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洪以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洪以南

洪以南

洪以南(1871年-1927年),臺灣知名士紳,臺北艋舺人,一名文成,字逸雅,號墨樵無量痴者達觀樓主。歷任辦務署參事、艋舺保甲局副局長、臺北協會臺北支部評議員、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囑託、臺北廳參事、淡水區長、淡水街長等職。著有《妙香閣集》。

簡介

祖籍福建泉州泉安,祖父洪騰雲,移居臺北經商有成,是當時知名的米商。見以南聰慧過人,聘請泉州名師龔顯鶴孝廉教讀,幼年能誦五經、三史,1895年乙未割臺,以南到福建考取泉安秀才,後返臺治產業,又遷居淡水,在淡水購買達觀樓,收藏各地文物,自稱達觀樓主

因善作詩文,又能書法,專研顏真卿體字,亦善畫圖,家居創作不懈,與全臺各地士紳唱和甚多,1909年與謝汝銓林馨蘭等共創瀛社,召集北臺詩人一百五十人,任第一任社長。

洪長庚,是臺灣第一位眼科博士。 曾孫洪致文,為台灣鐵道文化研究者氣象學家。 [1]

七言絕句

過雞籠杙
乘風破浪一迴環,已入汪洋不見山[2]。大海茫茫天尺五[3],回頭何處是臺灣。

【題解】
本詩為七言絕句,收入《全臺詩》第貳拾冊。首見於《臺灣日日新報》,約作於1907年。杙,音ㄧˋ,雞籠杙,即基隆島。洪以南此行目的在陪同長子留學京都,並順道遊覽日本、參觀東京博覽會。此次航程由基隆港出發,到九州長崎上岸。此詩寫詩人搭船從基隆港出海後,回望臺灣的心情。詩人乘風破浪的出發,然而前方一片茫茫大海,沒有目標;回頭望向來時路,卻又找不到故鄉何在,彷彿前後無路、沒有依靠似的。在敘述中可以感受到詩人淡淡的不安,或許因為航行海上、或許因為父子即將分離,短短四句透露出旅人不安的心情。

過太平洋
太平洋作不平鳴,浪湧雲天山嶽傾[4]。舟自橫行人自畏[5],夢中怕聽怒濤聲[6]

【題解】
本詩為七言絕句,收入《全臺詩》第貳拾冊。首見於《臺灣日日新報》,約作於1907年。1907年4月至8月間,洪以南陪同長子洪長庚留學京都,順道遊覽日本、參觀東京博覽會。此行搭船由基隆出發,至九州長崎上岸,再由九州北上到東京,最後由神戶出海返回臺灣。當時客輪航行於太平洋上,從基隆到長崎約需四日,旅程並非如今日客輪一般的平穩舒適,洪以南即將抵達長崎時有詩〈遠望長崎〉寫道:「艱辛一路實難支,舐犢情殷強護持」。詩中提到旅程辛苦,若非父子相互扶持實難以支持。首句先以「不平鳴」寫太平洋上洶湧翻騰的浪濤聲之大,次以「雲天」形容浪之高,以「山嶽傾」寫浪之強,接著寫船上的旅客的心情,連在夢中都彷彿聽到波濤怒吼的聲音而擔心害怕。此詩描寫二十世紀初從臺灣到日本搭乘客輪的情景,可藉以瞭解當時臺日往來主要以海路為主,與今日交通便捷的景況大不相同。

參考

  • 《臺灣歷史辭典》.許雪姬 ISBN 9570174293
  • 《洪以南君略傳》臺灣日日新報 明治四十四年.元月卅日

[7]

對外連結

洪以南.台灣記憶

文獻來源

  1. 洪以南詩詞網
  2. 已入汪洋不見山:山,指基隆山,形似雞籠,故舊名雞籠山。本句寫船離開基隆港進入太平洋。
  3. 大海茫茫天尺五:茫茫,廣大而遼闊。天尺五,謂離天甚近。此句形容航行海上所見之景色,海闊而天寬。
  4. 浪湧雲天山嶽傾:雲天,謂高空。傾,傾斜。此句描寫太平洋上海浪高捲翻騰彷彿直衝入天,又彷彿足以傾倒山嶽,形容浪之洶湧,船之顛簸。
  5. 舟自橫行人自畏:橫行,原指船偏斜,此處形容縱橫馳騁。與唐韋應物〈滁洲西澗〉:「野渡無人舟自橫」之「舟自橫」所表現之幽閒靜謐的情調迥然不同。畏,恐懼、害怕。此句承接上句,船隻馳騁於洶湧的大海,而旅客則因顛簸的行程而畏懼。
  6. 夢中怕聽怒濤聲:此句再寫旅人驚恐的心情,連在睡夢中都怕聽到波濤怒吼的聲音,與首句「不平鳴」相呼應。
  7. [https://so.gushiwen.org/search.aspx?value=%E6%B4%AA%E4%BB%A5%E5%8D%97 背誦 洪以南詞兄招飲逸園]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