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汝窯瓷器的釉色介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汝窯瓷器的釉

來自網絡的圖片

汝窯瓷器的釉色介紹汝瓷造型古樸大方,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有「瑪瑙為釉古相傳」的讚譽。隨光變幻,觀其釉色,猶如「雨過天晴雲破處」,「千峰碧波翠色來」之美妙,土質細潤,坯體如侗體其釉厚而聲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蟬翼紋細小開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點,被世人稱為「似玉、非玉、而勝玉」。下面一起來看看汝窯的釉色。[1]

汝窯瓷器釉色有哪些

1.青如天

汝官窯天青釉色為主。但在不同的光照下和不同的角度觀察,顏色會有不同的變化。平常體會,在明媚的光照下,顏色會青中泛黃,恰似雨過天晴後,雲開霧散時,澄清的藍空上泛起的金色陽光。而在光線暗淡的地方,顏色又是青中偏藍,猶如清徹的湖水。究其原因,是汝瓷瑪瑙入釉而致使釉面產生的不同角度的斜開片和寥若晨星,大小不一的氣泡對光照的不同反射而產生的不同效果。

2.面如玉

關鍵是半乳濁狀的結晶釉,這種結晶釉對色與光極敏感,青綠釉卻能從內反射出紅暈。釉子稍厚處,如凝脂般將青翠固化,又如臘滴微趟,將瑪瑙融化之後而又將其垂固。釉子稍薄處,如少女羞澀面現昏紅,又如晨曦微露,將薄雲微微染紅。釉面滋潤柔和,純淨如玉,有明顯酥油感覺。汝瓷釉面的光澤,不如官、哥瓷晶瑩,更遜於龍泉青瓷,與同為貢御性質並亦為出土的定瓷、龍泉瓷標本作比較,汝釉的光澤度,大抵只及後者三分之一略強。這說明,瑪瑙入釉,致汝釉的玻化程度及釉質的抗腐蝕性均有所下降。

反過來則說明,缺乏明顯玻璃質感,是瑪瑙為的一個重要特徵; 釉質肥厚瑩潤若堆脂,釉面因施釉不勻、顯高低不平、久平整,並有少量氣泡和縮釉現象, 蟬翼紋: 用"蟬翼紋"來形容汝官釉面的開片最為形象。前人用"蟹爪紋"來形容,這裡有二種說法。其一"汁中棕眼隱若蟹爪",是說釉面上因氣泡破裂而產生的棕眼猶如螃蟹走過沙灘而留下的蟹爪印。其二是形容瓷器表面開片的長短無序,呈不規則交錯猶如蟹爪。筆者看法:所謂"蟹爪紋"是在瓷器開片的一條主紋上,另生出一條次紋,形成一個"Y"型(蟹爪),然後在次紋的一邊又生出一條次次紋,形成又一個小一點的"y"型(蟹爪),......就像一棵樹主幹生出大枝,大枝生出中枝,中枝生出小枝,小枝生出小小枝一樣。其實中國畫技法中創始於宋初的枯樹畫法的一種方法,就叫做蟹爪技法。用蟹爪技法來解釋瓷器開片的主次、走向,最簡單不過了。不過用蟹爪紋來形容汝官釉面開片卻有不足,因為它只形容了開片的主次及走向,卻無法形容汝官釉面中的斜開片。因而有人在考慮這方面時就用"魚鱗紋"或者"冰裂紋"來形容。因此用"蟹爪紋"、"魚鱗紋"、"冰裂紋"來解釋汝官釉面的開片都是只抓住了一點而沒有顧及其餘。而蟬翼紋既包含了蟹爪紋又包含了魚鱗紋或冰裂紋,是形容汝官釉面的最形象比喻。

蟹爪紋,形容瓷器開片的主次、走向。

3.晨星稀

汝窯器釉厚,釉中有少量氣泡,古人稱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時隱時現,似晨星閃爍,汝窯瓷片的斷面,肉眼可見一些稀疏的氣泡嵌在釉層的中、下方。用放大鏡於釉面上觀察,中層的這些氣泡,於釉層內呈稀疏的星辰狀,大的如星斗。

但是,蘊藏在釉層最底下的另一部分氣泡,從釉面上則很難透見。汝瓷在其胎體的釉層間,有一排肉眼可見的大小氣泡,這類同宋龍泉、南宋官窯等青瓷體系釉內氣泡排列有異的景象,屬瑪瑙釉為釉的又一特徵。同時表明,瑪瑙的粘度很強,以致釉內與胎體中的空氣,在燒制過程中無法正常溢出,較多的被封閉在釉的下層;芝麻支釘釉滿足。

高濂的《遵生八箋》說汝窯「底有芝麻細小掙針」。在器物底部可見細如芝麻狀的支釘痕,痕跡很淺,大小如粟米,汝窯是釘痕大部分如芝麻粒那麼大,這是其它瓷窯所少有的。

棕眼:釉面的氣泡在窯中焙燒時爆破後未經彌合而自然形成的小孔。

4.蟬翼紋

蟬翼紋是指在汝瓷釉面上的開片紋細如蟬翼。

對汝瓷的開片有各種形容,如蟹爪紋,冰裂紋,蟬翼紋,魚子紋等,但我覺得用蟬翼紋來形容是恰如其分。而汝瓷釉中多布紅暈,有的如晨曰出海,有的似夕陽晚霞,有的似雨過天青,有的如長虹懸空,都是一些美麗的形象比喻。值得一提的是:「有銅骨無紋者」為珍品、上品,非判斷是否屬汝窯之標準。[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