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水若酢神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水若酢神社

圖片來自kankou-shimane

水若酢神社(みずわかすじんじゃ)是日本島根縣隱岐郡隱岐之島町五箇村 (島根縣)的神社社格名神大社隱岐國一宮國幣中社別表神社,主祭神是水若酢命。氏子數目方面,根據《日本社寺大觀》記載是約800戶[1]神社本廳出版的《神社名鑑》記載為750戶,崇敬者4,000人,《式內社調查報告》等則指在明治時期廢除雙重氏子制後,神社僅有崇敬者前者稱是782戶,後者則指約有780戶,原氏子區域是中村 (島根縣)、五箇村 (島根縣)和都萬村,祭禮風流踴則在1973年3月30日獲指定為島根県指定文化財一覧[2]

歷史

根據《隱州記》記載,神社創建於崇神天皇年間,神明在伊後的海邊上岸後,有兩隻白鳩隨神明來到此地,繼而興建社殿,奉為一宮大明神而來。口述傳統的話,伊後的一橋家的祖先在海邊釣魚時釣到一隻白鷺,但是白鷺在掙脫魚絲後便飛到芳葉山,並且停在松樹樹枝的末端之上。隨後,白鷺飛到一橋家屋頂處停下,後來又飛往花勺,並且停在鯛石之上。最終,白鷺停在郡的橋家的屋脊上,這時候一橋家也從伊後趕至,在與橋家商討後,決定在此地興建神社,即水若酢神社。不過,根據寬政7年(1795年)的《一宮大明神濫膓之事》記載,神社勸請仁德天皇年間。

根據收錄於《正倉院文書》,天平5年(733年)的《隱岐國正稅帳》記載,穩地郡的郡司是大伴部大君,同時也是神社的社家。根據《續日本後紀承和9年9月14日(842年10月21日)條記載,水若酢命神與智夫郡由良比賣命神海部郡宇受加命神一同獲列為官社,這也是隱岐島內最早一批獲列為官社的神社。在《延喜式神名帳》中,隱岐國總共有16座式內社,穩地郡內有3座,神社是其中之一,同時也是隱岐國4座名神大社之一,與187座式內社中僅熊野坐神社杵築大社為名神大社的出雲國、50座式內社中僅宇倍神社為名神大社的因幡國、34座式內社中沒有任何名神大社的石見國以及6座式內社中同樣沒有名神大社的伯耆國相比,隱岐國受到重視的程度不言而喻[3]

享祿3年7月20日(1530年8月13日),根據收錄於《忌部家文書》的《隱岐久清安堵狀》記載,神社是「隱州大宮司寺社領」,明確寫有「一宮造作」,這是神社作為一宮在文獻上首次有明確記載。不過,由於在隱岐國僅有一宮的神官稱為大宮司,而同樣收錄於《忌部家文書》,正長2年7月4日(1429年8月4日)的《久清書狀寫》也有記載「隱州大宮司社領」,因此這也可以視為神社作為一宮在文獻上首次有記載。此外,根據《國內神名帳》記載,神社的神階低於同為穩地郡式內社的正一位天健金草神社

由於總社玉若酢神社也是正一位,因此水若酢神社可能沒有發揮到作為一宮的實際作用,加上玉若酢神社的神主被稱為國造,反映總社可能兼具一宮的功能,由此推測水若酢神社可能僅僅是名義上的一宮。此外,《大日本國一宮記》雖然視由良比賣神社為隱岐國一宮,但是井上寛司不認同此說法,並且指出這是源於水若酢神社一宮地位問題而產生的混亂。

享祿3年至天文元年(1532年),守護代隱岐氏憑借尼子氏的權勢開始加強對隱岐當地統治,促使神社的大宮司與在地領主、土豪聯手與其抗衡,觸發天文合戰。根據收錄於《忌部家文書》,享祿3年7月28日(1530年8月21日)的《代神六宛久重書狀》記載,大宮司的職位最終改由代神六出任。另一方面,根據《雲陽軍実記》和《陰徳太平記等記載,隱岐當地反佐佐木氏武士不敵於隱岐清政,島前和島後均由隱岐氏平定。《日本歷史地名大系》認為這代表以一宮為中心的在地領主以及土豪階層形同一揆聯合的支配模式在戰國大名的權力下變質,並且導致一宮大宮司的沒落。天正5年正月20日(1577年2月7日),根據收錄於《忌部氏文書》的《隱岐清家安堵狀》記載,代民部助繼承其父清歲的一宮大宮司職務。

根據收錄於《忌部家文書》,寬永15年(1638年)的《一宮大明神社領書上》記載,神社在吉川氏時期的慶長4年(1599年)有約70小作制度以及記載於吉川氏時期検地帳的寄免分30石,分佈於山田村、郡村和苗代田村內,另有社領10石,大宮司是正景。

此外,還記載神社在中世之後原本位於後來的一宮村內,其後由於戰亂而遷至郡川附近。根據貞享5年(1688年)的《增補隱州記》記載,雖然在一宮村的部分寫有一宮明神和社領10石,但是同時指出在延寶4年(1676年)由於發生水災而在延寶6年(1678年)遷移至郡村。天明大饑荒爆發後,大宮司忌部正興針對此事發表《凶年藏土穗》一書批評松江藩,境內也曾經設有由國學家中西毅男創辦的膺懲館,兩人均主張尊王攘夷,並且促使後來的隠岐騒動爆發,忌部正弘在騷動中擔任正義黨總指揮。明治4年5月14日(1871年7月1日),神社獲列為國幣中社[4]

2014年9月9日,神道青年全國協議會豎立了「竹島之碑」,由神社的宮司忌部正孝負責揮毫[5]

祭神

神社的主祭神是水若酢命,又稱美豆別主命,為山田川的水源神,左右相殿神分別是中言神和鈴御前,根據永享3年的《伊未自由來記》記載,中言命和鈴御前分別又稱為奈賀命和須津姬,為渡來的夫妻神,也是支配此地的神明,並且指奈賀命是阿遲鋤高彥根命之子,須津姬則是丹波的須津首命之女。兩人定居於新野沿岸一處稱為藏見的地方,致力於勧農,到處開墾土地,不但興建蓄水池,又建道路造漁船,須津姬命也邀來丹波的長白羽麻績姬和其織女在各地教導織布,並且從須津請求藥師鼓勵種植藥草。

不過,根據神社說法,鈴御前並非渡來神,而是郡川的水神,中言命則是傳達神諭的祭司,為中央派來的官員,定居地新野沿岸其實就是指隱岐的國衙。此外,根據神社第十六任大宮司忌部正興在寬政3年(1791年)編寫的《一宮大明神再建勸進之記錄》以文化2年(1805年)的《五箇參宮講記》記載,他將中言命視為天兒屋根命,鈴御前則是鈴鹿姬命,並且將三神與造化三神相題並論。

不過,根據《隱州視聽合紀》記載,神社的祭神是崇神天皇,《式內社調查報告》認為這是將神社的創建時期與祭神混為一談所致,崇神天皇為祭神的說法其後又演變為崇德天皇說法。也有說法認為祭神是大己貴命,這是由於一宮多以其為祭神以及其本身是出自出雲的渡海之神。《神名帳考証》則指祭神是稚彥靈命。此外,《神國島根也》提及景行天皇五子大酢別皇子的御子神為祭神的說法。

影片

神々の住まう國境の島、聖なる地に坐す隠岐國一宮:隠岐島後・水若酢神社(Mizuwakasu Shrine

參考文獻

  1. 京都日出新聞、藤本弘三郎 (編). 水若酢神社. 日本社寺大觀. 神社篇. 日出新聞社. 1933-03-08: 487. Template:國立國會圖書館書誌ID (日語). 
  2. 県指定文化財一覧【無形民俗文化財】. 島根縣. [2023-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3) (日語). 
  3. 隠岐国 式内社16座(大4座・小2座). 國學院大學. [2023-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5) (日語). 
  4. 明治四年五月十四日太政官布告第二百三十五號. 法令全書. 法令全書法令全書 明治4年 (內閣官報局). 1888-10-20: 193 [2023-02-18]. Template:國立國會圖書館書誌ID.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5) (日語). 
  5. 竹島之碑. 神道青年全國協議會. [2023-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4) (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