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沙坪角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沙坪角蟾  
原圖鏈接  

沙坪角蟾(學名:Megophrys shapingensis)[1]角蟾科、角蟾屬兩棲動物。雄蟾體長66-84毫米,雌蟾體長77-104毫米。頭扁平,吻棱明顯而不成稜角狀。吻端突出於下唇的長度約等於眼間距。鼻孔位於吻眼之間;上眼瞼無小疣和大的錐狀疣。頰部略向外傾斜。眼間距小於鼻間距。瞳孔略呈菱形,縱置。無鼓膜,有耳柱骨。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之半。第一、第二指的關節下瘤明顯。內蹠突扁而圓。後肢適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眼部。左、右跟部略重疊。指端球狀,趾端圓。趾側緣膜寬而平直,背部有3對細膚棱,其上有小痣粒,一對在兩上眼瞼內側合成小的「V」形:另一對在它的後方形成大的「V」形,延至背中央;第三對從肩部上方達胯部。體側自口角至胯部有分散排列成行的圓疣5-7枚;顳褶粗壯,平直斜向肩部;有淺色股後腺;胸側小白腺不甚清晰。

沙坪角蟾生活於海拔2000-3200米喬木或灌木繁茂的山區。4-5月白天成蟾多在流溪兩旁岸邊石下;夜間出外捕食多種昆蟲、蛞蝓及其他小動物。分布於中國四川汶川茂縣彭州寶興峨眉峨邊石棉冕寧瀘定越西昭覺美姑西昌會理)。

形態特徵

成體:雄蟾體長66-84毫米,雌蟾體長77-104毫米。脛長約為體長之半,足短於脛。頭扁平,吻棱明顯而不成稜角狀。吻端突出於下唇的長度約等於眼間距。鼻孔位於吻眼之間;上眼瞼無小疣和大的錐狀疣。頰部略向外傾斜。眼間距小於鼻間距。瞳孔略呈菱形,縱置。無鼓膜,有耳柱骨。上頜有齒。舌後端微有缺刻。無犁骨齒。無聲囊。前肢較粗壯。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之半。第一、第二指的關節下瘤明顯。內蹠突扁而圓。後肢適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眼部。左、右跟部略重疊。指端球狀,趾端圓。趾側緣膜寬而平直,基部相連近半蹼,第一、第五趾外側緣膜寬。指式3>1=2=4;第五趾短於第三趾。無關節下瘤。背面小痣粒頗多,有的痣粒上有黑色小角質剌,多數個體有較大的圓疣,一般散在體的後部,背部有3對細膚棱,其上有小痣粒,一對在兩上眼瞼內側合成小的「V」形:另一對在它的後方形成大的「V」形,延至背中央;第三對從肩部上方達胯部。體側自口角至胯部有分散排列成行的圓疣5-7枚;顳褶粗壯,平直斜向肩部;有淺色股後腺;胸側小白腺不甚清晰。生活時頭及肩前紅棕或綠黃色,背部多為綠灰色,頭部三角形斑及背部花斑黑褐色;自吻端經上眼瞼外側緣直達肩部有黑色縱紋,顳部上方鑲以淺色紋;體側藍灰色,上有許多大小不等的橘黃色點;上、下唇緣深淺縱紋相間;四肢背面有連續或中斷的黑褐色寬橫紋,股部2-3條,有的呈黑黃色大斑。咽喉部灰棕色,腹部淺橘黃色上有紅色小點,咽喉側及口角後方達前肢基部各有一條深褐色寬條紋,少數在咽喉部中央有一條鑲黃色邊的短縱紋,腹後方及蹼為橘紅色或有紅色點。瞳孔黑棕色,虹彩黑色,散有金色細點。液浸標本背面灰棕色,深色斑紋尚清晰;腹面有深色麻斑,但腹後部麻斑多不顯著。

  • 第二性徵:雄蟾股後及腹後方有密集黑色角質刺;無婚墊及婚刺,少數雌蟾腹面及股後亦有很弱而稀疏的黑色角質刺。雄性無雄性線。
  • 卵:卵群呈堆狀,每堆十幾粒至幾十粒以膠膜彼此粘連而成;卵徑3.0-3.4毫米,乳黃色,動物極略深,外被3層膠膜。
  • 蝌蚪:第25-26期時體細長,尚不具後肢芽,或後肢剛萌發,全長35.9毫米,體長13毫米左右。吻短,眼位於頭兩極側,鼻孔離眼近;出水孔位於體左側,無游離管;肛管細長,肛孔在下尾鰭基部中央;尾末端鈍圓。第43期即將完成變態的蝌蚪,頭體長19.4毫米,殘留尾6.8毫米,後肢長25毫米;體色和花斑已初具成體特徵。蝌蚪口在頭前方頂端背方,漏斗狀的唇頗寬,下唇較上唇寬,其中央部位呈匙狀突出;唇內壁上有排列較規則的短棒狀乳突。從兩唇側角剪開.可見唇後的上、下角質薄片:上頜片中央向內呈微缺狀,游離緣具很細密的櫛狀突起;下頜片半月形,游離緣有較稀疏的鋸齒狀突起。

生活習性

沙坪角蟾生活於海拔2000-3200米喬木或灌木繁茂的山區。4-5月白天成蟾多在流溪兩旁岸邊石下;夜間出外捕食多種昆蟲、蛞蝓及其他小動物。該蟾有群集現象,多者達24隻同棲於溪邊一個泥洞內。蝌蚪生活於流溪岸邊石塊間;5-6月蝌蚪正在變態。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四川(汶川、茂縣、彭州、寶興、峨眉、峨邊、石棉、冕寧、瀘定、越西、昭覺、美姑、西昌、會理)。

繁殖方式

繁殖盛期可能在6月,雌蟾腹部豐滿,多數個體卵群尚未進入輸卵管。卵產在溪內石塊底面。

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種群狀態

中國特有種。該蟾分布較寬,其種群數量較多。

主要價值

沙坪角蟾主要捕食害蟲,對防除林牧業蟲害有一定意義。

參考文獻

  1. 沙坪角蟾簡介.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