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之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淡水之役,又稱滬尾之役、滬尾登陸戰,是1884年清法戰爭中發生在大清帝國福建省台灣道台北府淡水縣(今台灣新北市淡水區)的一次戰鬥[1],法軍目的是占領淡水炮台,並清除港內水雷,由於守軍堅決抵抗,法軍未完成戰鬥目的。
戰鬥背景
淡水位於台灣台北府西北,地理條件優越,物產豐富,貿易發達,商賈雲集,「繁華靡麗,冠於全台」。它與位於台北府東北的基隆相距僅80里,互為犄角,是海上進入台北的主要通道,向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有台灣「近防三林、鹿子,遠控淡水、雞籠(基隆)」之說,戰略地位與基隆同等重要。
根據基隆和淡水這一特點以及法軍在第一次基隆之役失敗的教訓,法方認為:「占領基隆和它的煤礦工場既決定為我們的目標,對於淡水作軍事行動顯然是必要的了。這兩個城市由一條大路連接起來,它們近在咫尺,所以占據了這一個,就絕對必需占領另一個。」意即法軍進攻淡水,目的在於確保基隆被攻占後,可以順利抵擋來自台北城內的清軍。
戰前布置
1884年10月8日淡水之役戰鬥[2]布置圖(由法國外籍兵團第3非洲營連長加若(Garnot)所繪淡水防禦部署為:港區兩側分別由兩座炮台為主力,其中一座當時尚未竣工,但卻連夜趕工安裝好3門大炮;淡水河口,用滿載石塊的木船沉底構成梯壩,壩內外滿布水雷;各營陸軍及台勇分布炮台周圍及各處隘口,阻止法軍登陸。
利士比早在1884年(清光緒10年)9月初,就曾派「魯汀號」(Lutin)進行過偵察,後來又派「蝮蛇號」(Vipère)進行監視,對淡水港的情況相當熟悉。他鑑於淡水河已用沉船堵塞航道,便將軍艦停泊於口外(淡水漁人碼頭海面),距新炮台約3400米,距舊炮台約2400米,然後向淡水守軍發出通牒,威脅說,如果不投降,便於10月2日炮擊。
利士比雖然在中法戰爭中已連敗兩陣,這次攻擊淡水,孤拔給他的任務是用「凱旋號」(Triomphante)等的巨炮摧毀淡水港的防禦工事,清除河口沉船,掃清水雷,然後用小型艦艇安全地占領淡水港內錨地並加以封鎖。但立功心切的利士比,卻不甘心只占領淡水港。
視頻
淡水之役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關於淡水之役的幾個問題,豆丁網 ,2014-6-22
- ↑ 淡水之戰,西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