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永平縣新村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永平縣新村村地處北斗鄉東邊,距北斗鄉政府所在地17公里。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特色產業有蠶桑核桃冬桃。該行政村隸屬永平縣北斗鄉,地處北斗鄉東邊,距北斗鄉政府所在地17公里,到鄉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42公里。東鄰漾濞縣,南鄰龍街鎮古富村,西鄰北斗鄉上寨村,北鄰北斗鄉黃連村。轄熱水塘、哈鐵等11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08戶,有鄉村人口999人,其中農業人口998人,勞動力59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84人。全村國土面積47.56平方公里,海拔1790米,年平均氣溫16℃,年降水量786毫米,適合種植烤煙、玉米、大豆、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2156畝,人均耕地1.36畝,林地6015.78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207.0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75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1]

中文名: 新村村

國土面積: 47.56平方公里

海 拔: 1790米

年平均氣溫: 16℃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56畝(其中:田310畝,地1845畝),人均耕地2.1畝,主要種植烤煙、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59449.3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231畝,人均經濟林果地7.07畝,主要種植泡核桃、冬桃、黃金梨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40畝;荒山荒地2626畝,其他面積7345.15畝。有森林等資源。

基礎設施

在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全村有299戶通自來水、有301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0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7%和9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戶數176戶,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戶數288戶(分別占總數的57%和93.5%)。該村到鄉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距離最近的車站5公里,建有集貿市場1個。全村共擁有汽車9輛,拖拉機22輛,摩托車198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374畝,有效灌溉率為86.9%,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374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34畝。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7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6戶;建有小水窖371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42戶。全村有1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1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9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07.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58.17萬元,占總收入的21.38%;畜牧業收入286.57萬元,占總收入的23.73%(其中,年內出欄豬肉125噸,牛肉58噸,肉羊1642頭);林業收入489.25萬元,占總收入的40.51%;第二、三產業收入172.07萬元,占總收入的28.49%;工資性收入18.55萬元,占總收入的1.53%。農民人均純收入247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人(占勞動力的1%),在省內務工6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等,主要銷售往縣內。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81.4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6.4%。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泡核桃、冬桃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泡核桃和冬桃產業。擁有企業1個。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08戶,共鄉村人口1022人,其中男性511人,女性511人。其中農業人口998人,勞動力597人。該村以漢族、彝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人186人,彝族750人,其他民族86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008人,參合率98.6%;享受低保19戶68人參加新農保人數65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衛生所面積為4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5.8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2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1863平方米,擁有教師14人,在校學生146人,距離鄉中學15.8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55,其中小學生146人,中學生9人。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訂農業承包合同19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942.8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13萬元,有固定資產139.9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財務。

基層組織

截止到2010年底,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0人,少數民族黨員43人,其中男黨員42人、女黨員8人。該村黨支部2006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6年被評為先進集體等。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委員等組成,下設熱水塘、哈鐵等11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02人。

人文地理

新村村,以前冶煉過銅,開過礦山。當年煉銅所剩礦碴,還能找到,有些甚至還能進行再冶煉,據說自2006年,就有人真的把礦碴拉到外地的冶煉廠出售。近幾年來,新村逐步開展了一些踏勘,發現有鉛鋅礦、銅礦等。目前,由於沒有開展過任何形式的探礦活動,仍然不確定礦體具體位置和儲量。新村村世居民族,主要是彝族。因各種因素影響,這裡的彝族已不再會講彝族話,口音仍保留彝族特有聲調語氣,可以說,基本與當地漢族融和,彝族的民族文化、服飾、歌舞等基本失傳。在掛紅山等地,有少量傈僳族居住,傈僳族與彝族一樣,也丟失了傈僳族特有的一些特點,但基本的習俗保留至今。值得一提的是,新村村在黨和政府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率先開展了電氣化運動,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全村已實現社社通電,進入新世紀,11個村民小組全部實現了通公路,2004年,全村又實現了組組通程控電話。同時,新村村很好地貫徹落實好林改政策,被省林業廳確定為全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村,對改革前實施林地使用權轉讓的林地,完善了各種手續,實現了在大力發展泡核桃產業上,走林業招商、產業富民的路子。

新農村建設

新村是2007年新農村建設的重點村,是扶貧開發千村推進項目實施村,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新農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扶貧開發千村推進項目的實施,總投資150萬元在全村實施"866"工程,現項目已基本完成。實施的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推動農民增收的重點項目主要是核桃、黃金梨、生豬、肉牛、羊、無公害蔬菜、蠶桑等主導產業基地建設、實用技術培訓、勞務輸出培訓和轉移;改善基礎設施的重點項目。主要是安居房、青瓦白牆、沼氣池、節能灶、衛生廁、衛生廄、人畜引水、通路、通電建設;美化生態環境的重點項目。主要是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四旁植樹,道路硬化等。發展社會事業的重點項目。主要是學校危房改造、衛生室、文化室、黨員電教室、科技培訓室、獸醫室建設。

發展重點

截止到2010年底,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村組道路路況差,鄉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落後;群眾思想解放程度不高;該村2010年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遠抓泡核桃撫育管理,中抓在低海拔地區培植蠶桑產業,發展畜牧業:近抓糧食生產,野生菌等。

視頻

航拍 永平 (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