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西羅三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泰西羅三世(Tassilo III),748年至788年任巴伐利亞公爵,阿吉洛爾芬家族最後一位巴伐利亞公爵,幼年喪父,受叔叔宮相丕平的照顧,在丕平的幫助下獲得巴伐利亞公爵之位。據《法蘭克王家年代記》記載,757年泰西羅成為丕平的屬臣,並許諾將效忠於丕平的子孫。760年,泰西羅迎娶了倫巴第國王狄西德里烏斯之女柳特佩加為妻,延續了巴伐利亞和倫巴第結好的傳統,並數次前往意大利與狄西德里烏斯會面。763年,法蘭克人指責泰西羅在阿基坦作戰未盡到出兵的責任。最終,788年查理曼和教宗哈德良一世以此為理由廢除了泰西羅巴伐利亞公爵的爵位,並將他送入修道院。
基督教發展史上,耶穌為首的猶太新興教派人數並不多,所以要發展下去必須建立一個有組織的團體。耶穌為自己挑選了十二個使徒[1],象徵自古以色列以來的十二部族[2]。這十二個人替耶穌向民眾宣傳教義。
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宗教,擁有超過20億的信徒。基督教信仰的中心思想是關於耶穌基督的誕生,生命,死亡和復活的信仰。當它從一小批信徒開始時,許多歷史學家將基督教在全世界的傳播和採用視為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精神使命之一。
「基督徒」一詞多次出現在《新約聖經》的書信部分,例如在《使徒行傳》第11章第26節、第26章第28節與《彼得前書》第4章第16節:從安提阿的教會聚集起首,他們被稱為基督徒;及後,希律亞基帕曾對保羅表示,「保羅少許的說話,便叫亞基帕作基督徒嗎!」。《彼得前書》里,彼得把「基督徒」與「受苦」連在一起,也指出「基督徒受苦,不是羞恥,而是榮耀上帝的事」。在保羅傳教時代,基督徒較常以「聖徒」自稱。聖經《馬太福音》第28章第19-20節提到耶穌給基督徒的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視頻
泰西羅三世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耶穌的十二個門徒都叫什麼名字,搜狐,2017-11-07
- ↑ 以色列的十二個支派是什麼?,搜狐,2021-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