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沁園春·情若連環(蘇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沁園春·情若連環》

作品名稱:《沁園春·情若連環》

創作年代:北宋

文學體裁:長調

作者:蘇軾

《沁園春·情若連環》是北宋著名詞人蘇軾早年時期作品。描繪了女主人公從自身的相思,設想對方的相思,道出相戀雙方的共同心病。為詞人真切體驗之作。這首詞以鋪敘手法說相思,婉轉言情卻不單調乏味。

原文

譯文

感情就像成串的玉珠,悔恨如同流水,嚴重時是休。不必詫異,沈郎易瘦;也不必大驚小怪,白髮先愁。總是很難禁止,許多魔難,你喜歡事教人不自由。空追想,想想前歡杳杳,後來悠悠。

目不轉睛的凝望。後悔上層樓。只是引起惆悵,新愁壓住舊愁。向彩箋寫遍,相思字了,重封卷,密寄書信。考慮到他走,時時開看,一看一回和眼淚收。要知道,這般的心病,兩人心頭。[2]

作品賞析

這首詞托男女之情恨,抒極不平的心曲。正如《赤壁賦》中所言:「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引自"語文大觀園"http://www.qilunetschool.com.cn/yuwen/

這首詞婉轉言情,以鋪敘手法寫相思。這是蘇東坡學柳永作詞的一個明徵,當為作者早期作品。

「情若連環,恨如流水」,起調是一組並列對句,以連環、流水為比,說此「情」、此「恨」不斷無休。

接着以一組扇面對句,說相思的具體情狀。依律,這組扇面對句,當以一領格字提起,此處連用兩個「也」字,用以鋪排敘說 ,一曰瘦 ,有如宛約一般,腰圍減損,再曰鬢髮斑白,有如潘岳一般,因見二毛而發愁。「總是 」二句,卻以散句入詞,接下句,均為直說,點明上文所說「瘦」與「愁」的原因,是「好事教人不自由 」。 「好事」,當指男女間歡會等情事。因為時時刻刻惦記着這許多情事,無法自主,所以才有這無窮無盡的「情」與「恨」。最後,詞進一步點明,主人公所「追想」的「 好事 」就是「前歡」與「後會 」,前歡已是杳無蹤跡,不可追尋,而後會又遙遙無期,難以預卜。「杳杳」、「悠悠」,與「連環」、「流水」相呼應,將所謂「情」與「恨」更加具體化。上片說的全是主人公一方面的相思情況。

下片變換了角度與方位,既寫主人公一方,又寫對方,並將雙方合在一起寫 。「凝眸。悔上層樓。謾惹起新愁壓舊愁 。」是過片。一方面承接上片所說相思情景,謂怕上層樓,即害怕追想往事,惹起「舊愁」;一方面啟下,轉說當前的相思情景,新愁與舊愁交織在一起 。詞作說當前的相思情景,先說主人公一方,說主人公如何寫情書,寫好情書如何密封,封好以後如何秘密投寄 。「寫遍 」、「字了」,謂其如何傾訴衷情,將天下所有用來訴說「相思」的字眼都用光了。

「重重 」,謂其密封程度,「密」,既有秘密之意,又表明數量之多,一封接一封,相距甚密。同時,詞作說相思,還兼顧對方,料想對方接到情書,當如何時時開看 ,「一看一回和淚收」。「料」字明謂假設。主人公從自身的相思,設想對方的相思,寫了對方的相思,反過來,更加增添了自身的相思。「這般病染,兩處心頭」說,這種相思要不得,兩處掛心,將更加難以開解 ,道出了雙方的共同心病。至此詞戛然而止,言已盡而味有餘。

這首詞善鋪敘,常常在有條理、有層次的鋪陳之後,突然插入一筆,由一方設想另一方,構成錯落多致之意韻,婉轉傳情。[3]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北宋文學家、知名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洵、弟轍,合稱「三蘇」。他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學習,青年時期就具有廣博的歷史文化知識,顯露出多方面的藝術才能。枕頭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考進士時,主司歐陽修見其文章連稱「快哉!快哉!」1059年任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

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神宗時,任太常博士、開封府推官,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請求外任,出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元豐二年(1079年),御史台有人摘引其非議新法的詩句,以「訕謗朝政」罪名入獄,即所謂「烏台詩案」。出獄後,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五年後,改任汝州團練副使。哲宗即位司馬光等舊黨執政,他復為朝奉郎,任登州知州、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充任侍讀,又因與司馬光等政見不合,請求外任,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後任兵部尚書兼侍讀、端明殿這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守禮部尚書。元祐八年(1093年)新黨再度執政,他以「譏刺先朝」罪名,貶為惠州安置、再貶為儋州(今海南省儋縣)別駕、昌化軍安置。徽宗即位,調廉州安置、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復任朝奉郎,北歸途中,卒於常州,諡號文忠。[4]

參考資料

  1. 沁園春·情若連環, 古詩文網,
  2. 沁園春·情若連環, 古詩文網,
  3. 沁園春·情若連環, 詩詞名句網,
  4. 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 蘇軾), 學習網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