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浪漫艷遇鳳凰古城(雨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浪漫艷遇鳳凰古城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浪漫艷遇鳳凰古城》中國當代作家雨晴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浪漫艷遇鳳凰古城

抵達鳳凰古城時,已是晚上九點後。懷揣着一顆躁動的心緩步穿過燈火輝煌、鱗次櫛比的街巷。虹橋,橫臥於沱江之上,相傳它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斬斷龍脈後,為方便百姓生活架起的一座橋。商鋪林立的街巷喧鬧嘈雜,虹橋之上也是人頭攢動。透過人群忽現另一種美麗畫卷:河岸兩邊一幢幢古色古香的土家族吊腳樓燈火閃爍,在它的輝映下蜿蜒前行的沱江燦若星河,一條懸掛大紅燈籠的小船徐徐划過,「咕嚕咕嚕」地搖櫓聲,反襯着夜的寧靜,江的美麗。

順着歌聲來到江邊。青石板鋪就的小路,曲徑通幽的深街長巷,緊緊依偎着一幢幢青瓦木樓和一戶挨着一戶的小商鋪。坐在石板台階上的阿婆,手中輕輕搖晃鮮花編織成的花環。年輕的女孩子瞬間做起了公主夢,買一隻五彩花環戴在頭上,旖旎長裙、飄香花環,裊娜身姿更加嬌妍柔美。

歌聲來自江邊的清吧。很多臨水而設的肆清吧里,民謠吉他、鋼琴伴奏、打擊手鼓,家家都有看家樂器。年輕歌手或懷抱吉他,或撫琴彈奏,悠揚輕快的磁性歌聲堪比中國好聲音。被這輕柔的歌聲吸引駐足不前。見有人痴迷歌手更加投入。這歌聲也似乎揉進了迷人的夜色里。燈火輝煌的吊腳樓、波光粼粼的沱江水、迷離的小船,童話世界裡走出來的公主,一切,都沉浸在一個色彩斑斕、如夢如幻的世界裡。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比不過鳳凰的燈火輝煌。」夜色里的鳳凰古城滿足了我對浪漫的所有詮釋。

去鳳凰古城,不經歷一次艷遇?發到朋友圈的照片,留言最多的就是這句滿懷期待的理想。艷遇,好誘惑的名字,愛情似乎唾手可得,轉個身就可能中了丘比特的箭。清吧里,和風細雨,年輕的血液和着節奏緩緩起步,年輕是這裡的主場。一顆在歲月里沉澱下來的心,輕巧地撩撥已拎不起它沉沉的重量。「多情笑我,不知風花雪月。」

午夜十二點,清脆鐘聲在夜空迴蕩。江邊行人稀少,清吧里的歌手聲音有些沙啞,舞動的人群也近似瘋狂。灰姑娘的十二點來臨。南瓜馬車、華麗禮服、水晶舞鞋、王子公主,一切,都將回到初始。

今夜,燈火闌珊後,你可曾遇見驀然回首的那個人?

一夜瘋狂的浪漫古城,清晨掀掉華麗外衣,看上去有些疲憊。迎面而來的少女,頭上的花環耷拉着花容失色的腦袋;河畔的吊腳樓一臉憔悴,那些因修補、重建後的差異在陽光下異常突兀,回龍潭尚留的十多間老屋,細腳伶仃的木柱立在河中,似乎托起一段沉沉的歷史。

清晨行走江邊有着與夜晚截然不同的心緒。沿江而下的一座座古宅訴說着百年滄桑:沈從文故居、熊希齡故居、楊家祠堂、東門城樓、古城博物館、崇德堂……當年,朱元璋因害怕鳳凰「問鼎中原」的人出現,決然斬斷龍脈。即使斬斷了龍脈,鍾靈毓秀的鳳凰古城,依然山川秀美,名賢輩出。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鳳凰的優美風景、別樣風俗、淳樸人情,文學巨匠沈從文先生把它們融為了一體,「以牧歌式的情調描繪出田園詩般的邊城世界。」雖然此《邊城》在湖南省花垣縣的茶峒鎮,但是出生於鳳凰古城的沈從文先生,筆下詩意的生活,詩意的棲居無不再現着鳳凰古鎮的山水風情;黃永玉,一個93歲飆法拉利的著名書畫家。他的畫有着木刻的空靈,中國畫的瀟灑和油畫的厚重。黃式的幽默和犀利在畫中巧妙體現,印象最深的一幅《鼠圖》,老先生在畫旁題字:「我丑,我媽喜歡;」民國第一任民選內閣總理「湖南神童」熊希齡,這位民國第一任總理,也是鳳凰斬斷龍脈後的一位政界奇才;一位亦正亦邪、橫跨三個朝代的江湖匪王,經歷漢藏傳奇婚戀,寫出《艽野塵夢》痛徹心扉愛情的傳奇官人,九十多年前就已徒步穿越青藏高原的奇人,他就是與民國總理熊希齡,著名文人沈從文並稱鳳凰三傑的湘西王陳渠珍;還有一大批抗日名將、剿匪名人如:顧家齊,李振軍等都出自人傑地靈的鳳凰古城。

「湘西明珠」鳳凰古城,土地面積不到10平方千米,卻蘊藏着無數傳奇

土家族的吊腳樓、苗族的銀飾文化、青年男女的「趕場」、燈火輝煌的鳳凰古城夜景,給了我們無限的美麗與遐想。獨特的民俗風情、傳奇故事,見證了山水與人文的浪漫結合,也讓這座古城充滿了神秘色彩。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那些活在書本上的歷史、人物與風情,一旦走近,竟是如此的璀璨奪目。[1]

作者簡介

雨晴,女,寧夏固原人。喜歡閱讀的豐富,運動的健美,但更喜歡書寫文字的愉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