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洮硯茶盤(王文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洮硯茶盤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洮硯茶盤》中國當代作家王文元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洮硯茶盤

洮硯茶盤是從隍廟「撿」來的。那天,逛隍廟,在地攤上密密麻麻的大件小件中一眼發現一方洮硯。    硯呈長方形,長四十多公分,寬不到三十公分,一頭大,一頭小,大頭是硯池,小頭雕着松觀山圖,石質發紅。洮硯以鴨頭綠為上品,黃庭堅在九百年前就說,久聞岷石鴨頭綠。顯然,這方硯離鴨頭綠甚遠。充其量是一塊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洮硯。那時,正喜歡茶,一眼發現它的與眾不同之處。大頭的硯池大而平,可擺放茶具,中間的墨池正好聚水,在墨池上打出一個排水孔,裝上水管,不就是塊茶盤了?小頭的松觀山圖,磨平了或許可放電磁爐。我為自己的想法而得意。    「價錢好說,只要喜歡。」老闆格外大度,我的還價也低,如同「撿」的一般。算起來,我也幫老闆解決一個大難題。這洮硯賣相不好,不出手遲早要砸在手裡。    提着洮硯,找到了王玉春,他是洮硯雕刻師。讓他照我的思路加工一下,要毀掉「聽松觀山圖」,他堅決不干,都是雕刻人,不忍毀去他人作品。只要不磨平「聽松觀山圖」其他一切由我。大頭位置多,加雕了一個葫蘆形的墨池,喝茶之餘,還可以寫寫小楷,豈不是一舉兩得。    茶盤需水路,我說簡單磨上幾道橫線,就可以排水。王師提議加工成一片荷葉,水路自然就有了。果然是高人荷葉飄飄而舞,茶水順凹槽浸潤,要的就是這個意境。紫砂壺,鐵觀音,氤氳水汽便升騰而起,溢出的茶水,順着荷葉的紋路,集於小池,滴滴答答匯入水桶。小葫蘆墨池,可放茶漏,也盛放墨汁,就看心情了。聽松觀山圖可擺茶巾,可放茶寵,隨心所欲。閒暇時,品茶練字,不亦快哉。

用了三四個月,看過的朋友驚嘆把洮硯變茶盤的想象,都說有創意,但大半年後,洮硯茶盤被束之高閣。無他,喝茶時寫字,寫字時喝茶,茶水常常跑過界,墨汁變成墨茶,寫字只能忘墨興嘆。一物難以兩用,喝茶就該喝茶,寫字就該寫字,一心不能二用,否則難免走神。

[1]

作者簡介

王文元,散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