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沈家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沈家煊
出生 1946年3月
上海市
國籍 中國
職業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知名於 獲"國家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曾任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會長。
知名作品現代漢語語法的功能、語用、認知研究
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沈家煊卷
詞典編纂"規範觀"的更新

沈家煊[1] 1968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著名語言學家,籍貫浙江吳興(今湖州市吳興區),上海市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史哲學部委員、語言研究所前任所長(1999-2009)、中國語言學會會長、國際漢語學會會長、《中國語文》和《當代語言學》雜誌主編、南開大學文學院客座教授。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 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語言系,師從趙世開先生。1982年畢業後留社科院語言研究所工作至今。 曾擔任過國外語言學研究室主任和《國外語言學》雜誌主編。曾赴美國加州大學(洛衫磯)和荷蘭萊頓大學進修語言學。1999年至2009年擔任語言研究所所長,現為中國語言學會會長,國際語言學家常設委員會執行理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兼職教授,《中國語文》和《當代語言學》雜誌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編委,國際《話語研究》(Discourse Studies)雜誌名譽編委,法國《東亞語言學報》(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編委。獲「國家有特出貢獻專家」稱號和國務院特殊津貼。研究領域主要是語法與語義學,語言學理論,英漢對比。國內外發表論文、綜述、書評等數十篇,主要有《「有界」與「無界」》、《漢語裡的名詞和動詞》、《口誤類例》等,專著《不對稱與標記論》和《語法六講》,主要譯著《語言共性和語言類型》《現代語言學詞典》。 曾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和荷蘭萊頓大學進修語言學。現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當代語言學》雜誌主編,1999年起擔任語言研究所所長。國際《話語研究》雜誌(Discourse Studies)諮詢編委,《東亞語言學報》編委。獲"國家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曾任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會長。

研究領域

包括英漢比較語法、語法理論、漢語語法的語用和認知研究、口誤的心理語言學研究等。國內外發表論文、綜述、書評等數十篇,主要有《"有界"與"無界"》、《英漢介詞對比》、《口誤類例》等,專著《不對稱與標記論》,主要譯著《語言共性和語言類型》。現正從事基礎理論課題"認知語法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並主持社科院重大科研項目"現代漢語口語語料庫"。

學術興趣

英漢比較語法、語法理論、漢語功能-認知語法、口誤的心理語言學研究等。

學術職務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史哲學部委員

《中國語文》、《當代語言學》雜誌主編

中國語言學會會長 國際《話語研究》雜誌 Discourse Studies 名譽編委

科研項目

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不對稱與標記論》,現正從事基礎理論課題《認知語法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

學術成果 著作類 2004年

《現代漢語語法的功能、語用、認知研究》(主編),商務印書館。

2002年

《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沈家煊卷》,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年

《不對稱和標記論》,江西教育出版社。 論文類 2005年

《也談能性述補結構"V得C"和"V不C"的不對稱》,《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二),商務印書館,2005年11月。

《詞典編纂"規範觀"的更新》,《語言教學與研究》2005年3期。

2004年

《語用原則、語用推理和語義演變》,《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年4期。

《人工智能中的"聯結主義"和語法理論》,《外國語》2004年3期。

《語法研究的目標--預測還是解釋?》,《中國語文》2004年6期。

《規範工作和詞典編撰》,《語言文字應用》2004年2期。

《動結式"追累"的語法和語義》,《語言科學》2004年6期。

《再談"有界"與"無界"》,《語言學論叢》第三十輯,商務印書館2004年。

《說"不過"》,《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5期

2003年

《漢語動補結構的類型學考察》,《世界漢語教學》第3期。

《從"分析"和"綜合"看<馬氏文通>以來的漢語語法研究 》,《馬氏文通與漢語語言學史》,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複句三域"行、知、言"》,《中國語文》第6期,483-493。

2002年

《如何處置"處置式"--試論把字句的主觀性 》,《中國語文》第5期。

《行、知、言 》,《論證》第1期。

2001年

《跟副詞"還"有關的兩個句式 》,《中國語文》第6期,483-493。

2000年

句式與配價 》,《中國語文》第4期,291-297。

《說"偷"和"搶"》,《語言教學與研究》第1期,19-24。

《"認知語法"的概括性 》,《外語教學與研究》第1期,29-33。

《語法中的"標記顛倒"現象 》,《語法研究與探索》第10輯,1-18。

1999年

《英漢方所概念的表達 》,載趙世開主編《漢英對比語法論集》,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38-63。

轉指和轉喻 》,《當代語言學》第1期,3-15。

《語法化和形義間的扭曲關係 》,載石鋒、潘悟雲主編《中國語言學的新拓展》,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17-230。

《"在"字句和"給"字句 》,《中國語文》第2期,94-102。

《語法研究中的分析和綜合 》,《外語教學與研究》第2期,1-7。

1998年

《二十世紀的話語語言學 》,載劉堅主編《二十世紀的中國語言學》,北京大學出版社,743-774。

《實詞虛化的機制:<演化而來的語法>評介 》,《當代語言學》第3期,41-46。

語用法的語法化 》,《福建外語》第2期,1-8。

1997年

《語用,認知,言外義 》,《外語與外語教學》第4期,10-12。

《詞義與認知:<從詞源學到語用學>評介 》,《外語教學與研究》第3期,74-76。

《類型學中的標記模式 》,《外語教學與研究》第1期,1-10。

(Shen,J.&Y.Gu),Conversation and sentence-hood. Text 17-4:477-490。

《形容詞句法功能的標記模式》,《中國語文》第4期,242-250。

1996年

我國的語用學研究 》,《外語教學與研究》第1期,1-5。又載許嘉璐等主編《中國語言學現狀與展望》,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345-354。

《英漢對比語法三題 》,《外語教學與研究》第4期,8-13。

1995年

《"有界"與"無界"》,《中國語文》第5期,367-380。

《正負顛倒和語用等級 》,《語法研究與探索》第7輯,237-244。

1994年 《R.W.Langacker的"認知語法"》,《國外語言學》第1期,12-20。 《"語法化"研究綜述 》,《外語教學與研究》第4期,17-24。

《"好不"不對稱用法的語義和語用解釋 》,《中國語文》第4期,262-265。

1993年

《句法的象似性問題 》,《外語教學與研究》第1期,2-8。

A metalinguistic adverb hao 好 in Mandarin Chinese, In J.C.P. Liang and R.P.E.Sybesma eds.From classical fu to"three inches high":Studies on Chinese in honor of Erik Zurcher,Leuven/Apeldoon,Garant.141-152.

Slips of the tongue and the syllable structure of Mandarin Chinese. In Yau Shun-chiu ed. Essays on the Chinese Language by Contemporary Chinese Scholars, Editions Langages Croises, Centre de Recherches Linguistiques sur I' Asie Orientale, Ecole des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139-162.

"語用否定"考察,《中國語文》第5期,321-331。

1992年

《口誤類例》,《中國語文》第4期,306-316。

1991年

《Hawkins<什麼是語言共性>一書評介 》,《外語教學與研究》第4期,65-68。

《<類型和共性>評介》,《國外語言學》第3期,25-28。

1990年

《語用學和語義學的分界 》,《外語教學與研究》第2期,26-35。

1989年

《神經語言學概說 》,《外語教學與研究》第4期,23-28。

《不加說明的話題--從"對答"看"話題-說明"》,《中國語文》第5期,326-333。

《"判斷語詞"的語義強度 》,《中國語文》第1期,1-8。

1988年

心理語言學述評 》,《外語教學與研究》第2期,2-9。

《Simon Dik"功能語法"三部著作綜合介紹》,《國外語言學》第1期,24-27。

《訊遞和認知的相關性 》,《外語教學與研究》第3期,62-65。

1987年

《Halliday<功能語法導論>介紹 》,《國外語言學》第1期,17-24,第2期,62-65。

<Subject function and double subject construc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 Vol. XVI, No.2, 195-211.

1986年

《漢語"也"、"還"、"倒"的英譯 》,《中國翻譯》第2期。

《1965年以來國外漢語研究中的若干問題 》,《中國語文天地》第3期,32-33,25。

《"差不多"和"差點兒"》,《中國語文》第6期,442-456。

1985年

《雷·賈肯道夫的<語義學和認知>》,《國外語言學》第4期,19-22。

《英語中的歧義類型 》,《現代外語》第1期,26-35。

《英漢空間概念的表達形式 》,《外國語文教學》第4期,33-40。

《詞序與轄域:英漢比較 》,《語言教學與研究》第1期,96-104,又載楊自儉李瑞華編《英漢對比研究論文集》,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456-463。

1984年

《漢語"了"字跟英語相應的說法》,《語言研究》第1期,114-126。(趙世開、沈家煊)

《英漢介詞對比 》,《外語教學與研究》第2期,1-8。

1983年

《介紹<心理和語言--心理語言學導論>》,《國外語言學》第3期,40-45。

1982年

《國外漢語研究論文索引(英語部分)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語言系碩士論文。部分載《語文論集》1-3輯。

專著

  1.《不對稱和標記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論文集:

  1.《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沈家煊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2.《認知與漢語語法研究》,商務印書館,2006年

  3.《語法六講》,商務印書館,2011年

  主編:

  1.《現代漢語語法的功能、語用、認知研究》,商務印書館,2004年

  2.(沈家煊、吳福祥馬貝加)《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二)》,商務印書館,2005年

  3.(沈家煊、吳福祥、李宗江)《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三)》,商務印書館,2007年

視頻

沈家煊探本溯源

主持課題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語法中不對稱現象研究」。

  2.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現代漢語口語語料庫」。

  3.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重點項目「現代漢語語法的功能、語用認知研究」。

獲獎成果

  1.論文:《「有界」與「無界」》,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2.專著:《不對稱和標記論》,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3.論文:《複句三域「行、知、言」》,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譯著類

2000年

《現代語言學辭典》(D.Crystal: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商務印書館。

1993年

(周流溪,林書武,沈家煊)《支配和約束論集--比薩學術演講》(N.Chomsky: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The Pisa Lectures),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9年

《語言共性和語言類型》(B.Comrie: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itc Typology),華夏出版社。

1988年

(沈家煊,周曉康朱曉農蔡文蘭)《語言導論》(V.Fromkin & R.Rodman:Introduction to Language),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1986年

(黃長著林書武,沈家煊)《句法理論的若干問題》(N.Chomsky: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視頻

【前沿訪談】沈家煊——英語和漢語隱藏的驚天秘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