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氣象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污染氣象學是天氣學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是民族靈魂的紐帶,在異國他鄉謀生,漢字[1]便是一種寄託,哪怕是一塊牌匾、一紙小條,上面的方塊字會像磁鐵般地吸引着你,讓你感受到來自祖國的親切。因為那中國人的情思已經濃縮為那最簡單的橫豎撇捺[2]。
名詞解釋
污染氣象學(pollution meteorology),研究大氣運動和大氣中污染物質相互作用的學科。它是現代氣象學的一個分支,也是環境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污染氣象學的研究內容包括:大氣運動對污染物擴散的影響、地形和下墊面對污染物輸送和擴散的影響、氣象因素對污染物分解和化合的作用、大氣污染對局部氣候的影響、大氣自淨過程以及大氣污染的全球效應。
污染氣象學是氣象學和技術科學的結合體,又是氣象學和化學、空氣動力學等學科的結合體。它的發展將促進氣象科學和相應科學的發展。大氣污染證明了人類本身也參加了氣象過程,並且影響越來越大。因此,污染氣象學的出現也是氣象科學向綜合性學科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產業革命以來,工業飛速發展,人口急劇增長,消耗了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排出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大氣污染物的數量日益增多。早在1861年就有學者指出,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溫室效應會增強,可能影響氣候。
1921年,英國為了弄清軍事上施放毒氣的氣象條件,開始進行大氣擴散實驗。40年代,原子能工業興起,一些國家開始進行放射性物質污染預測和控制的研究,促進了大氣擴散實驗和理論研究的發展。
50~60年代,一些工業集中的地區和城市相繼發生嚴重的大氣污染事件。其原因一是排入大氣中的污染物數量大、濃度高;二是氣象條件不利於大氣污染物的擴散和遷移。為了控制和消除大氣污染,一些國家開展了城市或區域性的大氣污染物輸送、擴散、遷移和轉化規律的實驗和研究,並在一些污染嚴重的地區開展了大氣污染預報的研究。
70年代,在全球範圍內出現了頻繁的氣候災害,如非洲出現嚴重乾旱等,人們把這些現象歸因於大氣污染。這樣就推動了許多氣象學者不僅進行氣象因素對污染物擴散影響的研究,而且開展了大氣污染對天氣、氣候影響的研究。
同時,高空飛行器對平流層的污染以及污染物在 平流層和對流層之間的遷移轉化,促使人們研究全球性的大氣污染與氣象的關係。在此基礎上,氣象學分化出一個新的學科——污染氣象學。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從何而來?每個漢字,都是倉頡造出來的嗎?,搜狐,2022-10-01
- ↑ 書寫橫豎撇捺,展示漢字之美,搜狐,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