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水排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一項偉大的發明,是機械工程史上的一大發明,約早於歐洲一千多年。建武七年(公元三十一年),杜詩創造了利用水力鼓風鑄鐵的機械水排,引 這種鋼材的製作方法。[1]
最初的鼓風設備叫人排,用人力鼓動。繼而用畜力鼓動,因多用馬,所以也叫馬排。直到杜詩時改用水力鼓動,稱水排。
背景
在金屬冶煉中,為了使燃料充分燃燒,以提高冶煉或澆鑄金屬的熔爐的爐溫,一般都有鼓風設備。鼓風技術如何,是衡量冶金水平的重要標誌。向爐中壓送空氣的裝置,稱為「排」。最初的「排」是牛皮袋,以後演變為由活塞送風的風箱。在爐前並排放幾隻「橐」(皮囊)列成一排,冶鑄鼓風之動力主要是人力、畜力,即「人排」與「馬排」。水排是利用水力驅動的一種鼓風機,水排的出現,是我國古代冶鐵技術的重大創新。漢光武帝建武七年(31年),南陽郡太守杜詩造水排,用於冶鐵鑄造。水排能加大風量、提高風壓,增強風力在爐中的穿透力,提高冶煉強度,擴大爐缸,加高爐身,增大有效容積,較原來用人力、畜力鼓風省力而功效大。韓暨用水排冶鐵,比用馬排利益多得三倍。其法宋朝時失傳。中國國家博物館有復原模型。
結構
杜詩創製的水排,具體的結構當時缺乏記載,一直到元朝王禎在他著的《王禎農書》中,才對水排作了詳細的介紹。 「其制,當選湍流之側,架木立鈾,作二臥輪;用水激下輪。則上輪所用弦通繳輪前旋鼓,棹枝一側隨轉。其棹枝所貫行桄而推挽臥鈾左右攀耳,以及排前直木,則排隨來去, 揙冶甚速,過於人力。」——王幀《農書》
選擇湍急的河流的岸邊,架起木架,在木架上直立一個轉軸,上下兩端各安裝一個大型臥輪,在下臥輪(水輪)的輪軸四周裝有葉板,承受水流,是把水力轉變為機械轉動的裝置;在上臥輪的前面裝一鼓形的小輪(「旋鼓」),與上臥輪用「弦索」相聯(相當於傳送皮帶);在鼓形小輪的頂端安裝一個曲柄,曲柄上再安裝一個可以擺動的連杆,連杆的另一端與臥軸上的一個「攀耳」相聯,臥軸上的另一個攀耳和盤扇間安裝一根「直木」(相當於往復杆)。這樣,當水流衝擊下臥輪時,就帶動上臥輪旋轉。由於上臥輪和鼓形小輪之間有弦索相連,因此上臥輪旋轉一周,可使鼓形小輪旋轉幾周,鼓形小輪的旋轉又帶動頂端的曲柄旋轉,這就使得和它相連的連杆運動,連杆又通過攀耳和臥軸帶動直木往復運動,使排扇一啟一閉,進行鼓風。