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波德萊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
原文名 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出生 1821年4月9日
法國巴黎
國籍 法國
職業 詩人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國十九世紀最著名的現代派詩人[1]象徵派詩歌之先驅,現代派之奠基者,散文詩的鼻祖。代表作包括詩集《惡之花》(Les fleurs du mal)及散文詩集《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

人物生平

夏爾·波德萊爾是法國象徵派詩歌的先驅,在歐美詩壇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惡之花》是十九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詩集之一。從1843年起,波德萊爾開始陸續創作後來收入《惡之花》的詩歌,詩集出版後不久,因"有礙公共道德及風化"等罪名受到輕罪法庭的判罰。1861年,波德萊爾申請加入法蘭西學士院,後退出。作品有《惡之花》、《巴黎的憂鬱》、《美學珍玩》、《可憐的比利時!》等。

《惡之花》(1857)是波德萊爾的代表作,也體現了他的創新精神。創新之一在於他描寫了大城市的醜惡現象。在他筆下,巴黎風光是陰暗而神秘的,吸引詩人注目的是被社會拋棄的窮人、盲人、妓女,甚至不堪入目的橫陳街頭的女屍。波德萊爾描寫丑和醜惡事物,具有重要的美學意義。他認為丑中有美。與浪漫派認為大自然和人性中充滿和諧、優美的觀點相反,他主張「自然是醜惡的」,自然事物是「可厭惡的」,罪惡「天生是自然的」,美德是人為的,善也是人為的;惡存在於人的心中,就像丑存在於世界的中心一樣。他認為應該寫丑,從中「發掘惡中之美」,表現「惡中的精神騷動」。[2]

波德萊爾在描繪人的精神狀態時往往運用醜惡的意象。以《憂鬱之四》為例,詩中出現的意象全部是丑的:鍋蓋、黑光、潮濕的牢獄、膽怯的蝙蝠、腐爛的天花板、鐵窗護條、卑污的蜘蛛、蛛網、遊蕩的鬼怪、長列柩車、黑旗。這些令人噁心的、醜陋的,具有不祥意味的意象紛至沓來,充塞全詩,它們顯示了「精神的騷動」。總之,波德萊爾以丑為美,化丑為美,在美學上具有創新意義。這種美學觀點是20世紀 現代派文學遵循的原則之一。

創新之二在於展示了個人的苦悶心理,寫出了小資產階級青年的悲慘命運。在詩歌中表現青年的這種心態,是別開生面的。浪漫派詩歌表現愛情的失意、精神的孤獨、政治上的失落感,在挖掘人的深層意識方面僅僅是開始。波德萊爾從更高的意義上來理解憂鬱,他認為美的典型中存在不幸。憂鬱是《惡之花》要表達的最強音。從整部詩集來看,詩人寫的是人在社會中的壓抑處境。憂鬱像魔鬼一樣糾纏着詩人。

忱郁是對現實生活不滿而產生的病態情感,也反映了 小資產階級青年一代命運不濟,尋找不到出路,而陷於悲觀絕望的心境,正如詩集初版時廣告的說明和評論所說的:《惡之花》「在於勾畫現代青年的精神騷動史」,「表現現代青年的激動和憂愁」。 《惡之花》分為「憂鬱與理想」、「巴黎即景」、「酒、「惡之花」、「叛逆」和「死亡」六部分,其中「憂鬱與理想」分量最重,占了全書的三分之二。在這一部分里,詩人耐心而無情地描寫和剖析自己的雙重靈魂,表現出自己為擺脫精神與肉體的雙重痛苦所作的努力。它追求美和純潔,試圖在美的世界裡實現自己的理想,但美就象一個冰冷的雕像,可望而不可及;他尋求愛,但一再受到愛情的欺騙;他向天使祈求歡樂、青春和幸福,企圖從煙草和音樂中得到安慰,但陰森醜惡的幻象和糾纏人心的愁苦始終籠罩着他,使他的痛苦有增無減。

波特萊爾以華麗洗練的文字,直指人心急欲隱藏和掩飾的欲望,人們無法也不願正視,這些欲望被視為不道德的「惡」,然而愈是醜陋,便愈發真實。他以 163 首詩篇道盡都市與人性的病態之美,《惡之華》甫出版即被視為淫穢、爭議之作,被當局查禁。[3]


主要作品

夏爾·波德萊爾的主要作品有:《對幾位同代人的思考》、《哲學的藝術》、《 巴黎的憂鬱》、《 美學珍玩》、《 給青年文人的忠告》、《 惡之花》、《 現代生活的畫家》、《 浪漫派的藝術》、《一八四五年的沙龍》、《人造天堂》。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