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江西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

江西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江西中醫藥大學辦學歷史最為悠久的學院,其前身為1959年江西中醫學院成立之時的中醫系,2006年成立江西中醫學院臨床醫學院,2013年更名為江西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

目錄

專業設置

學院開設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中醫骨傷科學[1]專業、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2013年立項江西省專業綜合改革項目, 2018 年獲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綜合評價第一名,2019年獲批江西省一流優勢專業,2020 年通過江西省一流優勢專業建設驗收。

學院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1個,碩士學位授予點8個,江西省示範性碩士點1個。2017年入選新增碩士研究生推免資格。

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批理論知識紮實,課堂教學經驗豐富,臨床帶教能力強的師資隊伍。擁有專業教師245人,國醫大師2人,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1人,中國中醫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1人,長江學者1人,岐黃學者1人,全國名中醫3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36人,全國模範教師[2]1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全國中醫藥高校教學名師2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1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1人,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進個人1人。我校教師在教育部教師司組織的賽事綜合排名中位於全國高校第 37 名,全國中醫藥院校第1名,江西省高校第1名。擁有博士生導師13人,碩士生導師110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9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學科帶頭人8人,全國優秀中醫臨床研修人才22人。教學院長工作室1個,名師工作室2個,教師工作坊1個。江西「最美科技工作者」、江西省創新爭先個人獎1人,江西省抗疫「記大功獎勵」3人、百名最美抗疫醫師2人、白求恩式好醫生1人、「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抗疫特別人物 1 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手 1 人。

機構設置

學院與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合署辦公。並設有中醫內科學科組、中醫外科學科組、中醫婦科學科組、中醫兒科學科組、中西醫結合內科學科組、中西醫結合外科學科組、中西醫結合婦科學科組、中西醫結合兒科學科組、中醫眼科學科組、中西醫結合眼科學科組、中醫耳鼻喉科學科組、中西醫結合耳鼻喉科學科組、西醫內科學科組、西醫外科學科組、中醫臨床基礎學科組、骨傷學科組、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學科組。新增婦產科學學科組、口腔科學學科組、傳染病學學科組、神經病學學科組、皮膚性病學學科組、麻醉科學學科組、醫學影像學科組、醫學檢驗學科組、超聲診斷學學科組、急診醫學學科組等學科組。

教學成果

臨床醫學院教學成果突出,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江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擁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建設學科 8 個,分別是:肺病學、針灸學、骨傷學、傷寒學、瘡瘍學、心病學、康復醫學和全科醫學。

學院獲批「五年制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面向基層的中醫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國家級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 2 項,「五年制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省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 1 項,「名醫搖籃班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1 項。

兩位教師獲聘為全國高等中醫藥教育(本科)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十四五」規劃教材主編,另有編委 21 人。學生髮表論文123篇,其中發表SCI 論文5篇,雙核性期刊論文 25 篇。2020年考研升學率達 49.66%。「十三五」期間,學院依託中醫藥國際教育平台,積極探索培養具有開放精神、國際視野的卓越中醫藥人才的有效途徑,先後選派學生赴韓國、馬來西亞等國開展交流學習、夏令營或短期交流項目等。

視頻

江西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 相關視頻

江西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
江西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給您拜年啦,祝您2020鼠年大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