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淺談川端康成(王必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淺談川端康成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淺談川端康成》中國當代作家王必東的散文。

作品欣賞

淺談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一個逝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的日本作家,是在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四年後,含着煤氣管自殺的文豪。他堅信:自殺而無遺書,是最好不過的。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雖然這個觀點我很難苟同,但是看到他的文學著述,你會被他那種纖柔略含淒冷,虛無飽嘗酸辛而感傷。

文學是抽象的,在我看來,文學不同於別人模板,自有另樣獨解的創生理念。

讀《紅樓夢》可以欣賞曹雪芹的匠心雕鑿,讀《阿Q正傳》可以震撼魯迅的憤世嫉俗,讀《復活》可以學習托爾斯泰的與時俱進,讀《巴黎聖母院》可以看到雨果剖析善惡的良心......而讀《雪國》《千隻鶴》《古都》......你會覺得川端先生給我們準備的是美味的水果拼盤,他不管你是什麼樣的心態,只要你去讀他的作品,他會把你慢慢地帶進平緩節奏的旋律里。

川端先生的文字極其優美,他可以把時光定住,讓你暢享在那美好的一瞬間,他就像一個仙風道骨的老人,坐在鳥鳴啾啾,風景如畫的山野中,品着茶,彈着琴,那絲絲琴音如潺潺流水,讓人如痴如醉,流連忘返。比如:凌晨四點鐘看到花未眠。

他的小說,情節的刻畫從來是慢幾拍,就是失火死人,也是輕輕浮浮地帶過。所有的事件不想急於求成,而是慢條斯理,洋洋灑灑,那種寫作心態就是一個舉重若輕。你看他用人物的一個舉止,一片言辭,一個神態,甚至一段感傷.....再隨機鑲嵌着一段景物描寫,恰如月下看花,飄飄渺渺,纏纏綿綿,有和無都在兩可之間。

他的的小說里,沒有大的驚心動魄事件震懾,也沒有龐雜人物應酬的勾連,從頭到尾就是簡單的情緒哀訴,感情揉搓到精細,讓讀者深陷其里,不能自己。

川端先生對景物描寫也很是精到,一株草,一朵花,一棵樹,一片雲霞......涉及到的每一處景致,都會陪襯着故事情節來細細打磨,那精心調製出來的味道讓人百嘗不厭,韻味無窮。比如:花給空氣着彩,就連身體也像染了顏色。再比如:鏡中的雪越發耀眼,活像燃燒的火焰。

小說涉及到的專業知識,他會好不吝嗇,盡數介紹的淋漓精透,比如:服飾,茶道,四時節令,再比如美食等,完全如百科全書一般。

川端先生的小說我買來了,近十多天裡徹夜研讀,我覺得莫言和余華說的太合心境了。

余華說:......川端教會我寫細部,一部作品不管風格如何,必須要有豐滿的細部描寫,川端教會了我一個作家最基本的東西,我感謝他......

莫言說:...當我從川端康成的《雪國》里讀到「一隻壯碩的黑色秋田狗蹲在潭邊的一塊踏石上,久久地舔着熱水」這句話時,一幅生動的畫面出現在我的眼前:街道上白雪皚皚,路邊的水潭熱氣蒸騰,黑色的大狗伸出紅色的舌頭,「呱唧呱唧」地舔着熱水。這段話不僅僅是一幅畫面,也是一段旋律,是一個調門,是一個敘事的角度,是一部小說的開頭。我感到像被心儀已久的姑娘撫摸了一下似的,激動無比。我忽然明白了什麼是小說,知道了應該寫什麼,也知道了應該怎樣寫。在此之前,我一直在為寫什麼和怎樣寫發愁,既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故事,更發不出自己的聲音。川端康成小說中的這樣一句話,如同暗夜中的燈塔,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 當時我顧不上把《雪國》讀完,放下他的書,立即抓起筆,寫出了這樣的句子:「高密東北鄉原產白色溫馴的大狗,綿延數代之後,很難再見一匹純種。」這是我的小說中第一次出現「高密東北鄉」這個字眼,也是在我的小說中第一次出現關於「純種」的概念。這篇叫《白狗與鞦韆架》的小說,後來獲得台灣聯合文學獎並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從此之後,我高高地舉起了「高密東北鄉」這面大旗,就像一個草莽英雄,開始了在文學世界招兵買馬、創建王國的工作......

余華莫言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他們都對川端康成讚不絕口,這不是虛套的搪塞,我從別處轉引他們的話就是想表達心裡想說卻說不出的話,我知道一個致力於寫作的文學愛好者應該怎樣去學習和習作了。

對於像川端康成這樣的文豪,我百難述一,就這樣淺說一下吧!僅表達這段時間研讀的興奮之情。 [1]

作者簡介

王必東,筆名墨池留痕,江蘇東海人,連雲港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