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沁源秧歌

沁源秧歌是一種漢族戲曲劇種,在沁源小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歌舞小戲,形成於抗日戰爭時期。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沁源秧歌

表演形式:歌舞表演

特點:短小活潑

起源:一種自唱自樂的民間歌舞形式

別名:沁源小調

簡介

沁源秧歌,是在抗日戰爭中由民間歌舞發展而成的一個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小劇種。當地人稱之為「沁源小調」。

歷史

沁源秧歌未形成劇種以前,作為一種自唱自樂的民間歌舞形式,大約有200多年的歷史。它最初活躍於沁源縣的城關、郭道、韓洪、麻蒼一帶。沒有正式班社,只是逢年過節打「地圪圈」演出。演出者手持紙扇或腰掛腰鼓邊唱邊舞。除了夾以打擊樂外,並無弦樂伴奏,也無行當之分。演出的節目大都是民間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如《偷南瓜》、《收草帽》、《怕老婆頂燈》等。

1942年,抗日政府將一些會唱秧歌的民間藝人組織起來,成立了「沁源縣難民劇團」,後改名為「沁源縣綠茵劇團」。之後,沁源秧歌為配合抗戰,宣傳群眾、組織群眾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形式

沁源秧歌形式短小活潑,表演自然生動,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雖然曲調比較簡單,但真切感人,柔和細膩,委婉動聽,善於表現反映現實生活的劇目。它共有200多個曲調,經常演唱的有40多種,如《賣芫荽》、《觀燈》、《摸牌》、《小二姐夢夢》、《平調》、《梳妝檯》、《賣櫻桃》等。這些曲調具有不同的性能,如《賣芫荽》曲調明快,宜於表現豪放、爽朗的情感;《大哭妻》則長於表達悲憤的情緒;大小《觀燈》,曲調歡快,善於表達高興喜悅的心情。

音樂

沁源秧歌的音樂屬多調式民歌體。它的曲調大部分是四句為一個樂段。但也有兩句和三句半的,如《小白菜》、《遊河灣》等。另外,還有屬於散板形式的,如《大哭妻》等。從前樂句或樂段之間並無過門,只是在每四句之間用打擊樂銜接。後來經過戲劇音樂工作者的努力,在每個樂句或樂段之間又適當地增加了一些伴奏過門。

沁源秧歌原來只有打擊樂,用的是花鼓(即腰鼓)、子、鑼、鑔等。搬上舞台後,才加進了弦樂,用的是板胡、二胡、三弦、笛子等。近年來,由於廣大戲劇工作者的不斷改進,又加進了揚琴、琵琶、中阮、小提琴、大提琴以及小號、園號等樂器。打擊樂則用板鼓、小鑼、大鑼、鑔等,逐漸完善了一個獨立劇種伴奏的需要。

表演

沁源秧歌直接來自民間歌舞,在表演上沒有嚴格的程式化的動作,它生動活潑,樸實自然,具有邊歌邊舞的特點,但基本上遵循的還是戲曲的表演方法。它不但能演以百姓生活為主要內容的古裝戲,而且更善於演反映現實生活的現代戲。

劇目

沁源秧歌經常演出的劇目有:《偷南瓜》、《賣櫻桃》、《挖窮根》、《雙轉意》、《汾水長流》、《小二黑結婚》、《小女婿》等。

劇團

現演出沁源秧歌的專業劇團有:沁源縣綠茵劇團。[1]

參考文獻

  1. 沁源秧歌豆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