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法蘭西島大區快鐵C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法蘭西島大區快鐵C線(法語:Ligne C du RER d'Île-de-France),簡稱RER C,是法蘭西島法蘭西島大區快鐵的一條貫通巴黎市郊的線路,具有眾多支線。該線路連接西北部的蓬圖瓦茲[1](Pontoise, C1支線),凡爾賽左岸(Versailles - Rive Gauche, C5支線),聖康坦伊夫林(Saint-Quentin-en-Yvelines, C7支線),以及東南部的馬西巴雷索(Massy - Palaiseau, C2支線),杜爾當森林(Dourdan - La Forêt, C4支線),聖馬丹埃唐普(Saint-Martin-d'Étampes, C6支線),凡爾賽尚蒂埃(Versailles-Chantiers, C8支線)。線路呈多叉雙環狀,並穿越巴黎市中心,有多個車站可以轉乘巴黎地鐵。

RER C線的運營由法國國家鐵路公司(SNCF) 負責。 C線線路除了C1支線以外, 都在塞納河的左岸。

歷史

C線的前身是開往巴黎西郊凡爾賽的榮軍院-凡爾賽線(Ligne des Invalides) 和開往巴黎南郊的奧爾良鐵路網(Chemin de fer de Paris à Orléans)。修建法蘭西島大區快鐵時,SNCF將兩個路網合併, 後經多次延長,成為今日的C線。

塞納河左岸切向線與兩網合併

1840年, 榮軍院-凡爾賽鐵路網開始動工修建, 其中的各個車站在此後的60年間陸陸續續啟用。同年9月20日,奧爾良鐵路網北段亦投入使用。1843年,奧爾良鐵路網延伸至埃唐普,後來成為C6支線。1865年,奧爾良鐵路網延伸至杜爾當,後來成為C4支線。1900年,榮軍院和奧爾良鐵路網之間各個車站陸續。投入使用,但沿着塞納河邊的兩個路網之間沒有連接。

1929年,修建法蘭西島大區快鐵的計劃第一次被提出,其中包括連接西南郊區和南部遠郊的計劃, 但最終沒有被保留,直到1960年代都未被提起,理由是塞納河左岸沒有大的客流往來,修建快鐵的需求不旺盛。但進入1970年代,隨着奧利機場鐵路(並非Orlyval) 支線的啟用,以及地鐵13號線南北貫通,增長的客流才使連接這兩個相距不到1公里的終點的計劃被提上議事日程。1972年,法蘭西島大區快鐵的計劃中終於包含了一條塞納河左岸切向線。

1975年1月22日,內閣會議通過了修建淺層鐵路連接兩大路網的計劃,年底動工。動工期間,路面交通受到限制,奧賽堤岸(Quai d'Orsay) 的樹木也被保護起來。兩個終點站榮軍院站和奧賽站的路軌都經過修改。凡爾賽路網的月台高度被降低以適應需求標準,並重新進行電氣化改造,由原有的750V第三軌供電改為1500V接觸網供電,凡爾賽路段因此中斷交通來保證電網施工如期進行,路線的訊號系統也被更新。1979年5月,供電施工完畢,第一班Z 5300列車開始運行凡爾賽路網部分路段,7月擴展到全部路網。1979年9月26日,兩個路網間的淺層隧道竣工,兩網合併完成,西南郊的凡爾賽和南部遠郊的埃松省從此被連接起來,RER C線正式投入使用。

延伸西郊

C線開通之後,西部路段的客流量明顯不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980年5月,線路新開一條支線到聖康坦伊夫林,通過交錯的多軌道利用了巴黎-布雷斯特線的一部分。隨着客流量的提升,Z 5600雙層列車投入使用.

VMI支線

1965年的早期規劃曾經計劃要修建法蘭西島大區快鐵通往塞爾吉-蓬圖瓦茲地區(Cergy-Pontoise),但最終相關服務由遠郊車完成。 1980年代, 隨着該地區居民不斷要求改善軌道交通質素,當局決定將法蘭西島大區快鐵服務延伸至那裡。A線西延段即是計劃之一,而C線由於西郊-東南經年客流失衡也被列入了該延伸計劃。為了節約成本,該延伸計劃利用了早已廢棄半個世紀巴黎環城鐵路[2](Ligne de Petite Ceinture)中仍在運行的奧特伊線(Ligne d'Auteuil) 中北段,以及聖旺-船塢線(Ligne de Saint-Ouen-les-Docks),而未新增太多路軌。

經過5年施工,1988年9月25日該北延段通車,並命名為VMI(Vallée de Montmorency - Invalides),從戰神廣場(Champ de Mars) 到阿讓特伊(Argenteuil) 和蒙蒂尼博尚(Montigny - Beauchamp)。後來分別成為C3和C1支線。1991年9月29日, VMI支線上的克利希門車站(Porte de Clichy) 啟用。

參考文獻

  1. 蓬圖瓦茲攻略,走遍歐洲
  2. 影像記錄:沉默的巴黎鐵路 ,搜狐,2016-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