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口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汪口村位於中國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江灣鎮,古稱永川,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汪口三面環水,宋大觀三年(1110年)由俞杲建村,是一個以俞姓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歷史上文風鼎盛,中進士者有14人,出任七品以上官員73人[1]。
汪口俞氏宗祠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據《永川俞氏宗譜載》,歙縣簧墩俞昌遷婺源的第九代孫,宋代朝議大夫(正三品)俞杲於宋大觀三年(1110),由附近陳平塢(已廢),遷到今汪口村後的鄭婆塢(現俞林標宅前),再由鄭婆塢逐漸向河邊擴展。因這前碧水汪,故名「汪口」。始遷者為期後裔如水綿長,又名「永川」。從此,汪口人在這裡耕讀並舉,儒商結合,繁衍生息。
1263----1380年前後,汪口村的人口劇增,俞氏祖先勵精圖治,一批民居逐步興建,汪口村初具規模。
1375年前後,明代官府還在汪口設立了第一個行政機構——用於投遞公文的汪口驛鋪。
1405年--1687年,汪口的先人「亦儒亦商」躋身於徽商行列。當時汪口木業和茶業商人生意如日中天,他們苦心經營,財富迅速積累,一批官邸、商宅、祠堂、牌坊逐步興建。汪口村的中心漸漸東移。
1730年後的乾隆盛世,汪口又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2]。俞氏宗祠、平渡堰、一經堂、懋德堂、四世大夫第、四宜軒、養源書屋、存與齋書院、柱史坊和同榜坊等著名建築,都在此後的160年裡相繼建成。汪口官路正街,這條繁華了幾個朝代的商業街,也在這近2個世紀中得到發展、完善。
清朝乾隆至光緒的近200年裡,汪口俞氏中進士9人,進入仕途,實授官職的有39人。這種由儒而商,由商而官、官商結合的途徑,使汪口俞氏宗族財富急劇增加,勢力日益強勁,達到鼎盛時期。
咸豐10年(1851),汪口村經歷了太平天國的戰火,民居被焚過半。星移斗轉、王朝更迭,到民國初年,全村還有約480幢宅院,近百條巷路、18處溪埠、3座祠堂和2座牌坊。清末至民國期間,內憂外患,徽商衰落,封建宗法制度解體,汪口村的發展受挫、衰落。
1936年以來,從屬婺源的汪口村經歷了3次行政區劃變動。特別是1949年劃歸江西管轄後,加上歷次政治運動,對這個古村落的繼承、保護、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但由於婺源相對閉塞,經濟較為落後,在社會發展進程中,沒有大拆大建。近年來,婺源縣政府加大了古村落的保護力度,婺源縣人大常委會還於1998年通過了《婺源縣文物管理辦法》等地方性法規。婺源有許多古村落保存相當完整,汪口尤為突出。
視頻
汪口村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民俗文化村 婺源汪口,搜狐,2016-02-05
- ↑ 汪口村:一汪清水聚起的古商埠 ,新浪博客,2016-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