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沙村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沙村鎮隸屬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位於泰和縣東南部,珠林江中游,東毗中龍鄉,西南接上模鄉,西北靠冠朝鎮,東南界上圯鄉,南鄰水槎鄉,北連灌溪鎮。轄區面積81平方千米,下轄8個行政村、1個社區。2019年末,沙村鎮轄區有戶籍人口1.7萬人。

沙村鎮是泰和縣河東的交通樞紐和中心鄉鎮,319國道和京九鐵路貫穿全鎮。鎮內以建築材料、竹木製品、優質大米等農副產品、日用品為主的商品貿易相當活躍,以飲食、運輸、服務為主的第三產業蓬勃發展,是河東重要物資集散地。

2019年末,沙村鎮轄區有工業企業18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家。[1]

建置沿革

清朝光緒初年,建立圩鎮。

1950年,境域屬沙村、沙市、高隴等鄉;1956年,沙村、沙市、高隴合併為高隴鄉;1958年,高隴鄉改為高隴公社;1983年,高隴公社更名為沙村公社;1984年,撤消沙村公社,改設沙村鄉;1997年6月,撤鄉設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沙村鎮下轄1個社區及8個行政村:沙村鎮社區、坪洲村、高隴村、皇岡村、綿溪村、新圩村、沙村村、興華村、良村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沙村鎮地處泰和縣東南部,東毗中龍鄉,東南界上圯鄉,南鄰水槎鄉,西南接上模鄉,西北靠冠朝鎮,北連灌溪鎮。轄區面積81平方千米。

水文

沙村鎮境內主要河流為珠林江,有小(二)型水庫2座、塘壩50座,老營盤水庫南北主幹渠水系覆蓋境內大部分農田。

自然資源

沙村鎮境內有耕地1402公頃,其中水田1325公頃。林地6430.1公頃,其中油茶林476.7公頃、杉木571.8公頃,森林覆蓋率53.5%。

人口

2011年末,沙村鎮轄區總人口1.52萬人,其中非農0.12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88‰。2011年,沙村鎮在省外務工4600人,省內務工1700人。

2017年末,沙村鎮轄區有常住人口1.69萬人。

2018年末,沙村鎮轄區有戶籍人口1.7萬人。

2019年末,沙村鎮轄區有戶籍人口1.7萬人。[3]

經濟

綜述

2002年,沙村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691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905萬元,財政總收入189.6萬元。

2011年,沙村鎮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582元,比2010年增長20元。

2017年末,沙村鎮轄區有企業82家,企業從業人員1025人。

第一產業

2014年,沙村鎮種植糧食2933.3公頃,總產量1.8萬噸;油菜333.3公頃,產量700噸;花生180公頃,產量1026噸;蔬菜146.7公頃,產量1100噸。出欄生豬5620頭、肉牛2488頭,出籠肉雞3萬隻,水產500噸。

第二產業

2011年,沙村鎮完成工業企業稅收505萬元,實際利用外商投資5.7億元。

2017年末,沙村鎮轄區有工業企業18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

2018年末,沙村鎮轄區有工業企業12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

2019年末,沙村鎮轄區有工業企業18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

第三產業

2011年末,沙村鎮居民儲蓄金額達2.03億元。

2018年末,沙村鎮轄區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4家。

2019年末,沙村鎮轄區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6家。[4]

社會事業

醫療衛生

2011年,沙村鎮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數1.25萬人,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2100人。

社會保障

2011年,沙村鎮新型農村城鎮居民養老保險1408人辦理了領保手續,3860人辦理了參保手續,基本養老保險有110人已享受,有200人參保;農村低保資金髮放62.2萬元,受益576人。

集鎮建設

2001年起,沙村鎮策應319國道改造,啟動圩鎮新區開發建設,先後建成新區農貿市場、商貿街、小康新村、移民新村,總面積相當於老街2倍。

2008年末,沙村鎮集鎮面積達1.2平方千米,主要街道有33-60米寬,建有綜合性集貿市場2座。[5]

交通運輸

沙村鎮境內有319國道從東北貫通,京九鐵路從腹地穿過,並設有一個火車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