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污染物的形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污染物的形態

污染物的形態是由環境中污染物的外部形狀,化學組成和內部結構的表現形式。污染物的形態隨環境條件的變化而轉化。

簡介

有機結合態是由生物吸收積累起來的污染物,如農產品中的殘留農藥,魚類富集的汞等,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對人和生物產生毒作用。在環境中還有許多金屬元素與有機質結合形成有機結合態,如甲基汞與腐植酸結合的鹽類等。這種結合常常使金屬元素的遷移性能和毒害程度發生變化。難溶態是以硅酸鹽、碳酸鹽、硫酸鹽、硫化物、氧化物等形態存在的難溶物質,廣泛地分布於岩石、土壤、河湖底泥和各種固體廢棄物(特別是廢渣)中,性質穩定,其中的有害物質經過風化和生物分解而釋出。

評價

單質是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包括金屬、非金屬及其同素異構體,如汞(液態汞和氣態汞)、鉛、氯,以及具有多種同素異構體的硫(無定形硫、正交硫、單斜硫)、磷(白磷、紅磷、紫磷、黑磷)等。環境中有機污染物的種類繁多,其環境化學行為至今還知之甚少。一些全球性污染物如多環芳烴、有機氯等,一直受到各國學者的高度重視。特別是一些有毒、難降解的有機物,通過遷移、轉化、富集或食物鏈循環,危及水生生物及人體健康。這些有機物往往含量低,毒性大,異構體多,毒性大小差別懸殊。[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