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瑤族長鼓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江華瑤族長鼓舞 |
中文名稱;江華瑤族長鼓舞 所屬地區;湖南·永州·江華自治縣 遺產編號;Ⅲ-8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
長鼓舞分「單人舞」、「雙人舞」、「群舞」等類型。它有72套表演程式,而每一套又分「起堂」、「移堂」等若干動物細節。其動作特徵是粗獷、勇猛、奔放、剛強、雄勁、彪悍、灑脫。不管是跳、躍、蹲、挫或旋轉、翻撲、大蹦、仰騰等動態,都表現了瑤族人民熱情奔放、堅強勇敢的性格特徵。[1]
目錄
基本介紹
所屬地區: 湖南 · 永州 · 江華自治縣
文化遺產名稱:
江華瑤族長鼓舞
遺產編號:Ⅲ-8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
遺產級別: 國家
歷史淵源
江華瑤族長鼓舞瑤語稱「播公」,其歷史悠久。南宋紹興二年(1132)五月三日頒發的《十二姓瑤人過山榜文》載:「天子殿前,國王長衫大袖,長腰木鼓,斑衣赤領,琵琶吹唱。」據此,瑤族長鼓已有800多年歷史。
長鼓分類
長鼓按其形狀分小、中、大三種。小長鼓亦稱短鼓,長約70—90厘米,鼓腰直徑為4—5厘米,兩端鼓面直徑為8—10厘米;中長鼓亦稱長腰鼓或黃泥鼓,長約110—130厘米,鼓腰直徑約15—20厘米,兩端鼓面直徑約25—30厘米;大長鼓亦稱賽鼓,長約 180—200厘米,鼓腰直徑約20—25厘米,兩端鼓面直徑約30—40厘米。
長鼓製作
長鼓通常用沙桐木作材料,牛、羊皮蒙鼓面。1.2米左右長,中間小,兩頭大,其中一頭又略大三分之一。木心挖空,兩頭喇叭蒙上精製過的黃羊皮,然後用6至8條染色麻繩拉緊兩頭黃羊皮,再塗上紅、黃、白等色彩,繪上龍鳳圖案,美化鼓身。跳舞時,舞者用一條彩帶綁着兩頭「鼓頸」,掛在肩上,橫於腰間,右手使掌、左手持竹片分別擊鼓,隨着音樂節拍,即發出「唪啪唪梆」的鏗鏘之聲。如果4人以上擊鼓,隨着音樂節拍,即發出「噼啪蓬平」的渾厚激昂之聲。若配之牛角、芒鑼、嗩吶伴奏,則如古代列隊排陣廝殺,鼓角喧天,山鳴谷應,振奮人心。
表演形式
長鼓的擊鼓動作大多是表現生產、生活內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種地、摹仿禽獸動作等,形象生動,富有生活氣息。擊鼓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動作柔和緩慢,武打粗獷豪放;有2人對打、4人對打,也可大群人圍成圓圈打,氣氛熱烈,鼓聲洪亮。
風格特點
長鼓舞大部分反映瑤家人的生產鬥爭和生活習俗,反映了瑤胞的思想感情和理想願望,具有瑤族獨特的風格。在表演形式和程式上,都充分表現瑤胞的性格特徵和氣質。舞蹈的動作粗獷、勇猛、奔放、雄勁、灑脫;節奏明快、敏捷。舞蹈語彙模仿上山落嶺、過溪越谷、伐樹運木、鬥龍伏虎等等,形象生動,一看就懂。瑤族舞蹈幾乎全是群眾性、廣場性的,並且都有一定的道具,如長鼓、花鼓、牛角、陽傘等,構成本民族的風格,為群眾喜聞樂見,易於流傳。因此,在節日、婚事、宗教、喪葬等各種場合,有歌有舞,熱鬧非常。
表演時間
瑤族長鼓舞屬於喜慶舞蹈。瑤家逢「過新年」、農曆十月十六「耍歌堂」等傳統節日,或是喜慶豐收,恭賀新婚等喜慶場合,青年歌貴們即興而跳,一呼百應,龍騰虎躍,氣勢磅礴,實在壯觀。
瑤族打長鼓大多在農曆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十五、十月十六日舉行。尤以十月十六日瑤族「盤王節」最為盛行。「還盤王願」三年一小願,十二年一大願;小願打長鼓三天三夜,大願則打七天七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此類活動由同姓宗族組織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則以村為單位組織,而且不限於上述節日,國慶節、春節或慶賀豐收時,均可打長鼓。
演變類別
由於瑤族進入江華地區的時間差異和所處地理環境不同等原因,便演變出多種形式的長鼓舞:盤古長鼓舞、蘆笙長鼓舞、羊角短鼓舞、鑼笙長鼓舞等。
盤古長鼓舞
流傳於江華瑤族自治縣蔚竹口一帶,是祭祀盤王「還願」儀式中所跳的一段舞蹈。除邀請兩名長鼓手外,還請四名歌手(男女各二人)伴唱《盤古歌》,歌舞曲是瑤族的「拉華」。整個「還願」儀式分「請願」、「落馬」、「開天門」、「點兵」、「訴師」、「分段」、「除苗」、「圍願」等段,盤古長鼓舞只在「請願」 和「圍願」中表演,有鑼鼓伴奏,舞步舒緩、持重。
羊角短鼓舞
流傳於江華瑤族自治縣平地瑤地區,由七人表演,一人拿朝笏或牛角領頭,兩人拿羊角,四人執短鼓,載歌載舞,唱着「野羊撬、野羊撬」之歌,互相穿插,另有兩個吹笛子的伴奏,舞場兩側吊着兩個賽鼓,按音樂節奏擊鼓烘托氣氛。
蘆笙長鼓舞
流傳於江華瑤族自治縣高灘一帶,由七人表演,一人手執朝笏,吹牛角領舞,二人吹蘆笙,二人打長鼓,一人打鑼。表演者圍方桌而舞。全舞分「迎聖」、「起拜」、「行路」、「梅花」、「歡鼓」等五段。每舞一段之後,領舞人呼喊:「色----色麻悠」,再敲鑼打鼓走一圓圈。動作粗擴,場面熱烈,山野氣味濃郁。
鑼笙長鼓舞
是江華瑤族自治縣嶺東瑤族調廟時跳的一種集體舞蹈。二人打長鼓,二人吹蘆笙,一人打鑼,其餘各執小旗、紙幣、銅鈴等道具跟在後面,六位姑娘打着花傘,邊唱邊舞,用鑼鼓蘆笙伴奏。
據史料記載
和民間口頭傳說,江華瑤族長鼓舞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宋人沈遼作的《踏盤曲》就清楚地描寫了宋代瑤族節日民間舞蹈活動的實況:「湘水東西踏盤去,……樂神打起長腰鼓」。瑤族人民大量遷入江華是在元末、明初。他們根據江華的自然條件,墾陡土種雜糧,同時植樹,每當一處墾種成片杉林之後,就不能再種雜糧,於是舉家遷移,長期過着游墾式生活。他們每到一處,都要建造木屋安家,因此,建造木屋的勞動生活就成了長鼓舞的主要表現內容。長鼓舞中有一組二十多個專門表現造屋的動作,從尋屋地開始,到找樹、砍樹、鋸樹,直到上樑、蓋屋,真實而又形象地反映了瑤族頻繁遷徒的生活。
文化價值
長鼓舞不僅是瑤族人民生產生活在藝術上的真實寫照。而且在瑤學、民族學、民俗學研究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和經濟價值。1951年和1954國慶節,江華瑤族長鼓手盤天豐、盤永明與周德成、趙庚妹,先後應邀進京表演,在人民大會堂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82年9月,江華瑤族長鼓手馮茂林、黃文貴在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應邀表演。2001年,被譽為江華「長鼓王」的李根普老人應邀中央三台登台獻藝。可以說,瑤族長鼓舞在促進江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等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但由於各種原因,長鼓舞目前正處於瀕臨失傳的境況。因此,加強對長鼓舞的搶救和保護已迫在眉捷。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