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沙汀的故事(吳賢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沙汀的故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沙汀的故事》中國當代作家吳賢碧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沙汀的故事

在綿陽市安州區(原安縣)這片熱土上,人傑地靈,滋生着些許文學種子。如清代才子李調元,近代文人楊沙汀。作為同鄉人的我都因他們出生在這塊熱土上倍感自豪。總想在故土中找尋一點有關他們曾經走過的足印……

今年和幾個本土作家在編集沙汀老先生的《雎水十年》的電視連續劇劇情大綱時,了解到沙汀先生在安州雎水蟄伏那些年的一些故事,是從書上知道的,從百姓口中了解甚少。

話說沙老在雎水那些年他正值青年時期,在那裡留下很多鮮為人知的故事。我對沙老懷有一種特別敬仰崇敬之心。總想了解他多些,再多些,想知道這個中國式契科夫的沙汀先生當年在故鄉發生的點滴故事。在完成《雎水十年》電視劇劇情大綱後,得知同學肖紅梅的奶奶就是當年沙汀先生愛人黃玉頎的學生後,興奮地前往成都,拜訪了其父親肖隆富老先生。老先生雖近八旬,但耳聰目明,思路清晰,中氣十足,將沙汀在雎水那些年塵封多年鮮有的故事娓娓道來。

沙汀在成都師範學校讀書參加了共產黨的外圍組織鬧學潮,名字當時也就上了國民黨黑名單,為了保護他,組織將他送到延安,在延安魯大任教一段時間後,調到賀龍的129師當隨軍記者體驗生活一年多時間,1941年皖南事變前後回到安縣老家。

安縣袍哥老大鄭慕周是沙汀(真名楊朝熙,楊子青)的親舅舅,清水袍哥。清水袍哥是地主、大商人靠自己勤勞發家起來的被世人尊稱的大爺。而鄭慕周原是四川第六混成旅旅長。所謂混成軍不是土匪就是袍哥組建的軍隊,恰遇國民政府裁軍,首先裁的就是這些雜牌軍。鄭慕周也在被裁軍之列。後便回到安縣繼續做他的袍哥老大。由於他自己的聲望很大,在安縣是袍哥總舵把子。

自己的外甥楊子青從延安回來了,他也知道上了國民黨追殺的黑名單,無處可去。就只有求救舅舅這棵「大樹」給予庇護。舅舅鄭慕周對自己的親外甥也毫不含糊,既然外甥回來躲禍事,總得給他找一處避風港才好。他思來想去還是讓他去安縣那個比較偏僻的雎水關去可能更安全些。於是叫來雎水的袍哥老大兼鄉長的袁壽山說道:

「這是我外甥楊子青,他是共產黨,我想把他交給你,你把他弄到雎水去,殺也可,放也可,隨你!」袁壽山一聽這話,哪敢違抗總舵把子,拍着胸脯趕忙領命說:

「大哥請您放心好了!令外甥就是袁某的外甥,我會捨命護他周全!」

就這樣沙汀被袁壽山弄到雎水去了。袁壽山為了實現在鄭慕周面前諾言,給當時雎水四大管司打招呼道:

「從現在起,我們雎水關如果來了陌生人來打聽什麼人啦!又特別是問到姓楊的人啊,你們就要注意,馬上給我通風報信,不得有誤!」

當時雎水的四大管司是袍哥中級別較高的人員,每天安排值班的管司都要佩戴綬帶,坐鎮碼頭處理日常事務,官再大的都得遵守規矩。所以,雎水的治安一向良好。其中一個叫左斗的管司給沙汀當過保鏢,負責通風報信和接送工作。

話說有一天,一個陌生人來到雎水《義字》茶樓來了一個喝茶的茶客。他穿戴洋氣,頭戴銀色禮貌,鼻樑上架一副金絲眼鏡,穿白府綢塑膠領襯衫,外穿英丹洋布長衫,下穿黑泥子西褲,腳蹬甩尖子黃色皮鞋,走進茶館選了個靠東的首席位子坐下,操一口下江又帶川幫口音叫道:

「堂倌泡碗特茶!」茶堂倌李跛子高聲唱道:

「東一席靠上特花一碗!來了來了!」然後笑眯眯的將茶碗、茶船擺好退後三步,將沸騰的開水摻進茶碗,只見一個龍抬頭,開水壺咀往上一翹,一點茶水不往外濺,茶碗裡的水就「冒了尖」但不外溢。客人笑嘻嘻地誇獎道:

「好手藝!真想不到在這小小山溝之地還是藏龍臥虎之人呀!我走南闖北只聽說這喝茶也很講究,茶博士摻茶能摻龍抬頭鳳點頭!就是人才啊!」。

說完就又向茶堂倌低聲問道:

「兄弟,向你打聽一個人。」

「是哪個?」

「我有個親戚不曉得你認得不?」

「哪認得你親戚喔,我連你都認不倒。」

「就是那個叫楊子青的人呢」

「沒聽說過。」

「唉!都叫他楊先生那個人喃。」

「喔,楊先生我認識,走,我帶你去,他就在隔壁。」

「金絲眼鏡」心裡高興了一陣子。連聲說謝謝!《義字》茶社隔壁是一藥鋪,其老闆就姓楊,一個眼睛瞎了的看病先生,人稱楊先生。

於是茶堂倌明知他要找的是楊沙汀而故意將「金絲眼睛」帶到楊先生面前說;

「此人就是楊先生。」「金絲眼鏡」一看不是他要找的楊先生急忙說道:「哪裡是這個人喔!」

茶堂倌說:「我知道的楊先生是看病的。」於是二人又回到茶館。茶堂倌知道今天來的是找楊子青先生的,有意識要收拾他一頓,於是給櫃檯抓茶葉的人擠了一個眼神,示意他叫人來,抓茶葉的點頭會意轉身離去。不到十分鐘帶來了雎水四大管司之一黃鵬,此人身材魁梧高大,在國民黨部隊當過排長,在抗日戰場上彈片留在腦袋裡,腳也受了傷,因此復員了。腿腳有些不靈便,他走到「金絲眼鏡」跟前問道:

「先生,是你在找楊先生嗎?」

「正是!」

「金絲眼鏡」答道。

來客感覺不妙,正準備趁打拱還禮之機掏槍,被眼明手快的黃鵬察覺,知道來者不善,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他的槍奪下。然後將手槍里的子彈全部下完,只聽得子彈嘩嘩散落一地,然後來了個左右開弓在他臉上摑了兩個響亮巴掌厲聲罵道:

「媽那個x,規矩都不懂,你找人跑到茶館來,碼頭是做啥的,大神你不拜,你要拜小鬼,給老子屎殼郎搬家--滾蛋……」

「金絲眼鏡」自知事情敗露,連忙求饒道:

「兄弟誤會!兄弟誤會!」這才遞了名片,黃鵬一看是「二處」,知道是國民黨重慶特務,立馬補充一句:「老子認不倒字。」說完將名片狠狠甩在地上,吐上幾口唾沫用腳還在踩上幾腳,以解心頭恨,並高聲罵道:「螃蟹夾豌豆,給老子滾遠些……」

「金絲眼鏡」灰溜溜夾着尾巴逃走了……

另一次,不知道從哪裡來的特務前來打聽沙汀的下落,走到雎水河壩,原雎水河壩有一望無涯的水麻柳林,從秀水到雎水是必經之地。

雎水有個袍哥二把手,名叫雍恆輔,人稱雍大爺。他奉的是天主教,是民國初期鬧革命農民領袖侯國志的馬辮,今稱保鏢,退下來住回雎水老家。他祖上是習武之人,其家裡出過武舉人,門前經常擱着石蹬子石鎖,幾百斤重的東西擺在門前供平時練武。雍恆虎雖是六十歲開外的人,但平時上街時西裝革履,領帶伸展紮起,博士帽戴起,文明棍(手杖)杵起,皮鞋擦得鋥亮。一副洋博士模樣深受鄉鄰們的尊敬。不上街時,他外穿長衫馬褂,有一習慣將長衫一衣角撩揣在腰間,「炮火」(手槍)別在身上,提上撮箕在田壩轉悠撿狗糞積肥。若不是本地人就以為那就是一平凡老頭兒,如果是本地人,看見他就立馬招呼他大爺。

一天, 他在雎水河壩柳樹林撿狗糞,來了兩個陌生人,一聽是下江口音(川東口音),就朝他喊:「老頭兒,老頭兒,你站到起!」當時的雍恆輔一聽有人這樣叫他,心中自是不快,心想「站到,站到做啥?我沒偷沒搶,我撿點狗糞你們都要管。」來人又說:「嗨!問一個人,有個叫楊子青楊先生的人你認得到不?」雍恆輔馬上警惕了起來回道:「沒聽說過什麼楊子青。張子青的。」

來人又補充道:「唉!老漢你莫裝瘋喔。此人肯定你認得!」武人出生的老雍哪裡聽得這話,鬼火亂冒,對來人道:「你媽那個x。」說着放下肩上的撮箕。待重慶來的特務還沒反應過來,如閃電般將二人腰間的手槍已經拿在自己手中了,將槍內的子彈數悉退了出來,將空槍丟在來人腳下,從腰間掏出手槍來,對準來人腳下「砰砰」就是兩火。這下把兩個來人嚇得魂飛魄散,不要命的掉頭就跑……

來人仍不甘心,還是小心翼翼地走回來道歉道:「大爺別誤會!我們是從某某地方來的,楊子青他是共產黨,我們是奉命前來抓他的。」說完拿出證件給雍大爺看。雍恆輔毫不理會他們是哪裡人,更不理會證件上寫的是啥,只顧自己說:「啥子啊?共產黨!共產黨他敢跑到老子的地盤上來,老子早就把他給滅了。沒有的事,你們就別瞎操心!」

來人一看這架勢哪敢再往前走,心想在雎水鄉野一個撿狗糞的老頭都這麼厲害,別說其它人了,有些草木皆兵的味道。於是連聲說了些客套話,灰溜溜地打道回府去了。

其實,他哪裡不知道楊子青,心裡清楚着呢,那個楊子青楊先生不就是住在唐營長修建的新院子裡嗎?但他們像保護親人一樣保護着他。哪能讓狗日的國民黨特務來抓了他們的同胞喔,他們像一道衛士一樣守護着他!

國民黨特務仍不甘心。總想在來雎水就抓住沙汀,沙汀在雎水人們的保護下一次次有驚無險。沙汀的家就在解放後的雎水食品站。他家牆上專門打了個洞安了個窗匣子,以便在緊急情況下可以逃生。平日裡用一個大衣櫃擋住,在急用時可以從窗口跳出去,跳出去就是走往河邊的一個巷子,巷子右邊是袁壽山的院子,左邊是肖樹凡的院子,肖樹凡和袁壽山都是袍哥人家,在雎水都有一定的勢力。

一旦情況突發,隨便跑到哪家都是安全的。「二處」有人到袁壽山家「做客」。一次,國民黨「二處」來人抓捕沙汀,通風報信的人來晚了點,沙汀從窗口跑進了袁壽山的院子,情急之下,袁壽山讓沙汀藏在他客廳有三道匾的中間那道匾上,下面的人談話,他聽得清清楚。袁壽山為保護沙汀安全,在說完話後邀請來客喝酒去了。待「客人」走出客廳後,袁壽山的兄弟伙馬上將沙汀轉移出去……

就這樣一次次脫險!

沙汀在雎水鄉民的保護下,十年間雖安然無恙。按他自己的話說,在雎水蟄伏的十年中,國民黨特務來抓他時,不停輾轉於安全的劉家溝,斑竹園,苦竹庵,板栗園,周家抱房。在物質極其匱乏的環境下,有時食不果腹,以致患上了嚴重的胃病。一次胃痛大出血差點要了他的命!儘管在艱難的歲月仍埋頭潛心他的寫作,完成他一生中的重要作品。以現實主義創作手法,以安縣為背景寫成了他的三記長篇小說。即《淘金記》、《還鄉記》、《困獸記》。《在其香居的茶館裡》。短篇小說《代理縣長》等。其中沙老的長篇小說《淘金記》被中國一級作家,中央電視台特約作家吳因易先生改編成具有濃烈的四川方言的電視連續劇《淘金記》。在央視1套和8套連續播出。反應強烈!該劇在2001年同時獲得了「五個一工程獎」和「飛天獎」。劇中的主人公李老栓,潘駝背,三嫂子的形象至今都還留着人們心中,留在北斗鎮的故土上……[1]

作者簡介

吳賢碧,西南作家,雜誌優秀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