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度與人心:帝制時期人與制度的互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內容簡介
《法度與人心——帝制時期人與制度的互動》是北京大學宋史研究專家趙冬梅老師以30年史學研究為依託,為普通讀者打造的一本通解帝制時期人與制度糾葛的通俗讀物。
本書由制度史、文化史、史學著作精讀三部分構成。作者一改制度敘事的嚴肅刻板印象,以輕鬆明快的方式來思考制度變遷,理解歷代制度之得失,並分別從國家故事、群體故事、個體故事講述制度在與不同層面的人的互動中產生的關係。與其他制度史寫作者相比,作者更強調「從史學角度關注個體的生活與命運」走向:制度如何影響人的命運?人在制度中如何自處?人如何改造制度?如:個體在制度直接或間接作用下顛沛流離的境遇;官僚群體與更迭的制度「相愛相殺」,在制度變遷中的宦海沉浮;士庶群體在制度變革中的顛簸起落等。入仕、升遷、貶謫、宦遊、服役等境遇是古人生命的常態,圍繞這些具象化的常態,制度變遷的前因後果一目了然。關注人與制度的互動及人在制度中的命運,不僅帶有人文關懷精神,同時,從人與制度的關係層面通講制度發展的歷史,這在已出版的通俗類制度史作品中獨樹一幟。
本書以開放的歷史話題、充滿問題意識的探討方式,對那些真正塑造了傳統中國並影響至今的歷史要素進行了深入探討,並解答了「歷史並不一直向前」這一隱蔽邏輯——在對朝廷性質和君臣關係的認識上,元朝曾出現兩大倒退:從朝廷性質看,華夏傳統將天下稱為江山社稷,主張「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而元朝的天下則入了皇家私囊——江山社稷變成了皇室私產;從君臣關係看,華夏傳統主張「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而到了元朝,臣子淪落到以自稱奴婢為榮——君臣關係淪落為主奴關係。專制與猜疑的強化自此一發不可收,直至近代。這使我們不得不思考:金元以降,政治文化的發展和國家治理水平為何會走下坡路?推動其江河日下的原因究竟何在?本書就此話題展開了細緻生動的剖解。
作者既能從已有的史觀中提出新見解,又能從悉知的史料中得出新史觀;其帶有問題意識的講述方式充滿了探討的可能性與話題的延展性。
本書為讀者開啟了深入了解中國古代制度與文化的通道,同時為管理者提供了可資借鑑的大量管理案例。輔以帝制中國大事表拉頁、私房推薦書目、經典歷史著作解讀,以及近60幅高清彩插,圖文並茂地詮釋了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與政治文化的變遷史。
1. 30年制度史研究的深厚積澱,對70年歷史研究成果的「讀書思考」
北京大學趙冬梅教授傾30年制度史研究的積澱,為讀者通解帝制時期人與制度糾葛的作品,是一本吸收過去70年歷史研究成果的「讀書思考」,也是繼新作《大宋之變:1063——1086》後的又一力作。
2.本書更關注人與制度的互動及人在制度中的命運
相較於其他制度史研究專家,作者更關注制度中的人——制度如何影響人的命運?人在制度中如何自處?人如何改造制度?制度發展的整體脈絡是怎樣的?
3. 以深切的同理心和共情力解讀歷史
歷史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生髮出真正的同情。作者長期關注制度中的人,所以她非常重視從「理解之同情」的角度解讀帝制時期的制度與政治文化,以此帶領讀者看懂並理解歷史上的有為與無奈。這樣,讀者才能深入體察與明白古人之所想、所為,激發出真正的同情心與同理心。
4. 一場「典型個案普遍化思考」的思想盛宴
作者精挑細選大量典型案例,史觀鮮明,見解獨到,具有「熟悉的陌生感」——選取我們悉知的歷史人物,但多是發生在他們身上鮮為人知的故事。通過短小精悍的案例,讓讀者對這些歷史人物的認識更為飽滿立體。如 「一札薦三相」——額頭跑馬肚裡撐船的歐陽修(謙謙君子天下之心 廓然大度公私分明),如歐陽修給范仲淹的一封信——台諫官「面折廷爭」之職責 士大夫堅守道義之氣節,如中國古代救災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富弼賑災(有條不紊接濟30萬河北災民)等。
5. 一本充滿問題意識與探討視角的獨特歷史作品
本文以帶有問題意識的探討方式和多元化開放性的視角,為歷史呈現留有更多可能性。文本充滿探討的可能性與話題的延展性,如:以「玄武門之變」「王安石變法」為例——對各執一詞的歷史事件做價值判斷,雖改變不了過去,但會影響未來。再如:「抄近道」還是「繞遠路」——從狄山博士的死,看如何權衡變通與堅守。此類問題的探討,可幫助讀者拓展知識面,調動思考力。
6.對宏觀問題深入淺出的解讀——從天下國家到家產制國家,歷史為何會「開倒車」?
為什麼說「歷史並不一直向前」?當歷史的車輪開到元朝,江山社稷變成皇室私產,君臣關係淪為主奴關係。金元以降,政治文明的發展水平和國家治理水平為何走了下坡路?導致其江河日下原因是什麼?表現有哪些?
7.近60幅高清宋畫彩插+私房薦書+帝制中國大事表拉頁+經典史學著作精解
高清彩插:以近60幅高清宋畫及每幅畫300字左右的解讀輔助讀者理解。
帝制中國大事表:一張拉頁看懂帝制時期大事發展的脈絡
私房薦書:專業又個性的歷史書目推薦,為讀者提供深入探究古代政治制度、文化及人與制度關係等歷史知識的入口。
經典史學著作精解:為讀者開啟了解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與文化的一扇大門。
名家推薦
趙冬梅教授的這部作品,從制度、文化到社會生活諸方面勾勒歷史脈絡,點評千秋功過,將史學家的眼光和思考編織進人物事件的具體情節,寓嚴謹的專業知識於生動的史實敘事之中,史學洞見貫穿篇章,啟發讀者進一步思考和探索。
—— 斯坦福大學社會學系 周雪光教授
作者以多年制度史研究功底為依託,將看似抽象的制度與文化還原到鮮活的政治生活場景中,就一系列影響中國古代歷史發展進程的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又生動的探討。這本書對讀者了解中國古代制度變遷與文化更迭的軌跡,認識歷史上人與制度的互動關係,大有裨益。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張帆教
作者簡介
趙冬梅,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畢業,現為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宋史研究會理事。
英國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訪問學者,美國斯坦福大學北大分校客座副教授,德國維爾茨堡大學漢學系客座教授。
曾於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講述寇準、司馬光等歷史人物。出版有《千秋是非話寇準》《司馬光與他的時代》《文武之間:北宋武選官研究》《大宋之變:1063—1086》等作品。
主修宋史,在官僚制度、官僚生態、社會生活等領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對晚唐至北宋軍事、政治、社會生活,以及對制度中特定人群的生存狀態、制度與人群的互動關係關注密切。
原文摘錄
這也是中國傳統思想的通病,善於捕捉特殊的歷史現象,卻不善於從特殊中抽象一般,缺乏從特殊現象中發現普遍問題的能力。 上箱典章經制下的理亂興 63 皇帝的「同前實習 現代專業歷史學的一大進步,是我們終於開始認真地注意到 歷史是有過程的」。從封建到郡縣,這是過程;楚國八百年這是過程;唐朝的興衰,這也是過程。這些過程都是大過程,我所說的「過程」,指的是那些相對於宏大過程而言的細微的過程。比如,一個歷史人物從出生到死亡,就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持續不斷地和周圍世界進行信息交流,他經歷、體會、反思、進步、倒退隨着年齡的增長,他的健康狀況在變化,閱歷在增長,地位有浮有沉,他所處的環境有時順風順水,有時山重水複,有時山窮水盡。跟我們一樣,在不同的境地中,他會有不同的心態會寫出不同的文字,說出不同的話,這些話可能前後一致,也可能互相矛盾。因為,這個人是一個變化中的人,而變化中的人是有他的過程的。從前的歷史學並不真正尊重過程。比如寫一個英雄,從一開始就是奔着神壇去的,可以緩緩登頂,但是路徑明確,從年輕時候就開始發表特勵志的講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有朝一日成為英雄;寫一個政治家,基本上從一登上政治舞台就是一副氣宇軒昂、領袖群倫的樣子。而現在的歷史學開始尊重過程,尊重過程中那些偶然事件對人物、事件和制度的影響。
書評
歷史上的制度,之所以能夠長時間存在,一定是經過了篩選,經過了沉積,凝聚了人類某個群體集體的願望、理念與智慧。回到中國帝制社會來說,皇帝與士族階層共同制定了延續千年的政治制度,是為了維護這個階層的利益,延續他們的統治, 是特定歷史時期的政治價值取向、政治理念和政治觀點的規範化與具體化。
想要研究中國歷史上的制度,需要對中國歷史上的觀念、思想、政治理念加以了解,才能知道政治制度的原理與思路,才能明白中國歷史制度的優與劣,得與失。孟德斯鳩透過共和、君主、專制各種政治的原則,透過表面現象去研究其背後的本質,將觀念史與制度史相結合,寫出經典政治哲學著作《論法的精神》也是基於這個思路。
中國自古以來對於「得民心者的天下」這一說法極為贊同,這一說法不論是哪個朝代,無論真正做到與否,帝王君主表面上都是遵從這一原則的。「民本」意味着「民為天下之本」,民心的是與否,與制度的合理性有着極為密切的關聯,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相糾纏的。
如何去理解中國古代制度的發展、演變與得失?如何理解帝制時代民與制度之間的關聯?趙冬梅老師的《法度與人心》一書為普通讀者了解中國帝制時代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
《法度與人心》分為上篇與下篇兩個部分,上篇探討了典章經制下的理亂興衰,以各種歷史資料為基礎,探討各種制度的變遷。其中包括皇帝的權利、帝制與相制、帝制國家的治理、巡視制度的演變、選官與用官、利益的分配等等。下篇為王朝政治省思,從歷史的各個朝代入手,講述傳統政治文化的演變,以及古今政治思想的差異,及對於古代政治的反思。
從研究的思路與視角來看,趙冬梅老師在《法度與人心》中非常偏重於深入中國古代制度的內部,採用內部觀察視野,從具體的、個體的、微小的政治制度演變入手,去理解古代制度的變化,去呈現中國帝制的本質。這與以往不少著作重點關注制度外在表面的呈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另外就是對於古代政治制度中君主帝王與「人」的互動角度來解釋帝制。也就是說,從政治制度的行為、君主的立場、臣子的立場、統治過程與制度結構的互動與構建這些角度出發,去理解制度的發生與變化,改變了某些著作中只見「制度」不見「人」、只有制度結構沒有體現內在變化的狀況,講述得極為詳盡,讓人受益匪淺。
在後記中作者提到,這本書原本是作為音頻節目的素材,以筆記的形式來記錄的,相比趙老師其他的書籍,從邏輯結構上並沒有那麼嚴謹,有些內容在不同的章節前後有些重複,不過作為一本入門的表現中國帝制時代的科普讀物,對於普通讀者來說深入淺出,描述詳盡,倒是顯得極為友好。
不管是君臣、父子、夫妻,還是兄弟、朋友、合作夥伴,其中最為重要的基礎就是信任。但是很可惜,在中國帝制時代,這種信任關係恰恰就是君臣關係最大的軟肋。
作為神授天權的皇帝,其最大的擔憂就是失去權利,也正因此,皇帝的疑心病是與生俱來的。在這種情況下,臣子唯一能做的就是存形跡、避嫌疑。否則信任缺失就什麼也做不成了。
趙冬梅老師在書中提到了宋朝的「慶曆新政」,提到了「王安石變法」,這些改革運動的失敗,在某種程度上與失去帝王的信任有着很大的關聯。這一點,在趙冬梅老師的《大宋之變》中其實也提到過,對於宋神宗與王安石、司馬光這兩位觀念不同的臣子之間的政治博弈,與君臣之間的信任程度是有着極大的相關性的。王安石得到宋神宗的信任,得以開展變法;哲宗登基後,司馬光得到信任,再次在大宋政治舞台上一展身手。可惜那時候留給司馬光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趙老師在《法度與人心》中有一個很有趣的觀點,除了開國的君主,一般登上皇帝寶座的也就是中等的智力與能力,而能夠做到位極人臣的文臣武將,莫不是一流的智商與情商。二流皇帝領導一流的臣子,如果臣子能夠得到皇帝的充分信任和權利,一定能成大事。如果皇帝不把臣子的功勞當成朝廷的榮耀,臣子功高震主,那功臣的命運可想而知。
所有的功勞皆歸君主,是君臣和睦相處,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想一想這千餘年來的帝制,出現過多少君臣相殘的事例,在想一想這「功勞皆歸君主」,不禁唏噓不已。
《法度與人心》有一章是專門講述巡視制度的興與衰。在中國的古代,良好的監察制度是國家治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對實現良好的政治生態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其背後無不以良好的監察制度為保障。
趙老師在書中總結了巡察制度的三個特點:其一是巡視使不是地方官,對地方事務不負管理責任,因此也就沒有利益糾葛;其二,巡視使的責任是對地方官員的施政情況(而非地方事務本身)進行監督、檢查,並提出彈劾;其三,巡視使通常具有「以卑臨尊」的特點,自身品秩卑微,但是權力巨大。
監察制度是好的,但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監察制度逐步開始演變,蛻化。在書中可以看到,皇權對監察制度進行了構建,卻也對這個制度進行了侵蝕。唐朝的台諫制度,能夠對君主起到約束的作用,等到了宋朝,隨着君主的集權,監察體系逐步在蛻化。另外,巡察制度的第一要務就是不能陷入地方的勢力糾葛中,但是在漢朝部刺史監察,最終逐漸變成了地方官,唐朝的按察使,最後漸漸地方化,明清兩代的巡撫、總督都是從巡視官轉變成為地方官,失去了監察的職責,監察制度慢慢失去了其本意。最後,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監察觀很難保持自身的清明,最終依附權貴,為利益所誘,成為政治傀儡。
這也就是趙老師所說的:「金元以後,官僚集團集體奴化,能夠匍匐在皇帝的腳下,就能匍匐在皇帝的代表腳下。」
在結語中,趙老師提出一個觀點,《法度與人心》是講述一個有關倒退的故事。
「帝制中國的政治文化,在北宋抵達最好狀態,然後一路下行,節節倒退,直到1911年。」
什麼樣的政治文化是好的,什麼樣的政治制度是壞的呢?很簡單,凡是有利於本朝統治長治久安的,就是好的,反之就是壞的。長治久安的最高目標又可以分解為三部分:第一,是整個社會生產與生活秩序的基本穩定;第二,是朝廷國家的統一與安全;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皇權的穩定與安全。
從這些標準來看,到北宋仁宗時代,政治制度已經接近於理想狀態。在個觀點在吳鈎的《宋仁宗:共治時代》中也有所體現,電視劇《清平樂》的熱播,也向廣大觀眾傳播了這一觀點。
但是隨後,從宋神宗開始,幾乎都是對於政治制度的破壞,將皇權從儒家經典、祖宗法度和天意人心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徹底破壞了宋朝政治的根基。
等到了金元之後,北方落後民族入主中原,野蠻征服文明,在國家性質的認識上,從「江山社稷」天下國家倒退為家產制國家,元朝國家成了成吉思汗家族的私產;在君臣倫理上,從具有抽象人格平等的君臣關係變異為主奴關係。華夏政治文化中那些原則性的基本共識遭到了徹底的動搖和瓦解。金元明清,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一路下行,一路倒退。
針對中國帝制的這種倒退,以及帝制與人心之間的演變,趙老師在最後提出了兩個問題,應當怎樣看待政治上的不同意見?在中國的傳統政治文化當中,是否對異議缺乏包容,對抗爭缺乏耐受?這兩個問題作者還在思索,同時也是值得廣大讀者去深思、去考慮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