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漢中米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漢中米皮,也稱漢中涼皮,是陝西漢中地區漢族美食之一,漢中米皮與關中麵皮混稱「麵皮」,因產於漢中地區而得名。由於加工時用小石磨加水將米磨製成米粉漿,又叫水磨涼皮。
漢中米皮被譽為漢中風味小吃的「四絕」之首,它是把大米(最初用麵粉)放入水中浸泡四個時辰,然後推(或打)成米漿,上籠蒸成薄薄的餅子,置於通風處降溫,抹上菜籽油切成細條,調入精鹽、米醋、醬油、胡椒粉、薑汁、蒜泥及紅油辣椒等佐料,拌勻即可食用,稱之為「涼皮」。也可配點蘿蔔絲、豆芽菜,看起來白裡透紅,或配以菠菜白綠相間。吃起來微辣微咸,酸香可口,達到「薄,勁,光, 酸,辣,香」[1]


歷史文化

麵皮起源於秦漢時期。相傳劉邦在漢中稱王,命蕭何修築山河堰,糧食連年豐收。農民為改善生活,把麵粉加水稀釋,蒸成薄餅,切條涼拌而食,味道很美。一日,劉邦微服出訪,進入百姓之家,好客的農民便以涼拌蒸餅絲條招待。劉邦邊吃邊稱讚,問及名稱,農民說不出來,劉邦聽了製作方法哈哈一笑,信口說道:「此乃蒸餅也。」後來,人們改用重疊式竹籠,一次可蒸數張,而且又大又簿。切成細條,筋絲柔韌,軟而不斷,恰像皮條,改名「麵皮」。
後來「麵皮」傳到離關中很近的漢中,漢中自古為巴蜀糧倉的重要產糧地,盛產大米。當地人民根據地域特點,用米漿替代麵漿上籠屜蒸製,得到了口感爽滑,絲絲入味的漢中米皮。後經發揚光大,傳至全國各地。  當然,也有秦始皇時期就有「麵皮」的說法。
三國時,曹操領兵攻打蜀漢,進軍漢中時正值雨季。有一天路過漢江,突然江水猛漲,竟把徵集來的一船大米全浸濕了,曹聞此即對船工打罵,恰逢一農婦路過,便向曹求情,解救眾船工。心靈手巧的農婦,連夜把江水泡漲的大米磨成米漿,蒸製了可口的米皮,曹操吃後讚不絕口,即詔令沿江所有農婦照法製作,日夜趕蒸,裝入飯袋發給將士隨身攜帶。涼皮(米皮)皮由此在民間流傳了下來。
清代康熙年間,漢中人張某在河南汝陽當縣官。有一年朝廷派欽差大臣到汝陽視察,張知縣未備酒宴,只有家鄉的麵皮簡單招待。欽差大人沿途吃喝,早覺胃口油膩,一嘗麵皮,喜之不盡。問起製作方法,張知縣一一奉告。欽差回朝不久,張知縣就提升為洛陽知府。人們一致猜定,很可能是一餐麵皮討得欽差心歡,美言上奏天子而升官爵。此事傳回漢中,被老百姓戲稱為「麵皮知府」。但令人遺憾的是,北京人至今不會蒸麵皮。可能是欽差大人把製作方法全忘了,即使想吃也做不出來。[2]


做法

製作時,將磨碭米粉漿平鋪於竹蒸籠上蒸製。加入調料,主要是蒜汁、辣椒油、口味酸辣之中透着蒜香。
漢中熱米皮一直以來是一種大家比較喜歡的米皮吃法。一勺用浸泡過的大米磨成的米漿,均勻地攤到蒸籠的籠布上。旺火一催,不消兩三分鐘,熱氣騰騰、香味四溢的米皮已被翻倒在了案板上。隨即用板刷在米皮上抹上一層菜籽油,切成兩指寬的粗條的熱米皮就放進了專用的大檐瓷碗中了,也可直接於蒸籠中取出後用木筷劃斷直接置入碗中,配以作料調食即可。熱米皮紅綠相映,黃白互襯,色澤鮮亮,食之爽口,氣味芳香,風味獨特,吃在嘴裡更加軟糯一些,滑滑的,口感非常好,天冷的時候吃,更有暖胃的作用,營養健康更勝一籌[3]


視頻

舌尖上的中國:陝西漢中風味小吃「四絕」之首——熱米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