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活着(於沐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活着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活着》中國當代作家於沐冉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活着

太奶奶因癌去世時我才剛識字,當時我真的太小了,書也讀得太少,太奶奶的逝去,對當時的我來說無非是:再回老家時沒有人會在馬路口等我;老家布滿包漿的木櫃裡不會再有溢着蜂蜜砂糖的小零食;……這些事對當時的我並不重要。我還有滿園的香脆的蘋果樹;翠綠飽滿的太空葫蘆掛在蘋果樹上;無處不在的可愛的螞蟻們,太奶奶對當時的我好像也並不重要。

但是這個「不重要」的老太太的面容,像被鐵烙了一般地刻在了我心上。

雖然我叫她太奶奶,但其實她並不太老,那時她也不過七十出頭,但是她擁有着媲美九十歲老人的枯木般的皮膚;她還有一雙電視中火星人般的大眼睛,好像輕輕眨下眼那圓滾滾的眼珠就會滾落出來;太奶奶的體重和當時的我的體重不相上下,最令我震驚的是她手腕處的粗度甚至不如當時因學習舞蹈而長期營養不良的我。

太奶奶生病了,生了大病。好像這個昨日還趾高氣昂,會對子女們指手畫腳的老太太今日就脫骨了般的老了三十歲。每天每天,我就和太奶奶一起搬個小板凳端坐在院子裡數天上的鳥和外公外婆經過的次數。

我剛發現太奶奶不對勁時,她已經確診了好幾個月了。我這麼個粗枝大葉的人之所以會發現,是因為太奶奶已經好幾次沒有到馬路口接我了。太爺爺太奶奶房間裡那個裝滿甜膩小餅乾的發黑的木櫃裡的小零食都被清走了,我再也看不到成群結隊的螞蟻排成幾米的黑色長繩,不遠萬里趕來偷食了。我挺不樂意的,就算我再嫌棄那些甜膩小餅乾,有它在也總是比沒它在好啊。

太奶奶臨死前的那段日子,我和媽媽一直在老家住着。每天我都被打發去老屋裡陪着太奶奶。我從小就討厭太奶奶,但那段時間里,我很乖地日日守在太奶奶床邊,注視着太奶奶空洞無力的大眼睛,望着她是不是不明不白的笑。

後來我問媽媽,太爺爺和太奶奶是怎麼走到一起的啊?媽媽笑着和我說,是媒人拉的親。太爺爺為了撐派頭,還專門借了輛自行車,那個年代的自行車多新奇,太爺爺第一次見到自行車就是去見太奶奶,他還不會騎。於是就推着那輛車,慢慢地走,走過了數百里地,走到了太奶奶心中,走出了我們。

太奶奶死的那天,我和媽媽剛到家不久。聽到這個消息時,媽媽和我正在包餃子。電話那頭說,太奶奶早晨起來,突然說要吃麵條,還想喝牛奶。照顧她的大姑很驚訝,立即去準備。結果太奶奶一口面還沒咽下,才剛喝了一口牛奶,那麵條被吐了出來,死了。我一邊吃餃子一邊好奇地看着媽媽,媽媽那時的神情我現在還記着,她輕輕地說:「奶奶死了。」

「誰?」

「你太奶奶。」

後來,我和媽媽一起看了一部電影,叫《尋夢環遊記》。看完了沉默了很久,想起了太奶奶。太奶奶死的時候七十歲出頭,前幾天我在小診所里看到了一位笑容陽光明媚的老人,聽到她對醫生說她今年七十七歲了。我太奶奶死的時候還比她小几歲。

人們都說:「人這一輩子共會死三次。第一次是你的心臟停止跳動,那麼從生物角度來說,你死了;第二次是在葬禮上,認識你的人都來祭奠,那麼你在社會上的地位就死了;第三次是在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死後,那你就真的死了。」我就怕,哪怕只有那麼一分鐘,哪怕只有那麼一秒,我們所有人都忘了太奶奶,她是不是就像《尋夢環遊記》里那個愛彈吉他的幽靈一樣,永遠地消失了。

太奶奶死了好多年了,她是因癌死的。[1]

作者簡介

於沐冉,女,2006年出生,漢族,山西汾陽人,現就讀於山西汾陽中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