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漢口年味兒(王建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漢口年味兒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漢口年味兒》中國當代作家王建福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漢口年味兒

餃子

在書上看到北京人的口頭禪,曰「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如躺着」,讀起來有點彆扭,也不壓韻。也許用耳朵聽北京人用京腔京調來說,才有味道。

不過要說餃子好吃,我同意。事實上中國人喜歡餃子,不分東西南北。倒是不喜歡餃子的人鮮有所聞。

我家幾乎每月都要包一次餃子。倘若家裡個把月沒吃餃子了,兒子便會叫起苦來,好象受了什麼虐待。其實現在包餃子也很方便。餃子皮有賣,不用自己擀。餃子餡也可讓賣肉的師傅把肉絞了,回家自己加配料拌一下就好。我總是周日下午午睡起來,打開電視機,一邊看電視一邊包餃子,兩三個小時包兩百多個餃子。兩百多個餃子是什麼概念:夠一家五口飽餐三頓!所以我家冰箱一般都會存有餃子。有時候不想做飯了,煮一碗餃子對付,很好。

這是對付自己。若是包餃子招待客人,或是準備過年用的餃子,就不能隨便了。所謂不隨便,就是餃子皮必須自己和面自己擀,再不濟也要買那種手工擀制的餃子皮——雖然要貴很多。肉餡也不能用絞肉機絞,必須是先請賣肉的師傅用機器切片,反覆切三次四次,回家後再用刀剁一下,才行。蓋好吃的餃子,應是煮熟後透過皮子看得見裡面鮮艷的肉餡。機器壓出來的餃子皮,干、硬,沒有讓性,且中間四周一樣厚度,兜不住多少餡。只有手工擀制的餃子皮,柔軟筋道,中間厚四周薄,富有讓性,才能多包餡料,達到薄皮大餡半透明的效果。另外,絞出來的肉餡細胞全被擠碎,基本是一團糨糊,有肉的味道,無肉的口感。所以好吃的肉餡還是得剁。剁,牙齒才找得到肉的感覺。

我喜歡吃豬肉餃子,恨不得純肉才好。這在我們家裡行不通。大家都喜歡少肉多菜。於是折中,肉菜基本各半。一顆兩三斤重的大白菜,四五根大蔥,兩三斤肥瘦肉,就是大約二百四十個餃子的「標配」。如果用韭菜,兩斤韭菜配兩斤肉就夠了。大白菜餃子比較麻煩,一是大蔥難切,二是白菜和大蔥都要先出水。韭菜就省事多了。我比較喜歡韭菜餃子,香,味道長。尤其我家表嫂新華姐包的韭菜餃,除了肉,還加了剁得細細的炒雞蛋和榨菜丁,再滴上幾滴芝麻油,那個爽口那個香!不過我家每年大年初一早上必吃的雞湯下餃子,還是要用大白菜來包三鮮餡,因為這種餡不奪雞湯的香鮮味兒。

餃子的種類當然遠不止白菜餃子和韭菜餃子。西安的餃子宴,據說有一百多種餃子,包括:雞、鴨、魚、肉、海鮮、水果、蔬菜做的不同餡料;麵粉、澄面、莜麥、油酥、雞蛋、米粉做的不同餃子皮;蒸、煮、煎、炸、烤、烙,不同手段的烹調製作,十分繁雜。西安鐘鼓樓附近有一家「德髮長」餃子館,餃子宴世界聞名。我到西安去,朋友請我直接上二樓,要吃餃子宴。我不干。三四個人吃什麼餃子宴?!浪費。朋友拗不過我,就在一樓單點,吃了一次簡化的餃子宴,也有上十個品種。品種雖多,吃完後也只知道是好吃的餃子而已,具體是哪些個品種的餃子?反倒不記得了。

倒是有的地方突出重點,就是推出那麼一兩種風味獨特的餃子,讓人吃一次就忘不了。比如廣東用澄面做的蝦餃,哪個蝦仁的嫩;上海的鍋貼餃,那個鍋巴的脆;揚州的蟹黃蒸餃,那個蟹黃的香;山東的高湯小餃,那個雞湯和黃魚餡的鮮;四川的鐘水餃,那個紅油的辣,都聞名遐邇,倍受歡迎。我出差到濟南,喜歡住泉城廣場附近。那裡有一條美食街,餃子店不少。我和同事辦完事回賓館,晚飯多半就是吃餃子。那裡的餃子論斤賣,一斤50個。我們一般會點兩到三個品種,如豬肉韭菜、羊肉芫荽、豬肉小茴香等等,每個品種三到四兩,再來一盤油炸花生米,一碟糖醋蒜瓣,幾瓶啤酒,尋常人家吃法,經濟,舒服。

尋常人家吃餃子,多半三種做法:煮、蒸、煎(也叫鍋貼)。我以為煮餃子撈起來蘸醋吃,口感最正宗。如果是喝粥就餃子,那就吃鍋貼比較搭配。吃大個的菜餃子,蒸就比較合適了。我家隔壁住着我們廠的黨委書記,老家山東海邊。他家老伴蒸的粉絲餃子,一個有拳頭大小,每次做了都要送幾個我家。它的餡是以粉絲、蘿蔔絲為主,配上肥肉(最好用豬油渣),芹菜、炒雞蛋,加上一把發開洗淨後剁細的干貽貝(也有叫淡菜,山東人叫「嘎瘩肉」),鮮香可口,特別好吃。它的做法很簡單,與普通包餃子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個頭很大而已。也就是因為大,一口下去滿口都是餡,才特別過癮。老吃人家的不好意思,於是我也學會做這種蒸餃。一碗稀飯,兩個蒸餃,就是一餐好飯!

有時候琢磨:餃子這玩意兒用材普通,做法簡單,為什麼這樣逗人喜愛?我以為原因無非兩點:一是這玩意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民俗緊密相關;二是包餃子適合集體活動,熱鬧、好玩又好吃。

中國人吃餃子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前些日子看河南電視台的專題節目《文物寶庫》,報道了在山東東夷地區薛國(今山東滕州)的墓葬中,發現了春秋時期的水餃。鏡頭中的水餃已經炭化成了化石,但是形狀、大小與今天的餃子幾乎完全相同,甚至還看得見餃子邊上的褶子!餃子之名來自「交子」, 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把包餃子象徵着包住福運,把餃子包成元寶形狀象徵着富裕,在「交子」這個辭舊迎新的時候吃它,意味着大吉大利。儘管各地風俗不同,有的地方除夕吃,有的地方初一吃,總之都是圖的這個意思。我們家是每年春節提前幾天就已經包好了餃子。除夕之夜,吃罷年飯,大家都在看「春晚」時,老伴就開始用電沙鍋煨雞湯。新宰的老母雞,配料僅用香菇紅棗,小火慢燉一個晚上。大年初一早起,家人互相拜年後,老伴給每人端上一碗雞湯煮餃子,滿屋都是撲鼻的香!

我總懷疑過去講究過年吃餃子,還有一個老祖宗們說不出口的原因,那就是窮。平時哪裡吃得起呀?只有在過年時全家人團聚了,才能熱熱鬧鬧圍在一起包餃子,吃餃子,好好享受一回。現在不存在這個問題了。想玩想吃了,隨時都可以。上個星期,我們在同學家的鄉下別墅聚會,男的釣魚,女的包餃子,幹掉了他家地窖珍藏的老酒一壇。無獨有偶,就在剛才,就在我寫這篇文章之際,我的一位名叫殷子的美女同事,在朋友圈發來一組照片,全是餃子!還配有文字:和閨蜜一起包餃子,簡單的生活就如花一般美麗。

真好。在我看來,親朋好友聚會最好的形式,莫如包餃子、吃餃子。大家歡聚一堂,有說有笑地包,熱氣騰騰地煮,細嚼慢咽地吃,簡單、熱鬧,有味。一盤豬肉三鮮餡餃子,幾瓣剛出土的新鮮蒜頭,一碟老陳醋泡薑絲,再來一瓶「白雲邊」,大家都成了活神仙!

漢口年味兒

每到春節,就懷念小時候的漢口年味兒。這大概是人老了的原因。

年味兒,是通過習俗、年事透出來的。中國北方文化厚重,過年的規矩多且周密,從小年開始就規定了每一天應該幹什麼,直至正月十五鬧元宵。武漢九省通衢,人口成分複雜,各地風俗在此交匯融合,過年的習俗規矩就比較寬泛。雖然有些事情也是要講究到某日甚至某時,比如守歲僅指除夕之夜,出方僅指初一早上第一次開門出行。大多數年事卻是比較靈活,可以以階段來粗略規定。甚至年飯都不一定非得年三十日吃,小年過後至除夕,任一天吃年飯都是可以的。

小年過後,街坊朋友見面客氣,必先問「年辦齊了沒?」

武漢人說辦年,就是春節的準備工作,包括灑掃庭除、置辦年貨等等。其實武漢的辦年,從冬至就開始了。冬至一過,家家戶戶醃製臘貨,街頭巷尾涼台窗口就陸續掛出臘魚、臘肉、臘雞、臘鴨、香腸、蹄膀,冬日陽光照耀之下,油脂白如玉瘦肉紅如火,鮮明透亮熱熱鬧鬧。臘月未進,年的味道就已經撲面而來。

春節前的大掃除是必須的。掃除一年的灰塵晦氣,窗明几淨。貼上鮮紅的剪紙窗花,喜氣洋洋。床上墊的蓋的都得重新洗過漿過大太陽曬過,滿室都是太陽香。年的味道就進了屋。

吃的東西是必須備足的。孩子們放了寒假,大人們要放幾天年假,親戚們要輪家團聚,朋友們要串門拜年,都是要吃、吃、吃!苦了一年面有菜色的中國人,只有在過年時才能犒賞一下自己。

先給孩子們準備零食。年前一段時間,炸(zhà)米泡的老頭兒生意特別好,一天炸到晚,夜深了,還聽得見「米泡響了!」——蓬!其實老頭炸的不僅是米泡,蠶豆、豌豆、包穀、甚至年糕,都是可以炸的。家裡的老罈子里,一樣一樣裝滿,孩子們的口袋裡,總透着一股焦香。自家做的零食,是炒花生,炸(zhá)翻餃。好吃的孩子偷吃翻餃挨打,是因為把翻餃藏在口袋裡油了過年的新衣服。

比較正規奢侈一點的過年零食,是京果、酥糖、麻糖、花生糖之類。招待拜年的客人,就是把這些東西以及花生瓜子一盤一盤端上桌來用以佐茶。有些年頭這些東西還要憑票供應。年前政府就發出通知:憑34號豆腐票每份可購買京果酥糖麻糖各半斤;憑購糧證每人供應花生半斤、糍粑一斤;憑購糧證每戶供應星火香煙兩包、游泳香煙5包、新華香煙5包、黃花木耳各一兩。最奇葩的是有一年憑27號豆腐票購買菜碗一隻!

開銷最大的年貨採購,當然還是飯桌上的食物,雞鴨魚肉青菜乾鮮。各家各戶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都會按圖索驥去買將回來。雖然沒有冰箱,臘月天寒地凍,有些菜是可以提前做好再慢慢來吃的。我家規矩,吃年飯前三天,就可以把肉丸、魚丸、糯米丸、藕夾、熏魚、肉糕都做好。這是條件比較好的時候。「三年災害」時情況最差,只能用蘿蔔丸子、藕丸子來代替肉丸魚丸。記得1979年春節,政府供應鮮魚,每人居然有兩斤!起早床到副食排隊,才曉得全是凍成大冰塊的胖頭、鰱子。售貨員就直接用大砍刀剁,剁給你的是什麼東西就全靠運氣了。我提了六斤重的大冰塊回家,化開一看,就兩個大魚頭!

有錢人家,要添置新衣供出門拜年用。我家窮,老媽卻會以舊換新,把大孩子的衣服改給小孩子穿,於是大家都可以「萬象更新」了。

年辦齊了,就等着吃年飯了。

我媽有一句話:「不管條件好不好,年飯要吃得熱熱鬧鬧,一年才紅紅火火。」所以年夜飯是不能馬虎的,家家戶戶都是傾其所有辦得隆重豐盛。

吃年飯是很私密的事情。敬祖、團圓,是家庭內部的儀式,不宜外人打擾,所以要關起門來吃。年飯前要先貼上春聯,然後關起門來祭祖,漢口話叫「過飯」。請出先輩的遺照,燒上清香,供上饅頭、豆腐、白肉,按輩分輪流給祖宗磕頭作揖,我老爹的話是「祖宗先吃」!祖宗吃了,我們才能開始放鞭、大家輪流給健在的長輩們敬酒,送上吉祥如意的祝福,年飯這才開吃。現在的人在餐館飯店吃年飯,各色人等熙熙攘攘,我不知道他們吃的是哪一家的年飯?

年飯吃得差不多了,孩子們最盼望的時候就到了:發壓歲錢!富裕人家,出手5塊十塊,那叫奢侈。一般人家兩塊三塊錢也不能算少。大家都知道只是圖一個吉利。我家三姐夫在銀行工作,每年給我們這些小弟弟妹妹發的壓歲錢都是嶄新的、一紮一紮的紙幣。給小姐姐的是兩分面值的一百張,給我和弟弟的是一分面值的各一百張,我們覺得非常壯觀!

1960年是最困難的一年,春節無肉供應。我家老爹不知道從哪裡搞到一個大豬頭,把一家人喜的眉開眼笑。老媽把豬頭煮了、拆了,滷的鹵燒的燒,做了好多菜,年夜飯上卻只看見很少的一點滷肉。原因是我家大哥大嫂在北京,要到年初三才能回漢口。於是我大發牢騷,信口編了一段順口溜:盼了一年吃年飯,蘿蔔白菜三兩盤,只因爹媽偏心眼,大魚大肉留初三。直到現在姊妹們團聚說起這事,還把「大魚大肉留初三」拿來取笑我。想起來,有點心酸。

吃完年飯就要守歲。老媽把孩子們的「新」衣服都拿出來,給大家試穿,一個個喜氣洋洋。我家孩子多,大家圍坐在火壇前,吃着零食,說着閒話,孩子們還表演節目,不知不覺就到了轉鍾交子時刻,家家戶戶放鞭迎接新年到來,這就是所謂「爆竹聲中除舊歲」了。

現在很多城市禁鞭,即使年三十日,也聽不到爆竹聲聲,確實是少了很多年味兒。兒時,小年以後,總能夠聽到街頭巷尾孩子們零零星星的放炮聲,仿佛年的腳步。有錢人家的孩子,可以隨時花個幾毛錢,買一包兩百頭或五百頭的鞭,拆開後一顆顆慢慢放,塞進牆壁磚頭縫裡放,插在爛泥巴里放,蓋在破搪瓷碗下面放——「砰」地一聲,搪瓷碗飛上了天!我家沒錢,也有自己的辦法。爹在土產上班,每年都要接下一些包裝鞭炮的活兒,拿回來給孩子們勤工儉學。包裝鞭炮免不了會散落一些零星的鞭炮來,我們就一點點收藏起來,裝在白鐵餅乾盒裡,到了過年時,數量也很可觀。拿到壓歲錢後,還可以買一點花樣玩意放一放:衝天炮、二踢腳、拉炮、摔炮,品種很多,也很危險。我的一個小夥伴就是被二踢腳炸瞎了一隻眼,抱恨終生。

漢口小街小巷裡年三十夜迎新年的鞭炮,可以用驚心動魄來形容。街巷本來狹窄,房子又都是老舊的磚木結構,說「一點就着」毫不誇張。到了迎新時刻,家家戶戶的大鞭大炮放起來,狹窄的巷子就仿佛一個大煙囪,看不見房子看不見人,只看見煙霧中一團團暗紅的火球在翻滾,是鞭炮在爆炸還是木樓已點燃?不曉得,只曉得心懸在嗓子眼上!1986年的除夕夜,離我家不到兩百米的統一街童家巷因鞭炮引燃大火,燒毀房屋好幾棟,把我們嚇得要死。遭災的住戶頃刻之間就沒了家,淒悽慘慘哭了一夜,真叫一個樂極生悲!以後消防機關主動設防,年三十夜就直接把消防車擺在幾個重點區域的街口,以便隨時投入滅火戰鬥!

因為有過這樣的經歷,我擁護在老舊城區禁鞭。

過年過年,到初一天亮,年就過了。大人們忙着出方、拜年,在我已覺得索然無味。我很討厭跟着老爹出去拜年,不斷地鞠躬作揖說一些客套話,沒什麼意思。後來我才知道,老爹帶着我拜年,還是因為那時太窮。蓋拜年到人家裡,是免不了要碰見別人家小孩的。小孩子一作揖,就要「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帶上了我,等於帶上了個「反導系統」,讓我也作個揖,於是兩家大人哈哈一笑:「兩免、兩免。」大家都輕鬆。

過年最熱鬧的時候,要算正月十五玩龍燈。

那時武漢很多單位都是有龍燈隊的,有些大一點的單位,是全套社火出遊:鑼鼓隊、高蹺隊、蚌殼仙、採蓮船、舞獅隊,最後壓陣的是一公一母兩條巨龍,非常壯觀。龍燈隊沿街遊行,加上我們這些看熱鬧的孩子們,隊伍前後綿延幾百米。沿街稍微大一點的單位,早已準備好幾萬乃至幾十萬響的鞭炮,龍燈一來,鞭炮齊鳴,獅子龍燈便舞將起來,鑼鼓聲鞭炮聲圍觀群眾的吶喊聲震天動地,熱鬧非凡!如果正好有兩支龍燈隊遇到一起,爭強好勝的獅子龍燈各顯絕技鬥了起來,那就更是精彩絕倫,讓我們大飽眼福!龍獅大戰之中,還有不少觀眾抱着孩子,冒着綻放的煙花,在飛舞的龍燈肚皮底下穿過。據說,經歷了這樣的洗禮,孩子便可以無病無災。如此驚險的動作也敢做,可憐天下父母心!

武漢的規矩,接龍的鞭炮不停,龍燈是不能停下來的。所以,很多龍燈隊都準備了兩套人馬,隨時可以進行替換。即使這樣,也有叫龍燈隊告饒的時候。有一年,一支龍燈隊游進了漢正街,那裡的個體戶老闆有錢,任性,鞭炮一響,就沒完沒了,可憐那兩條龍一直舞到睡在地上了,鞭炮也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最後是龍燈隊主事的給老闆們作揖,鞭炮才停了下來。

現在禁鞭,就沒人玩龍了。沒有了鞭炮,玩龍有什麼意思?

聽 話

我跟我家小孫子一起玩,能夠學到很多東西,受到很多啟發。比如,我總是要求他「聽話」,從來沒考慮有什麼不對,然而有一天他忽然會問「為什麼?」。於是我就明白必須跟他講道理了。這道理講着講着,忽然自己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對待小孩,就是要他乖,要他「聽話」。 而對大人,則凡事都要求「講道理」。其實這件事情我們完全是搞反了!正確的要求,該是小孩子要學會懂道理。成年人才要好好學習一下如何聽話。

這是因為,大人說的話並非「朕即真理」。有理無理叫小孩子聽話,是盲從。一味要求下去,不該聽的話也要聽,孩子就沒有正確的是非觀了,或者叫培養了奴性。更多情況下,孩子有了一點判斷能力,有了一點主見了,還會對家長的權威產生懷疑,還會有逆反心理,反而不利於與家長很好溝通。所以小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懂道理。大人說得沒有道理,可以不聽。大人說得有道理,就應該聽。懂了道理,做事才有方向,才有積極性。

大人則不同了。大人的學識、經歷,經驗、都決定了他應該有思想,能分析。換言之,他們是應該懂道理了。而會不會聽話,才是大人應該學習的東西。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上,與各種人打交道,都是通過語言文字來進行對話交流的。對話人的身份、親疏、性格、場合、技巧各不相同,說話的態度、方式、真假、深淺、趣味都會有很大差異。會不會聽話,能不能準確把握和理解對方的真實意圖,還真是一門學問。

先打個簡單的比方。你與夫人一起逛街,夫人看中了一件春裝,顏色款式大小都好,仿佛就是專門為她而訂製,只是價格不菲,相當你半個月工資。你說:「買了吧?」夫人吞吞吐吐地說:「算了吧,太貴了。」這時你要果真算了,那就叫做真不會聽話!聽話要善於分辨真話假話。夫人說「算了」帶一個「吧」,那就分明是假話。說「太貴」,是心中還是有點捨不得。想買,才是她的真話。二話不說,趕緊的掏錢或刷卡,才是會聽話的好老公。

聽話分真假,還不算太難。從表面的話里聽出裡面的話來,才有點難度。所謂聽話聽聲,鑼鼓聽音。京劇《沙家浜》里「智斗」一場,那就是話裡有話、綿里有針的典範。刁德一說阿慶嫂救胡傳魁,是「有抗日救國的好思想」,其實就是說她是共產黨。阿慶嫂卻說我們開茶館的「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救下胡司令那只是「江湖義氣第一樁」!刁德一又說「新四軍就在沙家浜,你與他們常來往,想必是安排照應更周詳」,話里的話是說你阿慶嫂與新四軍是一夥兒的。阿慶嫂還是拿開茶館說事兒:「擺起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相逢開口笑,過後不思量,人一走,茶就涼」!兩個人之間,話面是互相客氣,話里是刀光劍影,真過癮!聽話、說話達到刁德一、阿慶嫂這種水平,就算頂級高手了。

當然,我們平日裡說話不可能有這麼多的「智斗」。更多的,還是如何正確領會對方的真實意圖。特別是面對比較有文化,或職務比較高的人。他們說話一般都比較委婉,或者把不太好聽的話說得比較好聽,點到為止。你要是聽不出弦外之音,有時候後果會比較嚴重。我有一個年輕同事,辦事很機靈,很能幹,於是被委以重任,讓他負責採購方面的工作。兩年以後,在公司年會結束大家吃年飯時,某領導到他們部門來敬酒,拍着他的肩膀說:「你們部門與外面打交道,很辛苦,風險也很大啊!要學會保護自己呀。」其實這就已經在點他了。什麼風險?弦外之音就是領導手中已經有料了呀!可惜小伙子沒有重視這個信號。又過了一年,公司審計部門找他談話,很簡單,告訴他兩個選擇:要麼主動辭職;要麼接受審計。小伙子當然立刻辭職了。事後某領導對我說,如果當時他聽懂了打的招呼,立刻收手不再與乙方勾結牟利,也許就會是另一個結局。很可惜!

個人以為,人最難得同時又最需要的,是要學會聽壞話,或者說是要學會聽不同的意見。一般百姓學會聽壞話,可以更客觀地評價自己,補益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當領導的能不能聽得進不同意見,關係到的就不僅僅是他個人,而是一個單位、一個地方甚至一個國家了。好話誰都愛聽,壞話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聽進去的。忠言逆耳,良藥苦口,聽壞話是需要胸懷和氣度的。當領導的人,身邊拍馬屁的人多,讚美之詞多,時間一長,就只願意聽好話,不願意聽壞話;只願意聽身邊人的話,不願意聽來自對立面的話。殊不知,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只聽一面之詞,很難客觀地把握全局,很容易被人蒙蔽而成為昏君。在這方面,唐太宗是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唐太宗貴為天子,耳邊的好話是夠多了。可他身邊有一個魏徵,卻是一個專門給他挑刺的人。讀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用現在的眼光看,那完全是在給唐太宗上課,教育唐太宗在十個方面自律。這個風險很大了。記得當年某元帥在某山上開會給某領袖提了一條意見,結果就埋下了給自己送命的禍根。魏徵給太宗提十條要求,那就簡直要死無葬身之地了!可唐太宗還要表揚魏徵,說他是一面可以讓自己知得失的「明鏡」。這說明唐太宗有胸懷有氣度,是個當皇帝的料。當然太宗也有當皇上的脾氣。有一次魏徵在朝上當着眾大臣的面批評他,弄得他很沒有面子。當着眾人的面,太宗忍住了怒火。回到後宮後,他在皇后面前恨恨地說「老子總有一天要殺掉這個鄉巴佬!」。皇后問清了事情的原委,當即更衣,很隆重地給太宗跪賀:「恭喜我大唐,賀喜我大唐!」把太宗弄得摸不清頭腦。皇后解釋說,有這樣敢於直言的忠臣,是因為大唐有幸,有您這樣一位聖明的君主啊!於是太宗轉怒為喜,重賞了魏徵。(順便想到,如果當年某領袖身邊有這樣一位「皇后」,歷史是否可能改寫呢?)

這是對領導的要求。與此相對應,當下屬的在執行領導指令的時候,還要注意要聽他清醒時說的話,不能聽他糊塗時說的話。有一位皇帝特別寵愛他的一個妃子。那時還時興活人殉葬,皇帝就對妃子說,我太喜歡你了!我老,你年輕。我肯定死在你前面。我死了,你不能殉葬,你應該平平安安幸福地活一輩子。幾年後皇帝生了重病,臨終前對身邊人說,我太喜歡這個妃子了,實在捨不得與她分開。我死了,她應該殉葬,永遠跟我在一起。皇帝死後,大臣們就準備拿這個妃子去殉葬。新上任的皇帝說,荒唐!先皇對這個事情說過兩番完全不同的話,你們是聽他清醒時說的話?還是聽他糊塗時說的話?

這個新皇帝無疑是個明白人。遺憾的是,直到現在,還有人分不清皇上說過的那麼多話里,哪些是清醒話,哪些是糊塗話。[1]

作者簡介

王建福,武漢人,20 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曾獲得文化部頒發的首屆政府獎「群星獎」銀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