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大名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江南四大名鎮
|
|
|
江南的四大名鎮是指周莊、同里、西塘、烏鎮古鎮,它們都以其深邃的歷史文化底蘊、清麗婉約的水鄉古鎮風貌、古樸的吳儂軟語民俗風情,馳名中外。其中,「小橋、流水、人家」的規劃格局和「粉牆、黛瓦、馬頭牆」的建築藝術在世界上獨樹一幟,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是我國江南水鄉風貌最具代表性特徵的城鎮。
周莊位於江蘇省蘇州崑山市,開發得最早,知名度也最高,有着天下第一水鄉的美譽。全鎮依河成街,橋街相連,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一派古樸幽靜,「小橋、流水、人家」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同里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區,人傑地靈,水鄉的自然風光清雅。無數急的、慢的腳步蹭亮的只是堅硬的石板路,卻驚不了千年的夢。不用凝視,只需一瞥,那一瞥便了盡塵世情緣……當你決定去漂泊的時候,只需來到同里,這個詩情畫意的江南古鎮。
西塘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明清的廊棚、古弄建築最特色。遠眺水鄉,白牆墨頂,舟影波光,在薄霧的暈染下恰如一幅淡彩的宣紙畫;走進古鎮,廊棚蒼老,弄堂幽深,似乎進入了久遠歷史的長廊,聽雨聲滴答作響,看西街上和煙雨中的小鋪一家連着一家。
烏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是博物館式的古鎮,以居民風情來展現。烏鎮是一個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歷史的古鎮,走進烏鎮,白牆、黛瓦、小橋、流水,攜帶着中國水墨畫的氣息撲面而來,雕梁、畫棟、石巷、老屋,見證着歷史滄桑的風情畫卷映入眼帘。
江南一般是指長江三角洲中長江以南的那一部分,其主體部分是以太湖為中心的太湖平原,這裡是我國著名的江南水鄉群落地區,最具水鄉的特色。但從廣義上講,江南水鄉包括長江中下游平原中全部的水網地帶上的居民鄉鎮。
江南水鄉的民居以蘇州、紹興最具代表性。物產富足的江南,住宅規模和布局也很有特色。住宅外圍的牆壁高大、粗獷,因為南方的房子大多是較高的二層樓房。另外,南方的民居經常房房相連,中間的風火牆隔斷,是為了防火的考慮,庭院的面積不大,再加上高高的樓房,使一宅中採光通風口天井顯得分外高深。住宅常於建築與垣牆之間留不超過一米的間隙,用來拔風采光,效果頗好。但不論建築規模大小,江南民居都體現出一個與北方民居的明顯區別,就是雕刻裝飾極為繁多,卻極少彩畫,牆用白瓦青灰,木料則為棕黑色,或棕紅色等。與北方的絢麗色彩相比十分淡雅。江南的匠人心靈手巧,利用多變的地形,使流水在房屋之間暢漾。水路,街巷呈不規則的網狀履於民居之中,與之相映成趣,形成了江南民居別於北方民居的獨特風味。
水鄉婦女很重視願攝頭的梳理和裝飾,她們以烏黑的頭髮、碩大的發留、眾多的飾品,輔以精美的包頭內和服飾,顯示出自己的心靈手巧和端 秀美。生活在中國蘇州以東一帶的農村婦女,依然保留着傳統民俗服飾。她們歷來以梳願攝頭,扎包頭巾,穿拼接衫、拼擋褲、柬倔裙、裹卷膀、着繡花鞋為主要特徵的傳統服飾,頗具江南水鄉特色。其服飾的地方特色非常濃郁,傳承性穩定,但隨着季節的變化,年齡的差異和禮儀的需要,而有明顯的差別。
江南四大名鎮
江南四大名鎮是指周莊、同里、西塘、烏鎮四鎮。該四鎮歷史悠久,風景秀麗,文化背景深厚,幾近完整地保存了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古鎮的風貌。文人墨客筆下它便成了 「一個現代文明影響不到的世界, 一張古老色彩依然濃重的史頁」。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築屋,水鎮一體,以其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和諧相處的整體美,呈現江南水鄉的空間魅力。
江南歷來是中國最富足的魚米之鄉,體現在古鎮小城。它們在生活,文化,建築,物產等各個方面各具特色。長江中下遊河湖交錯,水網縱橫,小橋流水、如詩如畫;古典園林、曲徑迴廊、魅力無窮;吳儂細語、江南絲竹、別有韻味,總是把北方的人們的思緒牽到風景如畫的江南。
春雨如酥潤江南,桐油紙傘撐玉蘭。
小橋流水石皮弄,粉牆黛瓦烏篷船;
花格窗欞紅妝繡,吳儂軟語噱評彈。
水牛桑田牽斗笠,茶樓酒肆意闌珊。
碧玉·周莊 —— 碧玉周莊人影熙
周莊,有着天下第一水鄉的美譽。蘇州崑山市的周莊因水成街,因水成路,水滋潤着周莊,水豐富着周莊,水是周莊的靈魂,「水鄉小巷多,人家盡枕河」。如果不是這古樸秀雅的明清民居,這一片流水也算平常,如果不是這一片流水的生機無限,那青瓦白牆原也顯素淡。在這裡,全鎮依河成街,橋街相連,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一派古樸幽靜,就這樣「小橋、流水、人家」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吳地唐風尚孑遺,古鎮宋水兩依依。
臨渠水閣相互望,咫尺往來須舟楫;
深宅大院高檐脊,依河成街牌樓騎。
河埠廊坊江南雨,碧玉周莊人影熙。
周莊古鎮位於蘇州城東南,位於崑山、吳江、上海三地交界處。
周莊古鎮四面環水,是一座江南小鎮,周莊始建於1086年(北宋元祐元年),因邑人周迪功先生捐地修全福寺而得名。春秋時為吳王少子搖的封地,名為貞豐里。因河成鎮,依水成街,以街為市。井字型河道上完好保存着14座建於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橋。800多戶原住民枕河而居,60%以上的民居依舊保存着明清時期的建築風貌。有「中國第一水鄉」之譽,是世界文化遺產預選地,國家首批5A級景區。
周莊呈「井」字形的河道,構成了水鄉神韻。條條水巷遊人如織,條條河道輕舟蕩漾。周莊人家因水而築,粉牆黛瓦的深宅大院,雕樑畫棟的臨水小閣,比比皆是。尤以沈廳、張廳氣勢非凡,歷經百年,風姿依舊。為周莊的流水小橋平添一分沉重的氣氛。畫過周莊的人很多,而獨特的視角就需要你去慢慢體味和尋找了。
說到周莊就不能不說橋。周莊的橋,古意樸拙,形態各異,耐人尋味:貞豐橋畔詩韻悅耳,富安橋橋樓台壁,而最知名的無疑就是雙橋。雙橋地處周莊中心地段,呈直角狀排列,當地人稱「鑰匙橋」。當年著名油畫家陳逸飛畫了此橋後,曾經被美國石油大王收藏,後來石油大王訪華時又將這幅畫轉送給鄧小平。從此周莊隨着雙橋一起在世界上聲名鵲起。台灣著名音樂家王俊雄在《煙雨江南》系列中就專門譜寫了《周莊雙橋》樂曲,揚眉填詞。
枕着渠水的人家,搖曳在清幽的柔波;拱着腰身的雙橋,橫斜在蕩漾的城郭;
錯落的馬頭牆垣,懸掛着紫花的藤蘿;烏黑的杉木小船,欸乃着悠揚的漁歌。
尋源溯古的石街,歸攏着良渚羽民的部落;流水人家的門戶,散發着粳稻蜜糕的香糯。
水網密、依河成街,街橋相連通向水庵;窗欞多、騎樓過路,路道環水盛開玉蘭;
古宅深、重院高脊,脊檐滴瀑大廳軒寬;油傘黃、臨波水閣,閣樓崇翠竹穿石欄。
船自家中旁側出,咫尺往來友人須駕舢舨;轎從門前斜撇進,千里歸去賓客必乘竹竿。
唐風孑遺的廊坊,煢煢孤立、古樸蒼涼;宋水依依的河埠,商賈往來、蜆江晚唱;
煙雨江南皴染中,桃紅柳綠、麥青菜黃;翠墨周莊映襯下,全福曉鍾、指歸春望。
古鎮千年的周莊,演義了歷史澤國的滄桑;萬種風情的水鄉,編織了文化吳地的絲網。
周莊四面環水,為澤國,南北市河、後港河、油車漾河、中市河,形成「井」字形。居民傍河築屋,依山成街,河道上橫跨14座古橋,還有那份敦厚純樸的古鎮民風,呈現一派古樸、明靜的幽雅,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難怪周莊一直成為攝影師、作家、藝術家、甚至電視電影的取景最佳地點。若要選中國最熱門的水鄉古鎮,周莊想必名列前茅。周莊是水的世界,自然有它獨特的生活形態和風味。那絕不是一兩幢古建築、三四座老石橋,就能反映出來的。那是一種活生生的生活氣息。你可憑個人的觀察力去發覺它,也可毫不在意便感受到:沿水巷而建的石駁岸和穿竹石欄;鑲嵌在岸邊,變化多端的纜船石;商店出售的草鞋;河畔洗菜、淘米的婦女;圍坐一起繡花聊天的老婦;街角的裁縫店;甚至民居洗滌後的流水聲……。畢竟,它無處不在,而且常常成為攝影師最愛捕捉的鏡頭。
1、雙橋
因出現於旅美畫家陳逸飛的油畫《故鄉的回憶》中而聞名雙橋,俗稱鑰匙橋,1985年,這幅畫又經過陳逸飛的加工成為當時聯合國首日封的圖案,深受集郵愛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睞。橋面一橫一豎,橋洞一方一圓,樣子很像是古時候人們使用的鑰匙,所以當地人便稱之為「鑰匙橋」。由一座石拱橋——世德橋和一座石樑橋——永安橋組成,這兩座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這座石拱橋叫世德橋,橫跨南北市河,長16米、寬3米、跨度5.9米。這座石樑橋叫永安橋,平架在銀子浜口,長13.3米、寬2.4米、跨度3.5米。。雙橋中,石拱橋橫跨南北市河,橋東端有石階引橋,伸入街巷;石樑橋平架在銀子浜口,橋洞僅能容小船通過,橋欄由麻條石建成。
2、沈廳
沈廳位於周莊富安橋東堍南側的南市街上,坐東朝西,七進五門樓,大小房屋共有一百多間,分布在一百米長的中軸線兩旁,占地兩千多平方米,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沈廳原名敬業堂,清末改為松茂堂,由沈萬三後裔沈本仁於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建成。在周莊的近千戶民居建築中,明清和民國明期的建築至今仍保存有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中有近百座古宅院第和六十多個磚雕門樓,還有一些過街騎樓和水牆門,這在江南水鄉是有代表性的。在這些建築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數沈廳。
3、張廳
張廳是江南民居中比較典型的前廳後堂格局,是周莊保存比較完整的明代建築,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張廳占地面積1800多平方米,大小房間60餘間,前後分為六進,還有一個私家後花園。張廳是周莊鎮僅存的少量明代建築之一,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幾年來經過有關部門精心維修,恢復了原有的風貌。張廳原名怡順堂,建於明代,清初轉讓張姓,改為玉燕堂,俗稱張廳。廳中一副對聯尤其引入注目,上聯是「轎從門前進」,下聯是「船自家中過」。仔細琢磨,對聯十分貼切地寫出了張廳的建築特色。
4、迮廳
位於富安橋北側,為明代崇禎年間吳江望族迮文煥所建,前後共五進,現存第一、四、五進,其餘已毀。主廳又稱大書房,據《迮氏家譜》記載,清光緒年間,祟陸潤庠在此受蒙從師,成年後考中狀元,遂將當年念書的大廳稱之為大書房。現在大書房已不復存在,只有寬闊宅基上殘留的塊塊方磚和覆盆式青石柱礎,不甘心時光的流逝,向遊人證明着這裡昔日的興盛。
5、章廳
位於中市街,為章騰龍故居。章騰龍,字覲韓,周莊鎮人。年少遊學習武。於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效法徐霞客,遠遊各地,途經江蘇、浙江、江西、廣東、廣西等地區,經兩年多的長途跋涉,抵達桂林,行程一萬餘里。回到周莊後,撰寫了《嶺南雜記》和《粵游紀程》。晚年,章騰龍采輯故里史實,積十年歲月,於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編纂成《貞豐擬乘》。五十多年以後,嘉慶十五年(公元1810年),由周莊人陳勰增輯,刊印問世,成為周莊鎮有史以來的第一部鎮志。
6、富安橋
富安橋,位於周莊中市街東端,是古鎮橋與樓聯袂結構完美的獨特建築,也是江南水鄉僅存的立體型橋樓合壁建築。富安橋始建於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後由沈萬三之弟沈萬四出資重建,成石拱橋,改名富安橋,期望既富又安,心誠可見,後人永不忘懷。位於中市街東端,橫跨南北市河,通南北市街,相傳橋旁有總管廟,所以它原名總管橋。橋的四個角上都有一座樓房,而且樓房一、二樓之間是沒有樓梯的,必須走到外面橋階上繞上去,橋上有五塊江南一帶罕見的武康石。橋身四側的橋樓臨波拔起,遙遙相對,氣勢非凡,為江南水鄉僅存的立體型橋樓合壁建築。
7、全福寺
全福寺又稱「全福講寺」,宋元佑元年(一零八六年),周迪功舍宅為寺,在鎮北白蜆湖畔建全福寺。經歷代不斷擴建,梵宮重疊、樓閣崢嶸、碧水環繞、香火鼎盛,成為江南名寺。殿宇曾一度改作糧庫,隨著周莊鎮旅遊業的發展,於一九九五年重建,歷時不到一年,一座以水借景的寺廟園林建成了,大雄寶殿內有三丈多高的如來大佛比江浙一般寺院都來得大。
8、迷樓
店主李德夫祖籍鎮江,於清光緒末年,攜眷遷徙周莊,因擅長烹調珍饈佳肴,掌勺開設酒店。夫妻倆年過四十,才喜得千金名喚阿金。年長後,如阿一枝出水芙蓉,在水鄉周莊壓倒群芳。在父母的寵愛下,抵制纏足,「大腳觀音」的雅號不脛而走。求婚者紛至沓來,李德夫難捨愛女遠離膝下,小樓藏嬌,讓她守着雙親共度生涯,當壚勸酒,張羅顧客,生意火紅。南社發起人柳亞子、陳去病等人曾在此痛飲酣歌,乘興賦詩,慷慨吟唱,後將百餘首詩編結為《迷樓集》流傳於世。
9、周莊舫
周莊鎮北的白蜆湖,湖水清澈,微波蕩漾,湖畔垂柳依依,曲廊亭台一派典雅。沿着鵝卵石小徑穿過一個名為「雲海閣」的門洞,便踏上了一條13米長的木質棧橋。棧橋那一頭便連着周莊舫。也叫APEC會議船舫,又名周莊舫,為2001亞太經合組織貿易部長非正式會議而建,於2000年11月15日動工,2001年5月20日竣工。周莊舫是鑲嵌在古鎮白蜆湖畔的一片碧玉,是周莊向世界展示風采的一扇窗口。舫長49.71米,寬15.68米,深度1.48米,總排水量850噸,船體為鋼質。
10、澄虛道院
澄虛道院位於周莊鎮中市街,面對普慶橋,俗稱』聖堂』,建於宋元佑年間(1086-1093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自明代中葉以後,道院規模日趨恢宏,清乾隆時,已形成前後三進的宏大建築,占地1500平方米,為吳中地區知名道院之一。院內主要建築有玉皇閣、文昌閣、聖帝閣等。澄虛道院俗稱「聖堂」,創建於宋元佑年間(公元1086—1093年),距今已有九百餘年歷史。
11、財神居
財神居位於周莊鎮東垞,是周莊富貴園根據歷史資料和歷史原貌,在原址設計、修建、布置的仿明式建築。
12、周莊圖書館
周莊圖書館有一千多平方米。館內主要展示了民間的生活用具、農具等,還有當地出土的一些中國有名的黑皮陶器。
1、茶文化:周莊古鎮的茶文化歷史悠久,歷來有吃「阿婆茶」、「講茶」,喝「喜茶」、「春茶」、「滿月茶」等習俗,名目繁多,被稱為「江南茶道」
2、民間曲藝:絲弦宣卷是流傳有近200年的周莊傳統民間曲藝。
3、女子服飾:周莊婦女的傳統服飾窄袖花襟,碎花底子,刺繡精巧。
4、絲弦宣卷:宣卷是周莊鄉村里特有的一種民間曲藝形式。它近似於堂名,亦有說唱、評彈之風。按藝人眾寡、表演繁簡,宣卷分絲弦宣卷與木魚宣卷兩種。前者一般由六人組成宣卷班子,操二胡三弦、笛子、木魚、銅磬等樂器;另一人和擊佛磬,口念佛號以和卷,形式簡單。
特色美食
1、萬三蹄:萬三蹄是江南巨富沈萬三家招待貴賓的必備菜,「家有筵席,必有酥蹄」。經數百年的流傳,已經成為周莊人過年過節、婚宴中的主菜,意為團圓,亦是招待賓客的上乘菜餚。
2、萬三糕:鄒氏先世早在明初就開設公茂茶食作坊,逢年過節,其鄰巨富沈萬三家常訂購大批糕點贈送和招待親朋好友,後被傳作「萬三糕」。鄒氏茶食作坊不但生產傳統的萬三糕和全福貢酥,還根據季節變化滿足不同顧客的口味,生產芝麻糕、花生糕、胡桃糕、玉帶糕、薄荷糕、椒鹽糕、松子糕、香烘糕、千層糕、步步糕等二十多種系列糕點。
3、阿婆茶:年老長者保持着一種古老而又別具風韻的喝茶方式——燉茶。家中放置一隻大龍水缸,積儲天落水盛其中。吃茶時,即以此舀入陶瓦罐中,擱在風爐上,用樹枝燃煮。沏茶用密封的蓋碗或紫砂茶壺,放人茶葉,始用少量沸水先點「茶釀」,後將蓋子捂上,待片刻,再沖人多量開水。
文化情結
張廳、迮廳、章廳這些明代建築,因其年歲久遠,保存較為完整,為文物、建築、美術、攝影、旅遊工作者們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國內的許多古建築專家認為,在中國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建築文化寶庫中,除了少數始建於明代的寺廟和古塔尚有保留外,明代的民居建築已所剩無幾,因此周莊的幾處明代民居,就愈加顯得光彩奪目。對於旅遊者來說,如今名山大川遊人如織,園林勝境人滿為患,難以覓得大自然的諧趣。而往游周莊,在周莊民居清靜幽謐的氛圍中,細細體味清澄如水的水鎮風情,確是別有一番情趣。 [1]
參考文獻
- ↑ 江南四大古鎮是哪四個,搜狗,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