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浪淘沙·紅影濕幽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浪淘沙·紅影濕幽窗》

作品名稱: 《浪淘沙·紅影濕幽窗》

創作年代:清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納蘭性德

別稱:納蘭成德,納蘭容若

《浪淘沙·紅影濕幽窗》是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納蘭性德的詩詞。[1]

這首詞刻畫了一個懷戀舊情而幽怨感傷者的形象。上片寫暮春落紅、雨後斜陽的景色,下片通過寫夢裡在迴廊又遇情郎,表達了對戀人的思念之情。全詞情景渾融,淒婉動人。

這首詞作於康熙年間。關於這首詞的創作背景有兩種說法:一說是詞人思念舊情人,為了表達內心對迴廊相思之地的無限眷戀,故作下此詞;另一種說法是詞人在懷念亡妻盧氏,因而作下此詞。

詩詞正文

白話譯文

透過小窗望去,春雨打濕了紅花,春光將盡。雨停了,卻已是夕陽西下之時。

誰看到她穿着單薄的衣衫,低垂着頭,抱膝思量的孤獨身影。

把酒獨酌,無限淒涼。曾像做夢一樣地在迴廊里與她相遇,讓我傷心斷腸。

名家點評

當代學者、納蘭詞研究員田萍《納蘭詞全集鑑賞》:「春光竟然『瘦盡』。能把春日和瘦聯繫在一起的人寥寥,更何況是『瘦盡』,除了一種孤高的美感之外,別的毫無表達。」

文學賞析

這首詞刻畫了一個懷戀舊情人而幽獨傷感者的形象。上片由景語入,先渲染環境,而後推出薄衫低髻,抱膝思量,一個孤獨苦悶人的形象。下片承前再鋪寫,側重心理描繪,最後點出所思之由,但朦朧含蓄,給人留下了聯想的餘地和深婉的美感。

上片寫暮春落紅、雨後斜陽的景象。「紅影濕幽窗,瘦盡春光。」開篇這句實則是與周邦彥的「雨過殘紅濕未飛。珠簾一行透斜暉」暗合,納蘭隨手拈來,將古人的詞用在了自己的詞里,渾然天成,令人不覺有何再妥。周邦彥寫的是雨後殘紅在斜暉下投射於珠簾,而到了納蘭的詞里則變得更加簡潔洗鍊,更富美感。「紅影」指鮮花的影子。鮮花的影子,透過小幽窗看去,別有風情,被打濕的花朵在暗影下,搖曳出多姿的風采,比起周邦彥的「殘紅濕未飛」,更顯得有韻味一些。而多出的感嘆「瘦盡春光」,其實有着李清照的「綠肥紅瘦」的哀怨無奈。承接上句,「雨余花外卻斜陽」。「余」既是後,雨後的花朵在斜陽下,而夢中的她卻是穿着單薄的衣衫,挽着低垂的髮髻,挺立在暮日下,低頭思量。雨後、鮮花、美人、夕陽這些事物構成了納蘭筆下的一幅美麗的畫。上片最後寫那位女子「還惹思量」。詞中所寫的女子為何人,無法考證,但從詞面來看,是一位溫婉可人的女子,讓人忍不住想去憐惜。

上片寫完雨後景色,下片便轉而寫情,直抒心曲:「莫道不淒涼,早近持觴。」思念的人不知身在何處,只能自己獨自飲酒,這真是無限淒涼的事情啊。「暗思何事斷人腸?曾是向他春夢裡,瞥見迴廊。」寫出了少女內心深處夢牽魂縈的心事。特別是寫夢中的她「瞥見迴廊」一句,實際上是納蘭內心對迴廊相思之地的無限眷戀。明代王次回《瞥見》詩:「別來清減轉多姿,花影長廊瞥見時。雙鬢淡煙雙袖淚,偎人剛道莫相思。」這首詩與納蘭的迴廊情思有着某種深刻的關聯。

全詞是寫暮春雨後,夕陽依依,一位春衫少女愁情難釋,對花持觴。最後道出她的心事,原來是夢裡在迴廊又遇情郎。這是表面之意,實際上是納蘭容若以想象中的少女暮春懷思,寫自己對她的深切思念。這就是「心已神馳到彼,詩從對面飛來」的寫法。韋莊有《浣溪沙》詞云:「想君思我錦衾寒」,杜甫五律《月夜》詩中云:「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明明是自己在思念對方,卻總寫對方在思念自己。這樣的寫法情更深,意更濃。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2]

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元文賞識。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1676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納蘭性德曾拜徐乾學為師。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康熙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3]

納蘭性德生於順治十一年臘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納蘭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內閣學士徐乾學。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十九歲參加會試中第,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這一時期的納蘭性德發奮苦讀,拜徐乾學為師。在名師指導下,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他還把自己熟讀經史的見聞感悟整理成文,編成四卷《淥水亭雜識》,當中包含歷史、地理、天文、歷算、佛學、音樂、文學、考證等等知識,表現出相當廣博的學識和愛好。

視頻

清詞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