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基督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江陰基督教堂是在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由美國南長老會惠明登教會(通稱西差會)傳教士海敦、李德里等經無錫傳入,後教會把江陰作為傳教的重要基地,在江陰城東門外興建教堂,教堂稱"澄東耶酥教堂"。江陰淪陷時,澄東教堂被日軍焚毀。抗戰勝利後,由信徒集資重建簡易教堂。
1952年,縣基督教召開首屆代表會議,成立江陰縣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實行自治、自養、自傳的革新運動,美國傳教士於當年回國。1958年,全縣教會開展"獻堂",保留澄東教堂繼續開展宗教活動。"文化大革命"中,教會停止宗教活動。1981年,落實宗教政策,3月澄東教堂恢復宗教活動,因年久失修禮拜堂房屋倒塌,1983年春,於東門外河北街建造新堂,平房面積為205平方米,教堂更名為江陰市基督教堂,可容納700餘名教徒進行活動。鑑於教徒人數增加和城市建設發展需要,1997年,江陰市基督教堂,在江陰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原地重建,11月建成,為西洋式結構,白牆磚貼面,有房屋10間,面積1420平方米,鐘樓頂端架設紅色十字架,十字架高為33.8米,徵用土地0.71畝,總造價150萬元。可容納2000人過宗教生活。
基督教建築
初期基督教建築反映了當時一些奴隸和貧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現在紀念死者、寄託對來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於1~2世紀開始流傳。羅馬帝國於313年頒布《米蘭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後,教堂建築逐漸發展起來,羅馬一地就有30餘座。5 至 10 世紀西歐的基督教建築,主要的類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羅馬建築作為禮拜儀式之用,沒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將羅馬的巴西利卡改為教堂。教堂平面有圓形和多邊形的。
教會規定:聖壇必須在東端,大門朝西。聖壇為半圓形穹頂所覆蓋,聖壇前設祭壇,祭壇前又增建一橫翼,比較短;與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長十字形平面,稱為拉丁十字,象徵基督受難。一般在巴西利卡前還有一個三面有圍廊的前庭,中央設洗禮池。獨立的鐘樓位於教堂一側,形成完整的群體。這種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歐中世紀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實例是羅馬聖彼得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