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沁陽市第二中學

沁陽市第二中學全稱河南省沁陽市第二中學,簡稱沁陽二中座落在沁陽市懷府路中段。始建於清朝末年,原名「培園中學」,1955年更名為沁陽縣第二中學。1991年,沁陽撤縣建市,正式更名為「沁陽市第二中學」。學校現有教職工134名,教學班36個,在校學生2107名。擁有圖書館、實驗室、藝術樓、音像閱覽室等教學用功能室和標準田徑場,教學設施齊全,各類器材配置均達國家或省定標準。校園占地三十六畝,布局合理,環境優雅,是省級園林式單位[1]

目錄

辦學理念

學校以「為學生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基,為教育持續和諧的良性發展育才」為辦學宗旨,堅持「讓每一個學生受到最佳教育,得到最佳發展,達到最佳目標」的辦學理念。在秉承「因材施教,育人第一」傳統教育原則的基礎上,大力學習和引進先進的教育理念,近年來,積極推廣着名教育家蔡林森校長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並以此為軸心,以常規教學夯基礎,以分層教學推全體,以實驗教學促發展,確保不同層次、不同起點的學生都能走上成功之路。探索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辦學之路[2]

師資團隊

沁陽二中現有教師134人,其中高級教師16人,一級教師71人。省級骨幹教師 15 人,焦作市級骨幹教師 18 人。教師學歷合格率達100%。多年來,沁陽二中秉承百年老校「嚴謹、尚德、博學」的樸素校風,結合現代教育的發展需求,強力打造「學為人先,行為世范」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為科學育人奠定紮實基礎。學校教育質量逐年提升,連年被評為教育教學先進單位和焦作市級師範學校,在全市人民中享有很高的聲譽。

校園活動

沁陽二中是一所有着近百年歷史的品牌學校。學校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大膽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近年來,沁陽二中積極學習洋思中學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在「學習——移植——實踐——創新」的原則指導下,通過集體備課、三級賽課、課堂四清、學生互助合作學習等形式,逐步形成了具有二中特色的教學模式;同時,學校依據「學習——實踐——提高」的原則,通過多種形式為教師的繼續學習提供便利條件,繼而使他們在「實踐——感悟——總結」的基礎上,通過集體觀摩課、教案展、教學反思展、教師讀書沙龍、課題研究等形式,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校本教研水平。

沁陽二中注重學用結合,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學校鼓勵學生在學習之餘進行各種各樣的小科技研究實踐活動,理化生等實驗室對學生全面開放。在學校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豐富多彩,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連續三年在全國中學生「尚德力杯」創意大賽上榮獲團體獎。

校園文化

本着「堅持傳統,突出造景,注重德育,體現美育」的原則,沁陽二中通過標語文化、奇石文化、燈箱文化、安全文化、報欄文化、體音美特色教育、書法長廊和校園綠化的氛圍營造,組成了一幅亮麗的校園文化風景線。為學生在和諧、自然、人文的文化氛圍中健康成長,奠定了紮實的基礎。2007年被評為河南省園林式學校、2009年被評為焦作市校園文化建設示範學校,2010年被評為河南省校園文化藝術工作先進單位。

視頻

沁陽市第二中學 相關視頻

董雨桐-誠信伴我行(沁陽市第二中學)
沁陽市第二中學

參考文獻

  1. 園林式單位評選標準,道客巴巴,2017-01-16
  2. 淺談因材施教,搜狐,201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