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湯川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湯川鄉位於戴雲山脈北側,尤溪縣東南部,是一個充滿盎然生機的小城鎮。轄17個行政村。湯川自然環境優越,交通環境便利,可發展多種產業及興辦企業。[1]

由於地處高海拔地區,氣候宜人,冬暖夏涼;森林資源豐富,林木品種繁多;境內溪河水量充沛,水力資源豐富;並且還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可供開發。

2017年,湯川鄉行政區域面積30386公頃,常住人口11317人。

中文名: 湯川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

地理位置: 戴雲山脈北側,尤溪縣東南部

面 積: 30386 公頃

下轄地區: 光明、湯三、胡厝等17個村

電話區號: 0598

郵政區碼: 365108

人口數量: 11317人(2017年)

著名景點: 俠天下景區

機 場: 三明沙縣機場

火車站: 尤溪站

車牌代碼: 閩G

鄉鎮概況

湯川鄉位於戴雲山脈北側,尤溪縣東南部,東南與閩清、永泰交界,南西北與本縣的中仙鄉、溪尾鄉、台溪鄉毗鄰,東北與本縣的洋中鎮接壤,距尤溪縣城55公里,距省會福州130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閩清金砂互通口40公里,距洋中互通口27公里,交通便捷,是一個充滿盎然生機的小城鎮。湯川平均海拔870米,年均氣溫15.8℃,屬於熱帶大陸性氣候和海洋性季風性氣候,夏季涼爽,素有「自然空調」之美稱。

湯川鄉轄17個行政村:山嶺村、溪坪村、山兜村、岳溪村、香林村、胡厝村、白際村、陽星村、溪濱村、珠建村、珠峰村、黃林村、湯三村、下井村、光明村、丘山村、赤墓村。

基礎設施

郵電通訊已實現了交換程控化、傳輸數字化,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全線貫通,具備了國際國內程控直播、傳真、移動通訊等現代化通訊手段。

湯川現有13個水電站,總裝機1.6萬千瓦。已全面完成農村電網改造,建有一座3000伏的變電站一座,變電容量3150千伏安,形成了具有較強輻射能力的供電格局;現有南溪水庫、大平洋水庫等中小型水庫6個,總庫容為2000多萬立方米,可以充分滿足新上工企業生產生活用水用電需求。

湯川鄉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積極推行生態立鄉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全面推進「碧水、藍天、綠色」三大環保工程,加大了環境保護和環境建設力度,2002年已通過縣級生態示範鄉評審,2004年經省環保局批准正着手創建省級生態試點示範鄉。湯川鄉環境質量指標大氣指標達一類標準、水質達二類標準、飲用水達一類標準,環境噪聲優於環境功能區標準要求,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自然資源

改革開放以來,湯川鄉經濟建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2003年人均純收入達3358元。由於海拔高、氣候濕涼、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790.9毫米)、陰雨雲霧多,非常有利於發展無公害及有機農業。湯川的反季節蔬菜及「湯川」大米暢銷省內外,現有超大現代農業集團在我鄉發展反季節蔬菜種植3000畝,年產值1500多萬元;優質大米基地近萬畝。毛竹、反季節蔬菜、食用菌資源極為豐富,是我鄉近年來主要培植的三大資源基地。

全鄉擁有各類竹林地5.8萬畝,年產各類筍300噸,各類食用菌1000多萬袋(平方尺),反季節蔬菜5000畝。擁有有機茶麵積800畝,無公害茶1300多畝,一般茶近千畝,據衛生專家考證,湯川所生產的茶葉中,內含茶多酚、水浸出物、咖啡鹼顯著高於外地茶,特別是普濟茶,能治水腫、白內障、肝炎、痢疾、腹脹、頭暈等症,具有很高的保健價值以及社會經濟效益。現有湯川有機茶基地開發、高山保健茶飲料廠、食品冷凍廠、土特食品公司、庫灣特種水產養殖等農業企業可供開發投資。

湯川水力資源豐富,境內溪河水量充沛。主要河流有高洲溪、新嶺溪、華蘭溪,總長46公里,年徑流量近3億立方米,可供裝機容量達2.4萬千瓦,現已開發1.6萬千瓦,居全縣第二位,水力資源開發潛力大。現有庫容1150萬立方米,總投資2150萬元的大王坪調節庫及多個梯級電站可供開發。

湯川森林資源豐富,現有林業用地面積36萬畝,林木品種繁多,森林覆蓋率達75%,木材蓄積量達210萬立方米,為全縣之最。年可提供商品材1.5萬立方米,商品竹80萬根,可以為創辦細加工木製品廠、各類竹木膠合板廠、竹木製品廠、竹簿片環保餐具廠提供充足的原料來源。

湯川地質結構多樣,礦產資源豐富。全鄉已探明並可供開採的礦產有鉛鋅、大理石、石英石、高磷土、金、銀、銅、鐵、瓷土、花崗岩、草炭土等多種礦產,且存儲量大,至今尚未大量開採,開發前景廣闊。同時,湯川境內還儲存有豐富的有機土礦(即草炭土、泥炭土),為湯川創辦有機複合肥加工廠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