灰白色綿毛及疏柔毛,紙質;莖生葉為掌狀3小葉,小葉形狀與基生上部小葉相似,托葉紙質,卵形,全緣。花兩性;花序疏散,花梗纖細,被疏柔毛或綿毛;花直徑1-1.5cm;萼片5,三角卵形,先端漸尖或急尖,副萼片5,帶狀披針形或橢圓披針形,比萼片短,稀近等長。外被疏柔毛及白色綿毛;花瓣5,倒卵形,先端微凹,比萼片長0.5-1倍,黃色;花柱近頂生。瘦果光滑。花、果期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河邊石縫中。

資源分布

分布於江西湖北廣東四川等地。

性味

甘;溫

歸經

腎經

功能主治

健脾補腎,斂汗,止血。主久病體虛,陰虛盜汗,崩漏,帶下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燉雞或燉肉服。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甘、性溫,無毒。用於男子弱症,女子崩帶。 [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浮屍草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1]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