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金革命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瑞金革命遺址,位於江西省東南部、武夷山西麓的瑞金市。包括葉坪、沙洲壩等地的舊址和紀念建築物共15處。 瑞金革命遺址主要集中在葉坪、沙洲壩、烏石壠、雲石山等地。葉坪在瑞金東北月六公里處,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在這裡召開,1933年4月至1934年7月,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從葉坪遷到此,現有總辦公廳舊址、毛澤東、張聞天、謝覺哉、鄧小平等同志的故居以及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列寧小學舊址等。 [1]
1961年3月4日獲得「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上級批准改為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被評為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文物遺存
瑞金革命遺址包括葉坪、沙洲壩等地的舊址和紀念建築物共15處。
葉坪在城東北 5公里。1931~1933年(民國二十~二十二年)中共中央駐此。革命舊址有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中共蘇區中央局舊址以及紅軍烈士紀念塔、紀念亭、博生堡、公略亭、紅軍檢閱台等,此外,還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領導人的舊居。
瑞金革命遺址,臨時中央政府舊址原是謝氏宗祠,建於明代,磚木結構,分前後二廳,中間為天井。1931年(民國二十年)在此召開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宣告成立臨時中央政府。舊址內部以木板隔成15間,作為各部委辦公室。中央蘇區中央局舊址原為私宅,建於1922年(民國十一年),土木結構,分前後廳,中間為天井,廳左右各有側房。
歷史沿革
1931年(民國二十年)9月,中國共產黨蘇區中央局遷駐瑞金。1931年(民國二十年)9月28日,毛澤東和朱德指揮根據地軍民粉碎了敵人第一、二、三次「圍剿」,在葉坪村建立、發展和鞏固中央革命根據地。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10月,紅軍主力長征後,葉坪紅軍烈士紀念塔、公略亭、紅軍檢閱台等建築及沙洲壩大禮堂和烏石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均遭到破壞。
1953~1959年,對舊址進行維修和復原。
1983~1985年,再次全面修繕,大部分舊址都有專人管理。
內部結構
毛澤東、徐特立、謝覺哉等領導人住此。中央大禮堂在老茶亭村,建於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土木結構,面積約1530平方米,內有固定戲台,四周開17門,辟百頁大窗,上下兩層可容納2000多人,正門上方嵌紅油漆塗飾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和國徽圖案。左側建有回字形防空洞。
中央軍委舊址在烏石礱,建於1922年(民國十一年),原為私宅,土木結構二層樓房,懸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二間,中有天井,左右有廂房。朱德、周恩來、劉伯承、葉劍英等領導人住此。
中央局舊址在下肖村,建於1879年(清德宗光緒五年),原為私宅,面積 1138 平方米,分上下廳、前後正棟、左右橫屋,共有 5個天井、32個房間。廳堂主體為磚木結構,其餘部分為土木結構。各廳堂之間有巷廊相通,屬典型的江南「一堂兩橫式」建築。
少共中央局舊址在下肖村,建於清乾隆年間,原為祠堂,土木結構,二層樓房,由正廳、左巷廊和廳房組成。總工會執行局舊址建於清光緒年間,原為私宅,土木結構,由32間房和三條洞水組成。劉少奇、陳雲等領導人住此。
長征革命遺址,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10月,中共中央領導機關率紅軍突圍轉移,開始了聞名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在瑞金這塊紅色的土地上,還留下了其它革命舊址,有大柏地的「彈洞壁」、烏石壟的中央軍委舊址、洋溪祠堂的中央黨校、大阜鄉的紅軍大學、及「長征第一橋」武陽橋等勝跡。
文物管理
2014年,瑞金市在原有《瑞金革命遺址保護規劃》的基礎上,啟動了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聘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和省規劃設計院分別編制了《瑞金革命遺址保護整體規劃》和《瑞金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同時,該市還投入300多萬元旅遊專項規劃經費,完成了第四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等相關規劃。為達到文物保護開發與經濟發展雙贏,該市文物管理部門積極參與城市建設規劃討論、審核工作。在文物保護單位和控制地帶進行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立項、論證、選址都必須徵求該市文物管理部門的意見和建議。
歷史價值
瑞金是著名的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
1931年(民國二十年)11月7日,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在瑞金葉坪召開,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瑞金成為「赤色首都」,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管理國家政權的實踐基地。習近平同志指出:「 80年前,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瑞金宣告成立,譜寫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建設和紅色政權建設的新篇章。」紅都瑞金,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培養、造就治國安邦棟樑之才的偉大基地。
瑞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演習場。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這裡開闢了中國民主革命的勝利道路,創造了先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然後奪取全國政權的模式。
絕大多數的共和國創始人都在瑞金活動過,他們的腳跡踏遍了瑞金的山山水水,留下的任何痕跡,都是珍貴的革命文物,領袖們的舊居就有數百上千處,萍鄉、南昌、井岡山、瑞金、弋陽、興國等地,是革命遺址比較集中的地方,有許多紀念性的場館、祠宇、房舍和戰場。留下的近代革命的故居、舊址、遺蹟、戰場等,同樣是革命文化的寶貴財富。毛澤東的領袖地位和新中國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是從瑞金時期開始逐步確立起來的。毛澤東思想是在這裡發祥的。
題詞紀念
紀念塔、紀念亭等均是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動工興建的,上面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的題詞和題字。沙洲壩在城西南5公里。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4月,臨時中央政府由葉坪遷此,分住在周圍的元太屋、老茶亭、烏石礱、下肖、棗子排等村。
現存舊址有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人民委員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中共臨時中央局、少共中央局、全總執行局等舊居及中央大禮堂。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舊居在元太屋,建於1876年(清德宗光緒二年),為舊式祠堂,土木結構,懸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二間,中間為天井,兩側各有廂房一間。
旅遊信息
瑞金革命遺址,位於江西省東南部,武夷山西麓的瑞金市。贛州市東部武夷山脈西麓,贛江東源貢水上游,介於東經 115°42′~116°22′、北緯 25°30ˊ~26°20ˊ。它東與福建省長汀縣交界(距離47km),西鄰 於都(距離85km);南連會昌(距離48km)、石城(距離76km);北接寧都(距離85km)。
交通路線
瑞金是通江達海的交通要地。瑞金地扼贛閩咽喉,素為贛閩粵三省通衢,是中西部省市溝通東南沿海的中轉要地。319、323、206三條國道貫通瑞金東西南北;與鷹廈線、京九線接軌的贛龍鐵路橫貫瑞金全境,在瑞金建有全線最大的鐵路三級客貨站;廈門至成都高速公路(即廈蓉高速)瑞金段、濟南至廣州高速公路(即濟廣高速)瑞金段將分別於2008年前建成通車,並在瑞金形成「十」字樞紐型高速公路網。瑞金擁有一個民用機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