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沙發上的哲學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本書藉助《黑客帝國》《盜夢空間》《黑鏡》《復仇者聯盟》《指環王》《怪奇物語》《權力的遊戲》等多部著名影視作品,討論康德、黑格爾、海德格爾、尼采等著名哲學家的思想,分享有趣又有料的哲學知識,還講明了形而上學、二元論、認知偏差、實用主義思想、絕對精神等常見哲學概念。

從我們身邊的人、事、物開始理解哲學吧。也許有人會說電影和電視劇很浪費時間,你可以叉着腰信心滿滿地反駁:「那是因為你並沒有好好動腦。」也許有人會說哲學無用,但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哲學,尤其是當人們懂得審視自己、審視世界時,就已經踏上了哲學之旅。

📺走近哲學的絕妙捷徑,為無從下手的你量身打造:想學點兒哲學知識但不知從哪入手?各位思想家的著作晦澀難懂,直接把你嚇退?快翻開本書,跟着作者一起重溫《黑客帝國》《復仇者聯盟》《黑鏡》《美國眾神》《權力的遊戲》《絕命毒師》等國際熱門影視作品的劇情,深挖其中哲學內核,邊看劇邊學懂哲學思想、術語概念,讓哲學在你心裡留下的刻板印象一掃而光。

🎬寓教於樂的極佳詮釋,看哲學家們如何「本色出演」:斯賓諾莎和笛卡爾發起「槍戰」?霍布斯和洛克化身「鋼鐵俠」和「美隊」,打起了「內戰」?尼采和柏格森向火山進發,試圖摧毀「魔戒「?漢斯·約納斯為瓊恩·雪諾撐腰,說他才不是「什麼都不懂」?……哲學家們「跳入」屏幕之中,捍衛自己的理論。他們或互不相讓,或強強聯合,你來我往間講明哲學話題。

📺讓哲學貼近生活,拒絕空談理論:空談理論毫無意義,讓哲學實用起來才是真諦。「情人眼裡出西施」有什麼哲學依據?飛速發展的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影響?我們應該如何把握和他人之間的關係?……作者選取更切合日常生活的角度,討論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讓我們學會以哲學視角看待生活中的疑難雜症,對待身邊的人、事、物更有方法。

🎬人氣插畫家執筆,超趣味腦洞小劇場令人捧腹:讀書也要有畫面感!各種影視作品中的經典場景在人氣插畫家丹尼爾·庫埃羅筆下詼諧重現。每章後附腦洞彩蛋,多格漫畫,絕妙反轉,助你在頭腦風暴之餘放鬆一下。

作者簡介

文字作者

里克·杜菲爾(Rick DuFer)

原名里卡爾多·達勒·費羅(Riccardo Dal Ferro),生於1987 年,「油管」(YouTube)影視哲學類UP 主,哲學的推廣者與踐行者。他每天都會與成千上萬的網友談論美好的事物,共同探討哲學。

插畫作者

丹尼爾·庫埃羅(Daniel Cuello)

生於阿根廷科爾多瓦,常年在意大利居住。自學成才,先是以插畫家的身份走紅網絡,後來作為出色的漫畫小說家出版紙質漫畫及圖像小說等。

評論

《沙發上的哲學家》這本書剛預告的時候就非常吸引我,當時想象的場景有一點類似未讀另一本哲學書《談情說愛的哲學家》,甚至腦海里已經浮現了我躺在沙發上被哲學家環繞的場景,是一種在微醺之中感受哲學的狀態。

不料,書出來以後卻讓我猶豫了很久。因為他是圍繞大量影視作品來提及哲學的,這對於我來說可能比純粹的講哲學還難受,因為——這些作品,我一部也沒看過。是的,一部也沒。我知道都很火或者已成經典,但是我這個人生性就不愛看影視劇,不分國家地區。

所以本書勸退我的不是哲學,是影視啊!

不過出於對哲學的愛(劃掉)而且看到書中還贈送貼紙,還是入手了。到手之後先是摸了半天,因為無論外封還是內頁,手感都非常好。貼紙自不必說,插畫風格也是我喜歡的。總之內容暫且不論,這本書外在條件已經很讓我滿意啦。


可能很多人有和我一樣的經歷:本來只想了解哲學的一部分,但總有一根線頭扯着不得不往前追溯。而到了西方哲學源頭的時候,已經開始懷疑,自己這是為了什麼。而無論什麼樣的極簡哲學,開頭都是那些內容,然後越發勸退。還沒到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就已經放棄了。好處是……至少柏拉圖的一些理念現在算是有點了解了吧orz

所以本書還有個好處,就是沒有從頭開始。第一個切入點是笛卡爾與斯賓諾莎。笛卡爾是大家都熟悉的,雖然熟悉卻也容易誤用。而斯賓諾莎其人是非常孤獨且溫和的,他和笛卡爾會有怎樣的大戰?本書一開始就吸引到讀者,即使是沒有看過《副本》的人。

其實只要把影視劇當成普通的事例,這本書也是沒有閱讀障礙的。如果看過會有更多的樂趣,但沒看過,單純看哲學分析也非常好看。加上裡面的小漫畫,此時關於《沙發上的哲學家》這一書名想象也有了新的畫面:依然是躺在沙發上吸收哲學家的理念思想,但變得更為立體了,環繞立體聲那種。

對於想了解哲學的非磚業讀者,我個人的經驗是可以用一種海王式的方式來學習。先找一些難度不高也不太低,大概可以看懂70%以上的書,然後不必過於沉浸的閱讀。有一些概念是不難理解的,但是像康德這種又難又繞不過去的類型,可以通過大量非沉浸式閱讀,讓這些內容反覆往腦海里鑽,加上自己的一些查閱,久而久之自己也會有些理解。

所以這本書也和未讀其他一些哲學書一樣,適合推薦給對哲學有興趣的人。而且這本的難度更低一點,尤其對於喜歡影視劇的人,就更有效果了。不過,這對我是行不通的。比起影視劇,可能還是哲學更讓我感興趣一點。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