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沃爾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沃爾普
出生 1915-1997
國籍 美國
別名 Joseph Wolpe
職業 美國行為治療心理學家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國籍 別名 出生地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職業
沃爾普 美國 Joseph Wolpe 美國 1915年 1997年 美國行為治療心理學家

簡介

沃爾普(Joseph Wolpe 1915-1997),美國行為治療心理學家。他的實驗研究表明,動物神經性症狀的產生和治療都是習得的。因此,他認為治療人類神經症的方法也可由此發展而來,於是提出了交互抑制理論以減少神經症行為,並從該範式出發,發展了系統脫敏技術。

系統脫敏法

沃爾普在南非的約翰內斯堡執業,大學讀書期間曾讀過Pavlov的文章,自己也進行一個實驗:把貓關在實驗室的籠子裡,餵食時給予電擊,使他出現精神病。過一陣子後,他們即使餓的半死也不在籠子裡進食。接着沃爾普想把制約反射顛倒過來,讓它們在一間看起來很不一樣的房間裡進食,在這屋子裡,它們的焦慮程度較低,因而很快就學會在這間屋子的籠子裡進食,接着在一間與實驗室的房子差不多的籠子裡進食,然後在更相像的屋裡,最後再回到實驗室去。

沃爾普稱這個方法叫做「交互抑制」(reciprocal inhibition)或是『減敏感法』(desensitization)。他的理論是:如果一種抑制焦慮的愉快反應(如進食),在產生焦慮的刺激之前出現,則會減弱這些刺激的強度。在這些貓的情形中,將對食物的愉快反應與籠子、而且最終與實驗室里的籠子產生聯繫,於是克服了在這些地方產生的焦慮。根據這樣的結果,Wolpe開始尋找一種可比較的、能夠用於病人身上的技巧(進食在人類身上不會形成足夠強烈的反應,而且在任何情況之下,也不可能在辦公室里運用),並以此治療許多精神官能症。

著名實驗

第一步:將一隻貓關進實驗室的實驗籠里,先響鈴聲,後電擊它。這樣次數多了,貓變得非常焦慮恐懼。鈴聲、電擊停止了,它的焦慮恐懼始終不消失。

這時餵它,貓拒絕進食。

把它從實驗籠中拿出來,放到實驗室的任何地方,它依然焦慮不安拒絕進食。

再把它放到相似的房間裡,它仍然不食

第二步:實驗的後半截是如何消除貓由於電擊造成的焦慮與恐懼。

貓餓了總要進食的,這是支持它的一種積極力量。沃爾普就先找一間與實驗室完全不同的房間餵貓。因為環境完全改變了,貓稍安一些,經過猶豫逐漸恢復進食。

接着,實驗升了一級,把進食的地方移到一間與實驗室相似的房間裡。貓又開始焦慮不安,躊躇許久,它最終戰勝了自己,繼續進食。

再接下來,又把進食的地方升級為那間實驗室,但是遠離實驗籠。可想而知,貓重返受傷害之地焦慮不安是肯定的。然而,又經過一番焦慮不安和戰勝自己的衝突,貓完成了進食。

最後,把進食位置越來越移近實驗籠乃至移到籠里,貓的進食仍然完成了。

貓對實驗室、實驗籠的過敏反應,經過這樣層層升級的適應性訓練,終於幾近完全地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