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洱源縣婦女聯合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洱源縣婦女聯合會(以下簡稱洱源縣婦聯)是中共洱源縣委領導下,按照《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章程》獨立開展工作的社會群眾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婦女群眾的橋樑和紐帶。洱源縣婦聯成立於1950年,原名為洱源縣婦女工作委員會,1957年,更名為洱源縣婦女聯合會。其基本職能是:代表和維護婦女兒童權益[1],促進男女平等,兒童優先。

洱源縣位於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東與鶴慶縣相連,南與大理市、漾濞縣接壤,西與雲龍縣分疆,北與劍川縣毗連,全縣總面積 2533 平方千米。縣城駐茈碧湖鎮,海拔2060米,距省會昆明471千米,距州府下關73千米。

主要職責

1 、根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在各個時期的中心任務以及縣委、州婦聯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確定全縣婦女工作的指導方針和目標任務,指導各鎮(鄉)婦聯和縣級黨政機關、教科文衛等機關事業單位婦委會(婦女小組)按照《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章程》和婦女代表大會決議開展婦女兒童工作,開展聯繫婦聯團體會員的工作,並進行業務指導。

2 、團結和動員全縣婦女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積極參與生態文明試點縣建設,以 「 雙學雙比 」 、 「 巾幗建功 」 、 「 五好文明家庭 」 、 「 最美家庭 」 、 「 平安家庭 」 、 「 雙合格 」 等項活動為載體,促進全縣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

3 、宣傳馬克思主義婦女觀,指導全縣各級婦聯的宣傳輿論工作。教育、引導廣大婦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弘揚 「 自尊、自信、自立、自強 」 的精神,宣傳各行各業先進婦女,推動 「 女性形象 」 工程的實施,開展對婦女的科技文化及職業技能教育和婦女幹部培訓,全面提高婦女素質,促進婦女人才成長。

4 、依法維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維護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等方面同男子的平等權利;代表婦女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促進婦女參政;關注和研究涉及婦女兒童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向縣委、縣人民政府反映社情民意,提出意見和建議;參與擬訂有關婦女兒童的地方性法規和政策。

5 、堅持為婦女兒童服務、為基層服務,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繫,協調和推動全社會為婦女兒童辦實事、做好事,促進婦女兒童事業的發展。

6 、負責婦聯組織[2]自身建設,增強基層婦女工作的活力。協助組織部門加強婦聯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組織、指導全縣婦聯幹部的教育培訓工作;指導各級婦聯加強基層婦女組織建設;開展婦女理論研究,為各級婦聯工作提供理論服務。

7 、負責與各族各界婦女的聯繫,鞏固和增強婦女的大團結

8 、承擔洱源縣人民政府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的工作。

9 、承擔洱源縣 「 雙學雙比 」 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

10 、辦理縣委、縣人民政府及州婦聯安排的其他工作。

機構設置

根據洱源縣婦女聯合會的職責及工作實際,洱源縣人民政府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洱源縣 「 雙學雙比 」 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婦聯。按洱辦發〔 2002 〕 11 號文件精神,洱源縣婦聯不設內設機構,只設專職人員。

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

洱源縣婦聯機關人員編制為5名(行政編制4名,工勤人員編制 1 名),其中主席1名、副主席1名。縣政府婦兒工委辦機關人員編制為2名。

視頻

洱源縣婦女聯合會 相關視頻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章程》
縣婦聯:發揮婦聯組織作用 助力文明縣城創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