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河傳·錦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河傳·錦浦》

作品名稱: 《河傳·錦浦》

創作年代: 晚唐

文學體裁:詩

作者:韋莊

《河傳·錦浦》晚唐詩人韋莊詩詞。[1]這首詞寫錦江春女的郊遊情景。詞分兩片,上片寫游女的美麗服飾和清明時節的景象,人景相稱;下片寫游女所見所思,情景交融。

這首詞寫清明時節,成都錦江邊女子郊遊的情景。上片交待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寫了遊春女子服飾之美,還描繪了"花深柳暗"的清明時節景象。繪景明麗,人景相稱。

下片寫遊春女子所見所思:她因"煙霞路"、"鶯鶯語"、"巫山雨"而觸景傷情,魂斷郊外。她遙望那隔着塵土飛揚的"翠檻紅摟",想到那寂寞孤獨的生活,自然愁上眉梢,含情不語。

詩詞正文

注釋譯文

⑴錦浦:錦江邊。玉鞭:借代乘車騎馬的人。

⑵巫山雨:即巫山雲雨,這裡指遊樂之處。宋玉《高唐賦序》:"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於雲夢之台,望高唐之觀。其上獨有雲氣,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須臾之間,變化無窮。王問玉曰:'此何氣也?'玉對曰:'所謂朝雲者也。'王曰:'何謂朝雲?'玉曰:'昔者先王游於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願薦枕席。王因而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岨,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所以,後人常用"雲雨"來表示男女歡合,有時也用"高唐"、"巫山"、"陽台"等,表示這一意思。

⑶香塵隱映:塵土飛揚,景物時隱時現。

⑷翠檻紅樓:翠色欄干,紅色樓閣。

作者簡介

韋莊[2](約836年-910年),字端己 。京兆郡杜陵縣(今陝西西安)人, 晚唐詩人、詞人,儒客大家,五代時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其家族至韋莊時已衰,他父母早亡,家境寒微。少孤貧力學,才敏過人。與溫庭筠[3]齊名,並稱「溫韋」。為人疏曠不拘,任性自用。

韋莊從政仕唐不過六年,從校書郎到中諫,除左補闕。其間,曾為文化貢獻綿薄。例如,《容齋三筆·唐昭宗恤儒十條》記載他上疏請追賜雖未通過或參加科考,但其作品和能力都有一定社會影響的李賀、皇甫松、溫庭筠等才士進士改第。體現了韋莊對當時科舉中重試卷,輕能力弊病的糾正;其次是將選才僅以評判試卷為標準,擴大到與文化人能力相關的作品及社會影響上;其三,從選才目的上,由單方面為朝政負責,轉向兼顧為考生個人發展着想 。上列兩舉,對晚唐文化事業的發展,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

韋莊的代表作是長篇敘事詩《秦婦吟[4]。這首失傳的千年的詩在後世的知名度並不如《長恨歌[5]或《琵琶行》般街知巷聞。但從藝術角度來說,這首詩卻有着不亞於任何長詩的藝術價值。《秦婦吟》全詩共1666字,將近兩倍於《長恨歌》全文的字數(840字)。

在詩中,作者韋莊借用一位萍水相逢的女子的口吻,為我們講述了公元880至882年黃巢起義攻占長安期間的那一幅地獄畫卷。,為現存唐詩中最長的一首。詩中通過一位從長安逃難出來的女子即「秦婦」的敘說,正面描寫黃巢起義軍攻占長安、稱帝建國,與唐軍反覆爭奪長安以及最後城中被圍絕糧的情形。思想內容比較複雜,一方面對起義軍的暴行多所暴露,另一方面在客觀上也反映了義軍掀天揭地的聲威及統治階級的倉皇失措和腐敗無能;一方面揭露了唐軍迫害人民的罪惡,另一方面又夾雜着對他們剿賊不力的譴責。

武成三年(910年)八月,韋莊在成都花林坊逝世,享年七十五歲,諡號「文靖」。

視頻

《菩薩蠻—韋莊》,沈愛霞

.

【古意懷遠 】《唐韻詩風》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