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漢中之初印象(魏來安)

《漢中之初印象》中國當代作家魏來安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漢中之初印象

漢中是聞名遐邇的華夏漢文化的發祥地。古有,得中原必奪漢中之說。漢中歷史悠久,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文化底蘊。自古以來,漢中便是依山傍水,風景如畫,氣候宜人,像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展在中原大地的江南

對漢中的了解,過去只緣於書本。但真正的實地考察,還是今年的第十三屆西部散文節暨首屆「志建•銀杏杯」的頒獎活動,因頒獎活動在漢中舉行,我以獲獎者的身份飛往久仰的漢中。因飛機流量控限,「波音737」次日凌晨3點才在漢中城固機場降落。當我走出機坪,看到未曾謀面而久等的文友李景和曹勇時,心頭頓覺一股暖流;雖然是深秋的凌晨,也猶如流火的七月那樣涼爽。心裡默默地敬佩漢中人的淳樸,在相見恨晚的氣氛中到達目的地——洋縣。

在活動期間,舉辦方安排我們參觀了具有「東方寶石」美譽的朱䴉的棲息地洋縣江樹灣。這裡具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淺山丘嶺地貌,森林茂密、溝壑縱橫、濕地密布,為朱䴉創造了繁衍生息的有利條件。加之,多年來各級政府採取了一系列保護措施,除了先後成立了陝西朱䴉保護觀察站、朱䴉救護飼養中心、國家級朱䴉自然保護區外;還嚴格限制使用化肥、農藥、林木砍伐、開礦和大面積的退耕還林,為這一瀕危鳥類創造更加廣闊美好的家園。保護區位於陝西洋縣境內,地處秦嶺南坡中段的中山帶地區。保護區總面積37549公頃。

在參觀的途中,我還有幸認識了主辦方的贊助商的懂事長周亞剛,雅號周大黑先生(以下簡稱周總),他與我一路攀談十分投緣。時值深秋季節,陝南的天空秋雨淋漓,讓人仿佛到了江南水鄉。還好,我預先準備了一把傘。我撐着雨傘,與周總一路欣賞着陝南的秋色風光,聆聽着周總對陝南風土人情的介紹。第一站是「黨駱古道」上的華陽古鎮。華陽古鎮的建築大多為清末民初的建築風格,沉澱着「古」的韻味。也可能因是旅遊淡季,再加之雨天,在我們到來之際,大多店面門戶都緊閉。唯有那古老的石板道、古戲樓以及蒼老的碑刻和不知疲倦的大水車,在秋雨中毅然迎接着遠方的客人。

古街的盡頭有一座「風雨橋」,我站在橋頭眺望遠方,山河的氣勢不以言表,就河道里被水流沖刷光亮的嶙峋亂石,在竭力阻擋着奔騰的急流;轟鳴的激流聲,仿佛在訴說世間的滄桑。右側有一條平緩的河流,在不遠處與其交匯,它們攜手並進,湧向長江。周總介紹:這兩條河在此交匯形成"犁鏵「V」字形,「鏵」諧音為「華」,故,華陽古鎮也由此而得名。

深秋的秦嶺蜀地雖然秋雨瑟瑟,涼風陣陣,但絲毫沒有降低我們的遊興。我們興致未盡地離開華陽時,周總說,下一站是夢幻田園:「那裡是我企業的種植基地,生產出的稻米聞名於世」。隨周總的解說,我帶着渴望的心情,想一睹為快,不顧腳下的泥水,疾步前行,領略欣賞着路邊的景色。周總是性情中人,也是典型的關中漢子,他黝黑的臉龐上天生一對特有神韻的眼睛和嘴巴,在高高鼻樑的寸托下,顯出陝南人特有的神態。

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不覺來到目的地。舉目遠眺,我被眼前的景色驚呆,雖已深秋的季節,但這裡仍然黃金鋪地。你看那沉甸甸的稻穗,預示着一派豐收的景象。視野里,秦嶺的遠影跌宕起伏,逶迤的巴山雲霧籠罩。稍許,天空放亮,雨收雲散,陽光顯露,一幅濃淡適宜的田園畫卷展現在眼前。頭頂上朱䴉展翅,鷺鳥成行,與我們默契地組成一幅動漫。我不由得想起了《詩經》中對白鷺有這樣的記載,「振鷺于飛,於彼西雍」。關於白鷺的詩句,自古以來就在文人的詩句中往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或許白鷺所至之處,就象徵着祥和、寧靜的世界即將降臨,這幽靜的聖地也是我們所期待的世界。我們一行人漫步在田間的水泥機耕路上,吸着自然氧吧,欣賞着紅色的茱萸和綠色的垂柳,一切讓人賞心悅目。來自全國16省份的文學大咖和作家們顧不得雨水潮濕,紛紛取景留影紀念。

「這裡是雙亞集團的生態有機稻米種植基地」,不知誰說了一句。在田頭周總用音響喇叭向我們介紹說:咱們這裡地理環境獨特,因海拔落差大,常年雨水充沛;我們這裡的稻穀都是喝着山泉水長大的,所以顆粒飽滿,營養豐富,周總的話語鏗鏘有力。激情中,他並詼諧地說:「自古漢中看洋縣,就連朱䴉都愛上了這塊土地……!」。是的,這一切無可置疑,這裡原生態的大米是獨一無二。我也心誠口服地念道:「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啊」……

陝西華陽是紅色的革命老區。譬如,這裡的紅石窯村就是當年紅二十五軍司令部所在地。在紀念館,老館長介紹說,當年徐海東大將率領紅二十五軍北上抗日進入洋縣,取得了石塔河伏擊戰的勝利。並就地成立了蘇維埃政權和華陽游擊隊,開闢了華陽蘇區。紅軍在華陽期間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大力支持,老百姓給紅軍縫背心、打草鞋、捐糧食,體現了軍民魚水之情。說道這,館長神情興奮地說,「當年紅軍就是吃着我們華陽的米打的勝仗的!……」,言下之意這裡稻米養人。接着館長用生動而又詳實資料,講述了一段革命歷史故事。故事驚心動魄,融入時空,活動場面歷歷在目。緬懷革命先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當下我們一定要發揚紅軍精神,傳承紅色文化。

漢中在歷史上的名聲確實是相當響亮的,讓劉邦這樣一個被項羽逐出關中的人在這裡成就了他的霸業,也讓他的後世劉備因為這塊土地的庇護,坐穩了他的蜀漢昭烈皇帝寶座。「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寒溪夜漲」,「偃旗息鼓」,「一身是膽」多少這樣的故事都是從這塊土地起源。劉邦韓信蕭何劉備諸葛亮黃忠趙雲等人的故事,至今還是這片土地上流傳的佳話。

在回來的幾天中,每當我想起漢中洋縣的朱䴉,腦海中便不時地盤旋起那群潔白的身影和朱紅的翼毛。假如有一天,朱䴉成為漢中的市鳥的時候,這個陝南重鎮就會成為人人嚮往的自然都市,那段佳話會慢慢在我心裡回放,烙下了那深情的印記。

2019年10月28日[1]

作者簡介

魏來安、男、安徽省定遠縣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